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根观点(八):自主学习能力

 江山携手 2015-11-02

人的“自主”包括两个方面内涵:一是人对“个人价值的完整性”的追求,二是人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所以,“自主学习”指的是人在“两种追求”的能动作用下的学习状态,它不只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学习精神和学习品质。进入这种状态的人,他们把学习知识和技能作为发展自己的一种手段而非目的,更重视自己的感受和内心的声音,他们希望有人引导,但不喜欢他人过多的干涉,常常表现出很强的计划性、独立性、忍耐性和好奇心。“自主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学习,它不会被某些外在因素所绑架。但是,学习这件事情有着它固有的规律性,如果不能很好的遵循这种认知规律,学习过程就会是曲折的,学习效果就会是低效的。“自主学习”应该具有相应的能力,并且这种能力的强弱在不同的人身上有所不同。下面主要以学生学习为对象谈谈自己的思考。

人从来到这个世上,就开始了学习,只是人在走进学校之前的学习基本上是一种自由的、无意识的、耳闻目染的、无具体目标的学习状态,并且这种学习具有本能意义上的“自主学习”。但是,人绝对不能一直处于这样的学习状态,因为人不只是存在于社会,还要生活于社会。那种无忧无虑、依附他人的生活仅仅是存在性的生活,真正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是有曲有折的。这就要求人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必须去学习生活的智慧和技能,不断提高自己获取生存资源的能力。而生活的智慧和技能是丰富的、复杂的、循序渐进的,对这种学习过程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必须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有目的的,甚至还是强制的,才能保证学习内容的系统性,克服学习过程的艰难性。所以,学习者就要学习和提高自己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一、自主计划的能力

由于传统的教学思想影响,教师和家长们对学生的学习的认识存在着严重的偏差,认为学生在学校里就是接受教师的教育,就是按照教师的指令行事,一方面,他们把学生“听话”看得很重,常常是成年人评价孩子的一项重要指标,那些不能严格执行教师要求的学生就会被视为“调皮”的孩子;另一方面,他们从来都没有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差异和需求,也从来不去引导学生主动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对学生们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求整齐划一。结果我们的学生都养成了“按照指令完成任务”的学习习惯,只要把老师交待的任务完成了,其它什么事情在他们看来都是无所谓的。这种“计划能力”的缺失,让自主学习失去了重要基础。只要教师们不布置些任务,学生就不知道怎样度过闲暇时间。

“计划”具有预见性和规定性。制定学习计划就是学习者对自己将要学习什么和怎样进行学习,从目标上、思想上、态度上和方法上对自己提出一些具体要求,以更加明晰的路径投入到学习之中。学生的“计划能力”应该在校学习期间得到重视和培养。

1、准确定位自己的学习目标。首先要对自己的现实情况和同学们的整体情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给自己明确一个努力方向、学习进程和希望达到的目标。其次要关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重视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内的活动安排,力求让学科学习和兴趣活动建立起一些联系,并不断拓展这个领域。

2、在思想上做好实现目标的准备。这就要求学生在正确理解老师和家长们的要求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性格、习惯、能力等方面的实际,自己对自己今后的学习生活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要求,让成人的要求转变成自己对自己的要求,让自己的自律意识和能力得到不断增强。

3、对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出具体要求。学习的过程既是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是完善自己学习方法的过程。引导学生在制定学习计划的过程中,反思自己方法上的问题,并将其它同学的好的学习方法借鉴过来,一方面引起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思考和关注,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过程的逐步优化。

二、自我教育的能力

在工作中,很多教师他们把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都倾注在往学生的头脑里尽可能多地灌输周围世界的知识,灌输科学和道德真理。学生们已经认识许多东西、懂得许多东西,但却不认识,不懂得他自己。要知道,只有当学生不仅学会仔细观察周围世界,而且学会仔细观察自己时,只有当他不仅渴望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而且渴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时,只有当他心灵的力量集注于使自己变得更美好、更完善时,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这里涉及的就是自我教育问题。我十分坚信,能激发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只是自我教育要比一些活动困难得多,比起“控制”也要复杂得多。

1、过有理想的学习生活。我们要知道,没有理想就没有人的个性的核心,没有理想人的思想就会涣散、行为就会懒散。但是,“理想”这东西有时又是很虚无的、很遥远的,同时,“理想”和现实如何建立起相互促进的联系也是比较困难的。对学生来讲,所谓的过有理想的学习生活,并不是要求学生生活在“未来”之中,让他们非常明确地知道现在的行动的未来意义,而是引导他们在追求每一天的幸福和快乐的同时,逐渐体验到这种生活的未来意义。假如教师从所谓爱惜少年出发,寻求的只是什么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考虑的只是为他组织好一些娱乐活动,那么我们大家对学生表现出来的便是百分之百的漠不关心,因为我们没有教会他独立和合理地利用独立支配的闲暇时间。也就是说,我们要力求让学生们做到“自己的生活”和“学校生活”在精神上的一致性。

2、养成有规律生活的习惯。我们可以通过有规律的生活习惯的养成来让学生强制自己克服自身懒散等弱点,并以此让他自己渐渐地看到自己的某种高贵的意志品质。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代就体验到了他成功地克服自身的欢悦,他就会开始以批判的目光看待自己,由此也便开始具有了自我认识,而没有这种自我认识,则既不可能有任何自我教育,也不可能有任何自律。不管一个小小年纪的人对懒散不是好事这个道理掌握得多么好,记忆得多么牢,理解得多么深,但如果这种感情不曾强制他管束自己,他就永远也不会成为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如果一个人不能逼迫自己,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即使给你派来一百位教师,他们也是无能为力的。

3、做一个会关心、体谅他人的人。还有鲜明体现着自我教育的一个领域,这便是关心、体谅他人。现在的学生从小在大人们的细心呵护下养成了对他人的漠不关心的恶习,他们对大人的关心、帮助、给予看成是“理所当然”“非我莫属”,既使你是倾了全部的爱,经过了最大的努力,在他们看来都是“应该的”,他们对家长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低,有的甚至将自己的不如意、不顺心归罪于自己的家长,这便是我们教育的困难所在。我们要知道,只有当一个人在他人身上看到自身精神美的点滴反映时,只有当他体验过“奉献”“理解”“来之不易”,他才开始具有真正意义上的自我教育。

三、自主学习技能

自主学习必须得有一些基本的学习技能作保证,而这些基本的技能必须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的,而不是专门传授的,正如“在战争中学会战争”的道理一样,不能脱离具体的学习过程去教方法或技能。小学低年级教师对此应该给予高度重视,让学生从小就能“学会学习”。

1、阅读与表达能力。

我们可以这样断言:不会阅读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所以,培养阅读能力应该从娃娃抓起。首先,要重视培养阅读兴趣。要顺应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注意阅读材料的选择,阅读习惯的养成。其次,要重视阅读技能的指导。包括:定量、限速阅读;阅读过程中应做哪几件事情;对阅读中的问题处理;阅读与表达的练习。等等。

表达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既指书面表达,又指口头表达。需要对表达的条理性、细腻性、真实性进行引导,重视对语言风格、情感色彩、逻辑关系等方面的表达要求。力求让自己的表达自然、真切,能理顺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情感,不但能对周围的现象进行细腻的描述,还能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得以敞亮。

2、观察与思考能力。观察是人最基本的学习工具,遗憾的是承着年龄的增强,人们的观察能力不但没有提高有的还逐渐下降。其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已经习惯了对周围事物的认知,仅仅满足于“看到了、知道了”而没有思考,不能把“看到的、知道的”东西之间建立起一些联系。书本知识,基本上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自然,并经过前人的不断提炼、总结形成了有一定结构的知识体系,我们在学习这些知识的时候,很多东西需要有日常的观察体验作基础,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自己的头脑中留下印迹。观察其实是读无字之书,既要能观其表,还要善于不断地追问,以此推动自己去进一步深入地学习和思考。

3、实验与实践能力。自主学习同样也涉及到实验和实践的问题,这就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去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和实践能力。

4、收集与积累能力。一方面对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要有结构地牢记在心,这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另一方面还要善于做有心人,重视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四、自我评价能力

1、善于自我总结,及时肯定自己的成绩、发现自己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同时,还要对学习的内容进行阶段性小结,力求让自己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感知,有层次地理解和记忆。

2、善于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可以用日记,以叙事的方式,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具有典型性的表现进行详细记录;可以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知识上的错误记录在案。

3、善于进行自我检测。可以用复述、默记、回放、练习等方式对自己已学过的内容进行检测,并及时进行弥补。

4、善于进行纵向比较,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进步或问题。并且不生活在别人的世界里,不被他人的评价所左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