分享

调神配穴法治疗慢性顽固性失眠疗效观察

 金鑫康复堂 2015-10-28

调神配穴法治疗慢性顽固性失眠疗效观察

点击数:374   发布时间:2015-08-04
 

作者:严菁兴

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摘要:失眠症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中医称之为“不寐”、“不得眠”、“不得卧”或“目不瞑”等。慢性顽固性失眠是指患者病程超过1月以上,应用药物治疗无明显疗效或反复发作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压力的增大,失眠症的临床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本病可引起患者焦虑、抑郁或恐惧,并导致精神活动效率下降,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质量,加重和诱发躯体的其他疾病。本病患者通常首选口服镇静催眠类药物治疗,但这种方法存在诸多副作用,且易损害认知功能,加速机体衰老的进程。而祖国医学对于本病有着多种治疗方法,其中针刺治疗效果比较显著。调神配穴法是导师王凡教授在中医“治神”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自身多年的针灸临床经验选取具有调神功能的腧穴,并按“五脏藏神”理论进行加减变化并施术的一种针刺方法。本课题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择慢性顽固性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调神配穴法和大学通用教材中的针刺取穴方法治疗,对比观察两种针刺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并对调神配穴法改善慢性顽固性失眠患者睡眠状况的机理进行分析,探讨五脏藏神理论在针灸治疗本病中的指导价值。1目的通过对调神配穴法治疗慢性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为调神配穴法对于本病的治疗效果提供临床依据,为本病的治疗提供新的临床参考思路。进而以临床疗效实际为基础,探讨五脏藏神理论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价值。2方法收集北京藏医院、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门诊自2010年6月至2011年1月期间的慢性顽固性失眠患者65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3例。观察组采用调神配穴法,基本取穴为:百会、神庭、印堂、安眠、神门、足三里、三阴交,并且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兼症的五脏归属而分别选用对应的五脏调神配穴方案。对照组按照石学敏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不寐”所取主穴:照海、申脉、神门、印堂、四神聪、安眠,为取穴方案。两组均使用电子脉冲治疗仪,采用高频连续波,频率为50~100hz,强度以患者有刺激感但不难受为度。所取腧穴均留针30分钟。两组均每周治疗3次,两周之间间隔2天;2周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1月后随访。分别观测记录并统计入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疗程后、2疗程后及随访时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以及各项评分,分析对比两组各阶段之间、治疗后三阶段与本组治疗前之间的评分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3结果3.1组间取α=0.05,从疗效等级的计数统计来看,在治疗1疗程后、2疗程后及治疗结束1月后随访三个阶段,两组患者显效、有效、无效例数之间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中后两个阶段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从psqi,总分评分的计量统计来看,两组治疗前psqi总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1疗程后两组评分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尚不能认为这一阶段观察组对于睡眠状况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为好。但后两个阶段两组评分之间均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表明治疗2疗程后及随访时观察组在睡眠状况改善的程度以及改善的持续程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psqi七个分项,即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及日间功能障碍分别做统计学分析亦表明,治疗后观察组评分均值均低于对照组,且在除入睡时间外的其他各项的某些阶段均存在统计学差异或显著统计学差异。表明观察组在此七个方面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而言均具有一定优势。3.2组内与治疗前相比,两组psqi睡眠质量、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以及总分治疗后各阶段评分均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表明经治疗后两组睡眠总体状况表现明显好转,其中在睡眠质量的改善、睡眠时间的延长、日间功能障碍的改善这三个失眠症疗效评价的主要方面,治疗后两组三个阶段均表现为明显好转,证明调神配穴法与对照针法对于本病均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4讨论分析产生上述结果的原因,我们认为,五脏系统作为人体生理结构的核心,具有藏精化气生神的重要生理功能,即不仅包括贮藏精气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还具有化生精气的功能。五脏化生的气血等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精微物质通过经络系统到达四肢百骸,包括阴阳跷脉在内的奇经八脉对十二正经中气血起到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故五脏和则神安,五脏病则神乱,神乱则不寐。调神配穴法正是通过调理五脏进而实现调和五脏所藏之神,最终达到安神入寐的目的,为直接作用于病变之本源;而对照组针法则是通过对阴阳跷脉的调节而起到调节经脉气血,调和经脉阴阳的作用,但因调节程度范围存在局限性,故在疗效及其持续程度方面亦较调神配穴法为弱。有关研究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疗程的长短与针灸刺激量的大小呈正相关,而针灸治疗的刺激量又关系到体内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中一系列化学信息物质含量的变化,治疗疗程越长,针刺效应的累加效果也越明显。本试验观察到,当治疗结束1月后,针刺疗效有不同程度的减弱,但由于针刺对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的累加效果依然存在,故其疗效尚不会完全消失。

关键词:临床观察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失眠症调神配穴法

学位级别:硕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