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奔豚杜雨茂 患者自觉体内有气攻冲,时发时止

 简兮 2015-11-01
57、奔豚
 
气如豚循经上冲,热似流沿脉突升
 
李xx,男,28岁,陕西省某大学学员。1974年春初诊:患发作性热气上冲一月余。一年多前曾有一度思想情绪紧张,后发此病,初起自觉有一股热气从两侧小腿及股内侧上行,渐入腹中,再沿腹内两旁上冲至胸胁,此时即心烦急燥,头晕而热,口干,口苦,坐卧不宁,如发于夜间,则难安寐。每次发作约十几分钟至一小时许不等,开始间日或数日一发,影响学习及工作,诊其脉弦细数,舌红苔微黄。分析本病实系肝气郁而化火,气火沿经脉上冲所致之奔豚气病,但检其过去所服之中药多为养心安神,清热、潜镇或补虚之剂。杂方并投,却始终未用过《金匮》奔豚汤。其药不对症,故难取效。遂给予奔豚汤加味。处方:当归12克,白芍12克,甘草6克,半夏12克,黄芩9克,葛根12克,生姜3片,李根白皮24克,丹参15克,炒枣仁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半月后复诊,服上方12剂,病情明显好转,发病次数减少,发作时各症轻缓,且少时即过,夜能成寐,脉弦,舌同前。乃宗前法,用上方去炒枣仁。续服30余剂,前证很少再发作,食眠正常。
 
按:奔豚一病,首载于《金匮要略》,以症状命名,指患者自觉体内有气攻冲,时发时止,发作后如常人的一种疾病。现代医学无此病名,缺乏有效疗法。本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中医药对此病疗效较好。一般可分为肝经气火上逆,治以奔豚汤加减;阳气内亏,下焦寒气上逆,治以桂枝加桂汤化裁;阳气不足,水气上犯者,苓桂甘枣汤加减。据证选方,随证化裁施治,多有效验。
 
本案患者,病发于情志所伤,起病后自觉有股热气由下肢上攻胸胁,其行走路线符合肝经走向,且每作时,心烦急躁,头昏面热,口干而苦,为肝气郁结,久而化火,气火上逆而致。治宜养肝血,清邪火,降逆气。以当归、白芍、丹参养血和血,柔肝通络。血脉流畅,气机自调;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故以生姜、半夏、葛根辛散舒肝;用半夏可降逆气,化痰浊,配以李根白皮、黄芩,清肝火,降逆气。由于发病频繁,患者神怯,况病起于情志,防其心伤,故以枣仁养心血,安神志。守法服用62剂,诸证若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