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谈【痰饮】

 知止堂999 2015-11-03
漫谈【痰饮】【一】
 汪昂说:百病皆由痰而起。先贤又说,诸症怪疾,不离于痰。
有些医生,病人穷极一生和痰作斗争,但是还是没能够把痰解决掉,反而还有可能痰越治越多,咋回事那。有必要讨论一下。
一,首先要搞清楚痰的来源。也就是说,痰咋来的?
一句话,来概括之,就是人身之中不能正常运行的津液,由于肺,肝,脾,肾等脏腑的气化作用失职,以及三焦水道失于通调,影响了津液的正常敷布与排泄,以至于停聚而成的病理产物。
五谷入于胃,身体的各个脏腑和谐正常,精微与糟粕两分,精微归于正化,化为清气津液,精血;反之,若五脏失衡,五谷之精微,不归于正化,输布失常,则变痰留饮。
人身之中的津液,正常输布,就是津液,不能正常输布,就是痰饮。痰饮来源于人身之津液。
津液变成痰,五脏不调,气化失和,使其根本原因,那么治疗痰饮的根本法则,就是调节五脏,使之归于正常,痰饮自然消失,复归于津液。
这样说来,凡是影响人身气机的因素,皆可导致痰饮的产生。这些因素是:风,寒,暑,湿,燥,火,惊,思,恐,食等。涉及到的脏腑,有脾,肺,肝,肾。
古人云: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又说,肾主五夜,肾气不足,肾水上泛而为痰。王孟英也曾说过:木热则流脂。就是说,肝火煎灼津液而为痰,就好像肝木,受热煎熬,流出了树脂一般。

总之,痰是由于五脏六腑功能失常,气血津液不能正常输布所导致的。使五脏六腑的功能正常了,痰饮也就变成了人体的气血津液。

漫谈【痰饮】二
 前面说过,痰饮是人体内的今夜不归于正化,而产生的一种病理产物。
那么,痰饮的表现是什么呢?
在病候方面来看,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其一是排出于体外的粘性物质,就是我们经常咳出来的痰。其二,或在躯体的一些地方冒出来的鼔包,不痛不痒,或者反映在脏腑经络有痰的特异症状,但是外在的没有形质可见。
因此,不能狭义的理解为只有排除体外的痰,这样就有点太狭隘了。

痰属于湿,为津液所化。津液行则为液,聚而为痰,流则为津,止则为涎。其所以流行聚止者,皆气为之也。【赵晴初】

若脏腑平,阴阳和,其气皆正,如循常理,水谷之精微之气,变化为精津血液,以奉周身之造化。若人不善调摄,阴阳交错,脏腑不和,变为乱气,气乱则有违于常度,而致精微之气,为积为痰为饮者,百病从此而生,气血从此而损。人知以药治病,而不知致病之由,所以治病而病日增。【郑树珪】
凡人身中有结核,不痛,不红,不作脓者,皆痰注也。【朱丹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