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麻黄、中医与读书

 郭玉臣 2015-11-06

麻黄、中医与读书

昨天朋友给我发来一本《中国历代本草汇编》,为历代医家勤于耕耘而叹服,同时也感到读中医的不容易,难怪中医要到老了才能成为名医。我打开《中国历代本草汇编》以后选择麻黄作为试阅读品种,又打开《中华本草》对照麻黄功效介绍,比较发现《本草汇编》收集30家本草书籍对麻黄的记载,《中华本草》介绍了17家书籍,相关本草书籍有49种之多,领略了中药文化积淀之深厚,学习之不易。也难怪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之不易,而没有发现青蒿素的人一定有很多很多,可想中医成名之不易,现代中医提倡阅读经典可能也有此原因吧。百度打开中医四大经典发现记述又有不同,一种说法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为四大经典,另一种说法是《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为四大经典,而现代中医院校教材是不是也在必读之列呢?自然是的。古代医书读起来就很困难,要弄懂弄通本身就不是容易的事情,就四大经典而言就是学之不易,何况遍览古今成为名医呢。

这时的我想到的是中医要有一个标准,没有标准也就无所谓科学,只能是经验之谈了。对中药而言用标准语言定义出功效作用就可以,《中华本草》则表达的非常清楚,但是不足之处是对现代研究的描述,由于中西医学理论不同,中药现代研究用的是西医手段,出来的结果也于中医理论有巨大差异,这不是《中华本草》编辑者的问题,而是中西医学理论还没有调和的问题,当西医理论能为中医所用之时也就有了标准的中药功效作用。

为此我用《超级中医学》理论对麻黄进行剖析,将天干化合、八卦交感等理论运用到中药功效分析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古人总结的药效有了科学的阐释。下面通过对麻黄现代研究进行分析,揭示中药功效的奥秘。现代医学对麻黄研究经过《超级中医学》整理以后具有如下几种功效:

一、基本功效:

1、脑髓系统:

麻黄碱有明显的中枢兴奋作用:对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也有兴奋作用.麻黄碱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远较肾上腺素为强.麻黄碱能提高中枢性痛觉阈值, 产生镇痛作用

2、肺脏系统:

伪麻黄碱能兴奋交感神经而使支气管扩张。浓溶液因能麻痹肌肉, 也能使气管肌松弛;而中等浓度则使支气管收缩麻黄碱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明显的松弛作用

3、心脏系统:

3.1,麻黄碱能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在整体情况下由于血压升高反射性地兴奋迷走神经,抵消了它直接加速心率的作用;如果迷走神经反射被阻断则心率将加快麻黄碱对于心脏有强大的兴奋作用

3.2,伪麻黄碱有轻微的兴奋血管作用在升压作用、收缩鼻黏膜血管等的作用方面,麻黄碱最强,人工合成的消旋麻黄碱次之,伪麻黄碱最弱.毒性也以麻黄碱最强(100%),消旋麻黄碱次之(78%),伪麻黄碱最弱(56.5%)麻黄次碱能降低血压,增加离体豚鼠子宫的收缩及离体兔肠的蠕动,麻黄根浸膏静脉注射于猫及家兔亦有降压作用

3.3、麻黄挥发油有发汗作用

4、肾脏系统:伪麻黄碱较麻黄碱有显著的利尿作用

5、胰腺系统:提高骨骼肌的紧张强度,持久力增强。

6、卵巢系统:有肾上腺样作用。对心血管、胃肠道、气管、子宫、汗腺等平滑肌均有松弛作用。

另外:麻黄挥发油对流感嗜血杆菌、甲型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奈瑟双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体外试验证明它对流感病毒有强大的抑制作用, 给感染 A 型、PR8 型流感病毒的小白鼠皮下注射有治疗作用. 

二、综合分析

从麻黄功效可以看出麻黄主要针对人体环境系统和调节系统,调节系统的主要作用也表现在对环境的调节方面,所以麻黄主要针对人体环境系统。传统中将麻黄定义为解表药是非常准确的。其中对脑髓系统的心跳中枢和呼吸中枢作用是发汗解表作用的深层次根源。

心脏、肺脏、肾脏、胰腺四个系统是人体环境调节系统,麻黄通过天干化合对心脏和肺脏系统同时作用,强化人体体液循环调节机制,达到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效果,有些中医书籍则认为有调和营卫的功能也是心脏和肺脏两大系统作用的体现通过交感作用心脏和肾脏系统发挥作用,表现出利尿作用。使人体水液分布得到有效调节,进而改善人体内环境。对肌肉和平滑肌的作用使麻黄的应用具有更加的广泛性,对气管、胃肠道、子宫等器官都起到调节作用。总之,麻黄对环境系统的调节作用极其强大,这也就是麻黄作为重要中药材的主要原因。

另外,杀死细菌病毒保护人体的功能也是麻黄解表的原因之一

人体环境系统调节的是人体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尤其人体最大部分的体基是环境调节系统的主要目标,也就找到了麻黄解表的理论基础。

三、应用: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是麻黄对心脏、肺脏、肾脏三大系统的作用,这一点大家都已经熟悉。《本草经解》等书籍记载麻黄还具有消除癥坚积聚的功能,原理就是改善体液循环使人体内环境得到改善,进而消除癥坚积聚。治疗妇科病的越婢汤则与对子宫平滑肌的作用和改善卵巢系统血液循环有关。

四、辩证用药

在麻黄应用中有出汗和利尿两个重要作用,尤其是出汗是第一要解决的问题,出汗可以使人体体液减少,体液严重缺乏人体就会休克甚至死亡,中医称为亡阳。所以在辩证用药过程要注意这一点,对于体液缺乏的病人不宜用麻黄。用麻黄时体液的流失会带走大量营养物质要及时补充。《本草新编》用麻黄加人参解决出汗问题是中医辩证的典型。《本草思辨录》提出杏仁、桂枝、芍药、葛根、细辛、石膏辅助麻黄之功效则是对麻黄功效针对性的补充。

以上这些功能体现了传统中医与八脏理论在对药物功能分析上是一致的,找到了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的联系,是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的桥梁纽带,体现了八脏理论对药物功能分析更加透彻,使药物作用更加明确,对药物运用具有更可靠的指导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