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冬节气至 暖洋洋饮食攻略

 佳品珍藏馆 2015-11-08

农历乙未年九月廿七(2015年11月8日)立冬节气
立冬代表着冬天的来临,万物收藏,规避寒冷。与此同时,人们在饮食起居上也要有所调整,以顺应气候的变化,保持身体健康。
 食疗养生

“暖羊羊”饮食攻略
寒风起,羊肉肥,立冬进补,羊肉是首选。爆、烤、涮、炖,每种做法各具风味和特点,营养功效也不尽相同,哪种最有利于身体健康呢?
炖羊肉营养最好
炖羊肉由于在煮的过程中保持了原汤原汁,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营养不丢失。立冬了,不妨常为家人送上一砂锅萝卜炖羊排,能起到益气补虚,下气化痰的作用。
吃羊肉时配豆腐不上火
羊肉性温热,常吃易上火。食用时搭配点豆腐,不仅能补充多种微量元素,还能起到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作用。羊肉萝卜也是绝配,萝卜性凉,可发挥消积滞、化痰热的作用。
羊肉忌与茶和南瓜同食
吃羊肉时喝茶,会产生鞣酸蛋白质,使肠蠕动减弱,易诱发便秘。羊肉与南瓜都是温热食物,一起食用易“上火”。
“立冬萝卜赛参汤”
俗话说:“立冬萝卜赛参汤,不劳医生开药方”。说起萝卜养生,很多人都不陌生,但是各类萝卜究竟怎么选择,又有哪些饮食要点呢?
1、胡萝卜
包含多种胡萝卜素、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被称作“平民人参”。在干燥的季节里,吃点胡萝卜,还有滋润皮肤的作用。
2、白萝卜
生吃促消化,熟吃补气。生吃时其辛辣的成分可促胃液分泌,调整胃肠机能,还有一定的润肺止咳功效。跟羊肉炖着吃,可补气顺气。
3、青萝卜
具有健脾、防治痰多、口干舌渴等功效,有“水果萝卜”的美称。青萝卜中的精纤维可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体内废物的排出。
4、水萝卜
利尿功能特别好,有利于解酒。水萝卜中含有各种维生素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具有消食、顺气、醒目等功效。
 健康指南

打响疾病预防保卫战
立冬了,随着气温的下降,人体生理活动也发生着变化,很多疾病都易在此时发作。怎样才能健康过冬呢?
1、关节炎
有关节炎的膝盖就像气象台,天气一变冷,感到关节痛的人就会明显多起来。
对策:平时利用护膝、护肘等用品对肢体保暖。适当运动强化腿部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在温水泳池中做水中运动是比较不错的选择。
2、皮肤干燥
秋冬气候干燥,有些人会出现皮肤瘙痒、红肿,严重的还会出现不规则的皲裂和脱皮,下肢部位尤其明显。还有些皮肤病在秋冬季节多发,如牛皮癣、过敏性皮炎和鱼鳞病等,病情也会因皮肤干燥而发作或加剧。
对策:洗澡不要太频,一周2-3次即可,最好不要用香皂,尽量用含有滋润成分的浴液,水温不要太高,洗过澡后涂抹含有保湿成分的润肤膏,例如凡士林。
 生活有道

立冬“氧”身之道
进入冬季,为保持室温,许多家庭、写字楼的门窗多处于密闭状态。在室内时间长了,人们往往会觉得身体不舒服,四肢乏力。专家表示,冬季长时间在密闭空间活动,出现胸闷、头晕、乏力等症状,很可能是患上了“冬季缺氧综合征”。建议每天早中晚开窗通风三次,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TIPS:】室内温度不要因开窗而降到16℃以下,控制在16℃-24℃为最佳。
加湿器造成“二次污染”
加湿器的水箱是个藏污纳垢的地方,如不及时清洗,很容易滋生细菌,这些细菌会随着加湿器的喷雾来到空气中,造成“二次污染”。
专家提醒,使用加湿器要勤开窗通风,保持空气的流通。加湿器每周至少清洗一次,应避免直接把自来水倒入水箱,正确的方法是把水烧开,晾凉后再倒入水箱。
 立冬食俗

立冬“食俗”知多少?
俗语讲:“立冬补冬,补嘴空”,您知道各地在立冬这天都吃些什么吗?
北京、天津:吃饺子。
为什么立冬吃饺子?因为饺子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新旧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
厦门:姜母鸭
厦门人对鸭子可以说是情有独钟,一年四季都在吃鸭,盐鸭、酱鸭、四物炖鸭,立冬时人们讲究吃姜母鸭。姜母鸭具有疏肝润肺、养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等功效,特别滋补。
苏州:膏滋
冬令进补吃膏滋,是苏州人过立冬的老传统。在旧时苏州,一些大户人家还用红参、桂圆、核桃肉,在冬季烧汤喝,有补气活血助阳的功效。
潮汕:甘蔗
据说,这一天吃了甘蔗,可以保护牙齿,所以潮汕谚语说:“立冬食蔗不会齿痛”。
无锡:团子
以前无锡过立冬,一大习俗就是“吃团子”。立冬时节恰逢秋粮上市,用新粮食做成的团子特别好吃。团子馅种类很多,有豆沙的、萝卜的、猪油的,尤其是用酱油做成的馅味道特别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