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就好

 月明风清自在怀 2015-11-02

在这样一个阅读转型大时代,学问的光明和无知的黑暗也在转型。科技与实用是一个上行线,而做学问求学识是一个下行线,对年轻人不必苛求他们不读纸质书,不必苛责他们沉湎网络阅读,也不要指责他们的功利主义,只要在“阅读”中随心顺意得到快乐,得到知识,何必问纸阅读还是屏阅读,深阅读或是浅阅读?

 

阅读就好

姜维群

 

与家中没一本书的土豪闲聊,听到一句振聋发聩的话,他说,你们识文断字的,说的话能登报印书,当然说读书好啊好,你们知道灯下数钱吗?那才是真呀嘛真高兴。

同样是和一年轻人闲聊,他说你知道iPad里面藏着永不谢幕的惊喜吗?

古代的中国崇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把世间的其他一切看轻,把读书看得高于一切。读书已成为进取功利的栈道,成为改换门庭的通行证。如今画家陈丹青也说,大学读书已经成为赤裸裸一件功利的事情。

读书自古分成两大阵营,一类就是净心娱己长境界;一类就是升官发财变命运。“书中自有黄金屋”早已是雅中之俗,就像念珠手串,本不是俗物,当大家都缠在手腕上炫富时,已然俗不可耐了。在此敢问一句:学问还光明否?

读书,最使人愀然的,学习的人群不是发自内心的快乐,像是在服苦役,一天一天地熬,然后完成高考,高考结束之日,就是卸掉枷锁之时。当在校生只在课本习题中辗转腾挪时,一则读书的现有人群没有了最大的生力军,二则在将来的读书人群中没有了最强的后备军。读书完全被功利所驱使,找不到魏晋时期“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心地的宁馨,只有在经济大潮波诡云谲之时“龙得水时添意气,虎逢山势长威狞”,浮躁得要命,嘚瑟得可以。这样功利性的读书,所谓知识必然成了装饰品。

自古读书不是件好玩的事,囊萤映雪、凿壁偷光并非舒服。读书原指三坟五典四书五经。看小说稗史是像听大鼓书相声般的娱乐。《红楼梦》在清代刚问世时,本是一本供公子哥们扯闲篇八卦的谈资由头,如清代《草珠一串》有诗:做阔全凭鸦片烟,何妨做鬼且神仙。闲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把读《红楼梦》和鸦片烟扯到一块,说这些是提笼架鸟公子哥的一种雅玩,记得似乎夏衍有一篇小说,讲一穷人拼命赚钱让儿子读书,而儿子整天读的尽是些“黄书”,最终堕落,开卷非益也。

然而时光过了一百多年,红学成了专门的学术,《西厢记》成了戏剧史上一座丰碑,这确是古人始料未及的。由此推断,今天的微信或网络文章,许多人不把这些列为可读,因为其中诸多“闲白儿”“闲篇儿”,不入学者之眼,不登大雅之堂。

从这个意义上讲,怎样把读书上升为一种快乐,把网络文章写得适心适意,就像干巴巴的《三国志》改编成有血有肉有故事的《三国演义》。从学术《三国志》的史书,变成老百姓大众的《演义》谈。似乎历代人在做这样的努力,譬如“百家讲坛”的讲,与历史题材电视剧的播,都是俗化、浅化的普及。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这样一个阅读转型大时代,学问的光明和无知的黑暗也在转型。科技与实用是一个上行线,而做学问求学识是一个下行线,对年轻人不必苛求他们不读纸质书,不必苛责他们沉湎网络阅读,也不要指责他们的功利主义,只要在“阅读”中随心顺意得到快乐,得到知识,何必问纸阅读还是屏阅读,深阅读或是浅阅读?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阅读就好。是也不是?

(选自201572日 《今晚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