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趣“柴米油盐酱醋茶”

 陋室书屋2 2015-11-09

诗趣“柴米油盐酱醋茶”

 

尋常百姓有一句通用的口頭俗語:「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中國古今的文人墨客,卻將日常生活中的這「七件事」入詩,讀來別有一番情趣。

元代周挺齋別出心裁,獨具匠心地將「柴米油鹽醬醋茶」七件事分別寫入一首曲中:「倚逄窗無語嗟呀,七件兒全無,做什麼人家!柴似靈芝,油如甘露,米若丹砂,醬甕兒恰才夢撤,鹽瓶兒又告消乏,茶也無多,醋也無多,七件事尚且艱難,怎生教我閬苑探花!」此曲活生生地勾畫出一介窮困潦倒的窮書生,為「柴米油鹽醬醋茶」愁眉不展,飢腸轆轆,哪還有心思秉燭夜讀詩書?

清代有一無名氏落難文人的《避債中》詩曰:「前門索債亂如麻,柴米油鹽醬醋茶。我亦管他娘不得,後門走去看梅花。」

此詩文反映了文人落難後飢寒交迫,連區區「七件事」也無法維持,為躲債只能灰溜溜從「後門」出去。所謂「看梅花」一說,只不過是自我解嘲罷了。

出自元代雜劇《劉行首》中的「當家詩」:「教你當家不當家,及至當家亂如麻。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其用心良苦,旨在告誡為人之主婦者要首先學會當家理財。

「琴棋書畫詩酒花,當年處處不離它。如今七字都改變,柴米油鹽醬醋茶。」從這首詩中,不難看出昔日錦衣玉食的文人,如今家道衰敗,難免心情沮喪。

古時有一個婦女,不滿其官運亨通的丈夫在外納妾,把自己打入「冷宮」。怨恨交加夜不成眠的她披衣秉燭作詩一首寄給丈夫:「恭喜郎君又有她,儂今洗手不理家。開門諸事都交付,柴米油鹽醬與茶。」

詩中把「七件事」只交代了「六件」,獨不提「醋」字。是妻一時粗心大意疏而漏掉了嗎?否,聰慧的妻子而是故意把「醋」留下來自用。其丈夫從詩中悟出妻對家中老少的重大付出,而對他仍存有愛意,於是與妻重修舊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