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集团公司推进职工创新工作室规范化建设的背景及意义浅析

 家乐77 2015-11-04
      “ ‘蓝领创新’已成为宝钢的一项品牌。近日,集团公司出台了《宝钢职工创新工作室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及‘1050’行动计划,将进一步激发广大职工的创新热情和活力,扩大‘蓝领创新’品牌效应。”宝钢股份热轧厂王军激动地告诉记者。
      长期以来,宝钢坚持将职工作为创新主体,将岗位作为“蓝领创新”的最好舞台,让“千万个脑袋转起来,千万双手动起来”,激情演绎了一曲饱含时代意义的“咱们工人有力量”。特别是近年来,宝钢不断加大鼓励职工岗位创新的力度,通过建立完善的体系、机制,激发广大一线工人的创新热情,引导大家立足本职岗位大胆创新,主动为企业创造价值,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去年,孔利明创新工作室获评上海市首批劳模创新工作室。今年,孔利明、王军、王康健、杜国华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上海市首批技能大师工作室,王康健创新工作室还被评为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
      在宝钢,像孔利明、王康健这样的普通职工成为创新主体,给企业带来竞争力。一提起“蓝领创新”,宝钢人会很自豪地说出“一二三四五”,即上海市职务发明第一人是宝钢工人;宝钢有两人获得国家命名的“当代工人发明家”称号;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全国十名工人中,宝钢占三人;企业技术秘密年均2000余件,四成由一线工人完成;宝钢平均每天产生专利4件,五成由一线工人创造。
      宝钢在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中取得的显著成效在国内引起了积极的反响。去年8月,宝钢召开了以“岗位创新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主题的宝钢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论坛,邀请中外知名企业、人士共论职工岗位创新。时任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对宝钢职工岗位创新作出重要批示:“一线工人开展蓝领创新好。不仅提高了工人阶级的主人翁自豪感和责任感,而且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宝钢的经验可以推广。”11月,国资委在宝钢召开中央企业职工经济技术创新现场经验交流会,学习交流宝钢“蓝领创新”经验。
      为充分发挥职工创新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今年5月,集团公司出台《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管理办法》,确立了“三位一体”的宝钢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体系,即由集团公司层面的员工创新活动基地、子公司层面的职工创新工作室和基层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小组组成,明确了职工创新工作室在活动体系中的定位、功能,并要求充分发挥创新工作室的桥梁纽带和示范引领作用,加大资源共享、区域互动,促进实现基地与现场的联动。
      宝钢股份运输部孔利明认为,职工创新工作室是宝钢员工“三位一体”创新活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现场职工岗位创新的活动平台,而且起到连接基地与现场的桥梁纽带作用。
      今年5至10月,集团公司工会、人才开发院以课题调研的形式,对公司现有职工创新工作室进行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来自宝钢股份、宝钢不锈、宝钢特材、宝钢工程、宝钢化工、宝钢发展6家公司的80份调研问卷显示,宝钢职工创新工作室在课题攻关、带徒传技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为进一步规范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扩大宝钢“蓝领创新”品牌效应,在集团公司工会、员工创新活动基地充分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集团公司出台《宝钢职工创新工作室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推进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集团公司工会、员工创新活动基地有关负责人认为,《宝钢职工创新工作室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及“1050”行动计划的出台,旨在号召各单位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明确要求、积极行动。通过创建规范化、标准化职工创新工作室,进一步发挥职工创新工作室在现场职工创新活动中的平台功能、攻关核心作用、标杆示范作用,促进以“分散式”个人创新为主到“集群式”团队创新的转变,增进职工创新工作室之间的技术共享、资源共享,形成职工创新工作室网络与梯队,促使职工创新工作室有序高效发展,持续打造宝钢“蓝领创新”品牌。
      “要充分发挥职工岗位创新的主体作用,激发每位职工的创新欲望与潜能,调动人人争当岗位创新领头羊的积极性,为公司二次创业作出更大贡献,”集团公司领导表示,“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宝钢将进一步扩大‘蓝领创新’的品牌效应,培养更多的学习型、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为宝钢早日实现新一轮发展夯实基础。”(记者  杨  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