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动课堂 充满智慧

 江山携手 2015-10-30

我校陈凡剑老师参教加市“同课异构”赛,获一等奖的第二名,程小兵老师有感而发

 

日前,我听了市教育局举办的“同课异构”赛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市一小陈凡剑老师的“认识线段”一课。这节课有许多亮点。

一、 创设精彩求知情境,导人新课

     从教育心理学中知道,“需要”是产生动力的源泉。“兴趣”是内在的动机,它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离开了这种动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不可能有主动进取精神,注意力也不易集中,更说不上积极思维,这样就不可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陈老师在导入环节根据“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设计了张弓射箭的过程,提取弓弦的曲直两幅图画,让学生比较弯的与直的。在漂亮的画面与精彩的旁白渲染之下,使学生身心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学生产生探求数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由被动接受数学知识转化到主动地去猎取知识,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为教学新概念创造良好的气氛。同时这样设计还巧妙地对“线段是直的”这一教学重点进行了有效铺垫。

二、 从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逐步形成概念

    概念是从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我们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必须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并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进行观察比较,或让学生动手操作,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然后通过语言来逐步抽象、概括出数学概念。

认识线段是在学生认识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学生后面学习用尺量物体长度所必须具备的基础,更是今后认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重要知识准备。由于线段是比较抽象的概念,低年级学生对于抽象的知识感觉比较难。陈老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操作实践能力,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折一折、画一画”等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明白: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通过变式练习,让学生知道线段可长可短,不管怎样一定要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的图形才是线段,弯曲的就不是线段。

课始,陈老师让学生动手实践:想办法让弯曲的毛线变直,再变换方向拉一拉,让学生充分感知线段的本质特征。在折线段时,又向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纸根据要求折出一条线段,并比较其长短。让学生比较中初步感知线段是有长短的。在画线段时,也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画线段的方法和注意点。数线段、折线段、画线段,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运用所学知识,并且想象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三、精心设计练习,扎实有效巩固深化概念

    课堂练习是教学上的反馈活动,是学生对教学信息的反映信号。学生通过练习,不仅可以起到巩固概念、深化概念的作用,而且通过练习可以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形成技能技巧。因此,精心设计好练习题并及时评讲、纠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概念清晰、能力增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后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陈老师在教学中相机进行巩固练习,充分利用书后习题并将其进行优化。判断线段,先出示书上的4道,再补充了射线与直线的两题,使学生对线段有两个端点又进一步深化了认识,而且渗透了线段射线直线三者的区别。在数线段后,又出示长方体,在长方体上找线段,数线段,将线段与实物紧紧地联系起来。在指导数线段的时候,又重在方法的指导,渗透有序等数学思想的教育。课将毕,又出示两个独立线段拼接在一起,现在有几条线段。所有这些无不体现了教师的匠心,使训练更有针对性,更有效。

四、注重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非知识的灌输者,因而对一个问题的解决不是要教师将现成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行舟的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大胆尝试,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体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的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整个学习过程中,拉毛线化曲为直、数线段、找线段、画线段、连线段,陈老师很重视学生的探索实践,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思、做中悟。

五、注重联系生活实际。

生活中的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热情,让学生亲近数学,对数学感兴趣。在认识了线段的基本特征后,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线段?学生找的热情很高,找出了许多。最后,又展示了一些学生熟悉的用线段围成的图案等等。整节课,充分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来理解、认识线段。

总之,陈老师这堂课精彩纷呈流变、灵动,可意会又可把握 从知识课堂走向智慧课堂,为学生智慧的生长而教。 是很成功的一节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