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除了跪舔,你的人生还有哪些姿势?

 大海冷才 2015-10-30

“跪舔”这个词儿是什么时候走进我的生活,已经记不清楚了,大概是近一两年的事情。或自黑,或互黑,以极其形象的表现力斥责了这演技卓越的大多数,网友们的创造力真的是无限的。

“咦,你说,他到底是奴性太强还是演技太好?”我有一个经常一起吐槽的好友,带点儿小邪恶的知性美女,常常用她睿智的双眼扫视着身板的这群人,然后抛出这个终极哲学问题。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倘若你的跪舔是为了很明确的目的,并且跪舔也让你得到了你想要的,那真的是无可厚非,说不定仅仅通过跪舔就将掌权者玩弄于股掌之间,也是厉害。而对于有些人来说,跪舔带来的纠结和抑郁,早已形成了巨大的内耗,造就了不少人前跪舔背后扎小人的祥林嫂。

当然了,今天这篇文章不是为了吐槽,而是为了理性地分析分析这个现象,谈谈“跪舔”和它的兄弟姐妹们。你以为只有“跪舔”才不正常,“被跪舔”又何尝不是一种病态。

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曾经对导致心理问题的沟通方式进行过分析,提出了一个叫“一致性沟通”的理论,也就是说,当你的外在表现和内在情感不一致的时候,就会导致心理冲突的产生,从而影响个人感受及人际关系。在她定义的四种不一致沟通状态,包括讨好(跪舔),指责,超理智和打岔。

在人与人沟通的时候,有三大重要因素会决定沟通往什么方向发展:你对自己的判断,你对别人的判断,以及你对情境的判断。一致性沟通理论认为,只有当你同时关注自己、他人和情境的时候,你才能表现出合适的状态,而任何一个环节有缺失,则会发展出病态的模式。让我们一个一个来看看:

1讨好

习惯于以讨好的姿态来处理问题的人,在内心深处,往往是自卑的,他觉得自己能力不够强,资历不够深,或者觉得做得不够好,所以时刻准备着检讨以及被别人评价。

在他的世界里,别人的评价和客观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唯独忽略了自己的感受。

如图所示,萨提亚用这样的姿态来指代“讨好”:单膝跪地,向上伸出一只手给予, 另一只手紧紧捂住胸口。

他们常常会说“是我的错”,“是我没有考虑到”,“是我没有做好”,“我再去思考一下”,面对别人丢过来的评价,他显得手忙脚乱,或许是因为没有独立的价值感吧,总是忙于根据别人的语言来决定该做什么,平息各种混乱。他们内心的声音可能是“我无足轻重,没有你我什么都不是”,恳求的表情和声音加上虚弱的姿态,往往是他们的标准配置。

他们最大的困惑往往在于,我已经放下一切来迎合你,为何你还常常反复无常?殊不知,没有独立之思想,终究逃不过称为牵线木偶的命运,又何来自由的那一天?

2指责

擅长讨好的人,往往和擅长指责的人配合的天衣无缝,也就是我们常常看到的,无论是一对一跪舔,还是多对一跪舔,总得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呀!习惯于以职责的姿态来处理问题的人,在内心深处,往往是自负的,或者是在用自负来掩饰他的自卑。因为不够自信,所以需要借盛气凌人来壮壮声势。

在他的世界里,客观情境以及自己对情境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唯独忽略了别人的观点和感受。

如图所示,萨提亚用这样的姿态来指代“指责”:挺直脊背,迈出一只脚 ,一根手指指向他人,另一只手叉腰。

他们常常会说“都是你的错”,“你怎么回事”,“怎么这点儿事都做不好”,“你无能”,面对别人抛过来的沟通邀请,他的第一直觉往往是选择批评和挑刺儿,喜欢打断别人的话,不愿意听别人多解释一句,对事求全责备,同时倾向于拒绝别人。当夜深人静,他常常会感叹“我是强大且孤独的”。强有力的身体姿势和紧绷的精神状态,往往是他们的标准配置。

他们最大的困惑往往在于,为什么这帮人都这么差劲,为什么我做了这么多都没有能够帮助他们成长?殊不知,当指责的惯性已起,信息收集的通道也就闭塞了。

3超理智

当讨好和指责的人热火朝天唱着双簧,以超理智的风格闯天下的人,往往仍在思考,他们闹腾的是个什么劲儿啊!

超理智的人往往对于客观现实极其地敏感,事实是怎样的,数据是怎样的,规矩是怎样的?至于你的感受和你的顾虑,还有我的观点,重要吗?咱们公事公办就好了……

如图所示,萨提亚用这样的姿态来指代“超理智”:站的笔挺僵直,毫不动弹 ,胳膊对称抱在胸前,头上仰。

他们常常会说“事实是这样的”,“我们不能僭越规则”,“XX规定了……”面对别人诉说的内心情感和顾虑,他往往会选择性地忽略,然后翻开他的价值观准则,开始按律行事,有个词用来形容他们大概再好不过了“铁板一块”或者“冥顽不灵”。对待生活中的事情,他有着非人性的客观,严厉和冷漠是他们的代名词。

在他们的生活里,“感受”是一个多么陌生的词儿啊,你永远不知道他是喜是悲,因为对他们来说,表达内心的情感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容易受到伤害,他们的内心孤独并且脆弱。

4打岔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他们好像永远忍耐不了压力,一旦交谈陷入沉默,他们总会找一些话题来活跃气氛,一旦关系陷入紧张,他们总会说个笑话或者打个哈哈就结束了,你永远没有办法和他们认真地谈点儿什么,因为打岔是他的超能力。

喜欢打岔的人,对于自己的感受,别人的感受,以及客观的情境似乎都漠不关心,只要气氛不是很紧张就可以了,他们总是很擅长转移别人的注意力,也可以同时做很多的事情,但却无法深入。

如图所示,萨提亚用这样的姿态来指代“打岔”:背部扭曲但仍然站立的姿态,两膝相对 ,头倒向一侧,仿佛随时会跌倒。

他们常常会说“何必这么认真呢”,“其实我们的观点并不冲突啊”,“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吧”……你常常会觉得他说的话莫名其妙,离题万里,但是呢,只要他一说话,气氛就轻松了很多, 如果你正和一群人处于一个焦虑的对峙,大概会期待这样的人赶紧出现吧。你常常会觉得和他们的沟通,隔着一堵无法逾越的墙,这么近却那么远,你永远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他在笑,却未必快乐。

在他们的生活里,其实常常感受到迷茫,不关心别人,也不喜欢被别人关心,焦虑且心烦意乱。

5一致性沟通

在任何一个人,以及任何一个群体(家庭,公司)中,这几种不一致沟通的风格常常交替出现,呈现特定的模式,从而形成了个体和群体的沟通风格,也导致了个体的心理问题,和群体的凝聚力问题。

而所谓一致性的沟通,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我们能够站在一个既考虑自己,又关心他人,同时也充分意识到当前情境的角度上,对问题作出反应。

或许因为我们生而不平等,或许因为既定的模式无法打破,我知道,做一个“一致”的人并不容易,可是,不试试又怎么知道呢?

亲,除了跪舔,你的人生还有哪些姿势?如果有机会,我们再来一起谈谈,这些沟通风格是如何形成的,它们还真逃不开和童年以及家庭的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