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厄姆成长股估值公式探讨: 一、成长股公式: 价值=当期(正常)利润×(8.5+两倍的预期年增长率) 这个公式已经被无数人引用,而且都冠名自己为格老弟子。可公式究竟是怎么来的?能否在A股市场直接套用? 好在格雷厄姆曾经说过: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如果失去了债券这一参照物,我们就无法设定一个可靠的规则,以确定何时应将股票投资份额降至25%这一最小比例。格老这句话提醒了我,他习惯以债券为参考来分析股票,那么我就有了寻根问底的思路了。 1、备注:增长率应该是随后7-10年的预期增长率。 表11-4 根据简化的公式以及预期增长率计算出的年度利润乘数(数据来源:《聪明的投资者》P197) ![]() 关于增长率的估算,格雷厄姆原文摘录: 我们要给出如下忠告:如果我们希望高成长股的增长率实际得以实现的话,那么预期增长率的估价必须相对保守。事实上,根据算术,如果假设一个企业将来可以按8%或更高的速度无限期增长的话,那么其价值将趋于无穷大,且其股价无论多高都不过分。 2、8.5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0增长给8.5倍估值? 8.5倍PE,倒数为11.76%,这个收益率数据来自哪里? 表3-3 标准普尔综合指数个年份数据( 表格来源:《聪明的投资者》 P55 ) ![]() 备注: 利润率是指利润与股价的百分比。 利润/账面值:为三年的平均数。 (股东持股账面值,等于公司资产值减除公司负债及公司优先股值。) 答案出来了:0增长率对应PE=高等级债券利息+三年利润率 这个数据究竟有多高? ![]() (图片来源:《聪明的投资者》P45) 1949年至1970年,大牛市! “导言”里面提到,本书中的“现在”一词指的是1971年年底或1972年年初。 ![]() ( 备注:当时债券利息和股息收益率挺高。) 3、为什么是两倍预期增长率 ![]() (数据来源:《聪明的投资者》P47) 我大胆推测,格老当时在写这个公式引用的是1961-1963年的数据。 判断依据:《聪明的投资者》P197 原文摘录:”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5.1%的内在或预期增长率。。。“ 8.5+2×5.1=18.7 计算值与当时平均市盈率18.1非常接近了。 2倍,这个数据,是格老通过当时市场增长平均情况倒推过来的。 4、我们可以回顾整个公式了: 第一,0增长率对应PE=高等级债券利息+市场三年利润率 第二,增长率倍数计算要根据整个市场为参照。 市场平均市盈率=【(高等级债券利息+市场三年利润率)(+倍数×市场平均增长率)】 成长股价值=当期(扣非)利润×【(高等级债券利息+市场三年利润率)+(倍数×7-10年的预期增长率)】 (倍数计算见上条公式) 格雷厄姆在估算成长股价值时候主要参照依据是:高等债券利息,市场平均值(包含利润率、市盈率等)。 【偶然的巧合】 当我分析完这个公式发现,目前A股沪市市盈率和预期增长率等情况,竟然和格老完成公式时候标准普尔指数神一般类似。当时美股市场正在暴跌的前夕,而目前A股市场刚好在灾后重建。直接套用格老公式,在此时,竟然也没有多大误差。 呈送: 大师兄@小小辛巴 二师兄@飞泥翱空 三师兄@夏蟲 大师兄是我走向基本面分析的引导者,二师兄是我开始资产配置的领路人,三师兄是勤奋而又不拘泥 我新的学习榜样。我们都是格老的好学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