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新认识“有效教学”

 江山携手 2015-10-30

如今,“百度”一下“有效教学”这一词组,可以看到全国大多数中小学都在研究“有效教学”这一课题,其研究结果曰之“有效”。“有效教学”之后还要向“高效课堂”或“高效教学”挺进。笔者并非怀疑研究“有效教学”之后还需要继续研究之意,只是想把目前有效教学的现像和心中的想法说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和研究。也算为“有效教学”这一课题的研究作出一点思考吧!

“有效教学”的产生。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西方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的提出“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受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学者们才明确提出教学也是科术,即教学不仅是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有效教学应运而生。

如今,有效教学这一概念越来越清晰,值的思考的是有效教学是科学是否与有效教学是艺术相互对立。事实的回答是否定的。有效教学的科学性与有效教学艺术性是统一的。因为只有这两者的统一才有课堂教学的有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才有可能形成各自的教学风格。

有效教学的理论支撑。

有效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为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而有效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不少教师用心良苦,只注重了效率、效果,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信心。实际上不关注情感,不调动学习兴趣,最低效的教学乃至无效教学。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眼下有效教学要健康发展必须要有理念支撑,以推动有效教学的研究向有效方向、向纵深发展。因此,根据实践和新课程理念,我认为有效教学必须要有这样理论,一是情感教育理念,人做任何事都在人的情感的支配下,何况学生的学习。如果一节课学生对学习知识没兴趣,无情趣而感到莫然,我们可以认定这节课学生是无收获的,当然也是无效的。二是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是要求学生去体验世界“真实”的东西,而这种“真实”就是我们说生活中存在的数学知识,我们教师要解决的是如何让学生参与、发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去主动建构。有效教学应当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有效促动学生去主动构建知识,建构自己的经验世界,在建构中成长。三是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我国的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原则。它的最大的效用是适合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差异,关心学生的成长、发展。是能更好地体现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理念。并不是我们有些同仁认为在冠之为“有效”的前提下忽视学生的差异,追求统一效果的“有效”。这样的“有效”实质是无效的!从而使学生丧失学生学习信心,如长此以往,何之“有效”价值而言?!

有效教学的价值。

有效教学的根本追求是价值的追求。而如今某些同仁追求的课堂的然闹效益,把效益的价值丢在一旁,忽视有效教学价值的追求,这确实让人担忧。价值是理想中的事实,一定附着在事实之中。不顾事实又怎样才能体现价值呢?

而有效教学“有效”价值以什么来判断?我认为以学生的发展、成长为依据,比如课堂上生成因素,教师巧用这一资源,解决了学生困惑,着实让学生参与了知识行成、发展的过程。而有些同志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而这一情境却与教内容 不十分相干却起到了底效的效果,用“低效”取代了“有效”;还有的认为 “有用”就是“有效”,在一些领导和些教师看来,会做题目、会应试就是有效,把学生的会问、会思索、会质疑、会创造抛在脑后,如此等等都是窄化了有效的概念的作法。

有效教学主体是学生。

学生是有效课堂的真正的主人。正如我们说的课改“核心”一样,什么时候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人,什么时候课改就到位了。而我们有些老师的课堂只管自己教,只管学生受教,如此看来“学校”到不如改成“教校”。“教学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现代的教学,同传统的教学观念与实践相反,应该使他本身适应于学习者 ,而学习者不应屈从于预设的教学规则,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主体。可如今我们有效教学的课堂做得如何?似乎应该是个问号。

教难于学乃是因为教所要求的是:让学,让学生会学。看来教会学生学习,首先要大胆地让学生去学 ,像洋思中学那样,像邱学华老师一样,让学生去试。让学生更多更好地去探讨。

确实,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学核心,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地学习、享受学习应当是教学最高的境界和永运的追求,也是教学本质的回规。显然,当下的有效教学在这问题上还有很长路要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还有更得文章要做。真正的有效教学应当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真正的教学效果和效益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所有这些都应在有效教学的课堂上,而并非我们有些学校在研究“有效教学”这一课题时只满足于理论上探讨,而忽视了主战场-----课堂。

有效教学与有效的教学。

“有效教学”与“有效的教学”只是一字之差,其要求大不一样。前者是我们从事管理领导的份内事,要在学校所有管理环节中创设研究的氛围,全新教学理念的更新,营造有效教学的文化,制度,转变评价学生学方法,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吸收新理念,请专家讲座,让能者谈有效教学研究的过程,交流体会,教学管理部门,抓住教学“六认真”每一环节,凡偏离有效教学研究立即矫正,同时让教师明确研究“有效教学”途经,方法。这样鸣锣开道,让教师真正懂得什么是有效教学,怎样研究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样有谁还不想、还不在搞研究。请特级教师,知名教师上示范课,是让我们教师知道有效教学研究的落脚点应在课堂,应在课堂解决什么问题,受益者是谁!后者是教师在课堂中组织实施,创造性使用教材,课堂有效互动,课内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思维训练性。课外作业的设计,体现让让学生发展,让学生实践的思想。

以上的观点是我在深思之后的想法,未必成熟。从民族伟大复兴来看我们的有效教学研究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希望同仁们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并一直走下去!

注:参考文章   成尚荣《教学改革决不能止于有效教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