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值得回味的读书时光:不带功利读书最幸福

 昵称4390489 2018-09-06

新民晚报2018-09-06

核心提示:不带功利的读书,是最幸福的,也最值得回味。所谓“功利”,就是读书的指向性过于明确,譬如为了考试、为了升学、为了生计、为了职场拼搏等等。

黄源深

不带功利的读书,是最幸福的,也最值得回味。所谓“功利”,就是读书的指向性过于明确,譬如为了考试、为了升学、为了生计、为了职场拼搏等等。现如今,读书带功利的时候太多,不免消减了读书本该有的乐趣,甚至让读书成了一种负担,不得已才为之。应当说,这是读书人的不幸。

回想起来,我最幸福的读书时光是上初中的年代。那时不过粗通语文,但已经能够阅读一般小说了。儿时的农村,书很少,逮到什么读什么,没有选择的余地。我第一本拿起来读的,好像是《薛仁贵征东》。卷首的“七言小诗”,以托梦形式出现在书中,吸引了我。当事人试图索解诗的含义,找到那个“保主跨海去征东”的人。我也紧跟着这个思路读下去,着了迷。再往后,薛仁贵带兵出征,情节愈发精彩。顺便说一句,此类小说的作者,多半掌握一个诀窍,也就是让主人公过关斩将之后,忽然遇阻:或是意外陷入重围,难以摆脱;或是对方阵中忽现一员猛将,势不可当;或者突遭天灾,将士身受重创。形势顿时紧张起来,读书的人便也跟着紧张了起来,心为主人公安危所系,不看下去,不揭出谜底决不罢休。可是谁知道,偏偏就在这个时候,父亲来催我下地干活去了。我很懊丧,却又无可奈何,只好一边故意磨蹭着,一边抓紧往下看,直到实在挨不过去了,才很不情愿地合上书。

在地里,我依然惦记着生死未卜的薛仁贵,赢了还是输了?安然无恙,还是在劫难逃?禁不住手握锄头发起呆来,不时招来父亲的呵斥。我巴望着天快点黑下来,可以马上回家,早些知道主人公的命运,免得心里一直惴惴不安。

夜晚,饭碗一放下,便赶紧捧起书来看。那年月村里没有电灯,也买不起煤油,照明用的是竹片。村民们就地取材,砍下毛竹,劈成薄薄的竹片,浸在水塘里,半年后取出,放在太阳下暴晒,干透了当灯来点。竹片点燃后,怎么放置是一个问题,总不能用手拿着。一来不方便;二来高度不够,受光范围太小。农人们很有智慧,找来一块长方形小木板,巴掌大小,四五厘米厚,两侧各锯一个凹槽。木板竖着固定在横梁上,点燃了的两根竹片分别嵌在凹槽里,高高悬着,足以满足一个房间照明的需要。但对读书人来说,那点亮度还是不够的,只好左手拿竹片,右手翻书本了。在外人看来,那实在累人。但我们从小就这样,好歹也习惯了。不过常常因为太专心,突然间感到一阵刺心的疼痛时,才发觉竹片烧到手指了。

那时的读书最快乐,不是谁要我读,是我自己想读。没有要求,没有负担,没有压力,没有纷扰,没有外界的干预,更不是家长逼着要读,自己爱读什么就读什么。喜欢读,就读下去;不喜欢,便不读。读书纯粹为了自娱,与主人公同喜、同乐、同愁,年轻的心越出了祖祖辈辈安居乐业的小村子,进入一个无比生动、无比丰富的世界。因为读书,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青春年少,陶醉在书本里,忘掉了生活中一切令人不快的事情。说实在,那是最幸福的读书时光。

读书的快乐,还在于能把这种快乐传递给别人,让他们同你一起分享。记得读高中时在校住宿,一个大房间,能睡十来个人,很是热闹。每天,从晚自修结束到熄灯就寝,中间有半个小时作梳洗准备。室友们知道我看的书多,又长于表达,便央求我讲故事给他们听,并且很主动、很乐意地替我把洗脚水打好,让我安心“说书”。而我呢,也有一种“一吐为快”的冲动和愉悦,很享受讲述我读过的故事,一个接着一个,整整三年,几乎从未间断。有时熄了灯还刹不住,压低嗓子继续“战斗”,引来了打着手电查夜的辅导员,因此没少挨批;黑暗中,常常人聚了散,散了聚,惹得杀回马枪的老师气得直跺脚。那时候说过的大多为传奇一类书,如:《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罗通扫北》、《五虎平南》、《五虎平西》、《狄青》、《说岳传》、《济公传》、《杨家将》、《再生缘》、《隋唐演义》等,当然也有一些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类古典名著。那年月读过的书,虽然大都“不入流”,但应了“开卷有益”的古训,为我打下了语言表达的基础,使我终身受益。当时,还因为年纪轻,记性好,书中的情节,甚至一些细节,也都能一字不漏地传达给忠实的听众。于是,读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也达到了极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