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市场真的不可战胜吗?

 归真养生 2015-11-11
1、市场是有效的,而这种有效性的来源恰恰是战胜市场的人大量存在。市场具有自发的有效性倾向,任何已知信息/理念/情绪最终都会反映到股价上,而这种倾向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每个投资者都在尽最大可能去争取自身的最大收益。正因为有人不断在纠正市场的无效性,所以整体上市场才会倾向于有效。

换句话说:有效市场假说的前提,恰恰是“聪明钱”可以不断战胜市场,让价格趋向于有效——没有战胜市场的人存在,就不会有市场的有效性。说市场是有效的,所以没有人可以战胜市场,这属于倒果为因。

2、大多数基金经理无法战胜指数,因为你不能“战胜”你自己。如果一个班里大部分人的分数都比平均分要高,意味着有少数人的成绩非常差,远低于平均分数。在一个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市场里,“指数”代表所有机构投资者收益的加权平均值,逻辑上如果没有人负责垫底的话,你是不能“战胜”你自己的。只有主体是大量散户的市场,才有可能出现大部分基金都战胜指数的情况。但这肯定说明不了基金经理是混饭吃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前几年有人研究,说传统企业对IT设备的大量投资并不能显著提高ROI,这很可能是对的——问题是,那些没有这么做的企业,其实都已经死掉了。同理,你不能认为基金经理的存在是无意义的,因为某种意义上,当基金经理不存在的时候,指数对市场的有效性的呈现能力,会被降低。比如说,如果把成绩最好的少数学生开除,那么大多数人的成绩会更接近于全班平均分,但这意味着班级整体成绩的下降,而不是相反。

3、指数型基金本质上是对市场有效性的降低。既然要复制指数,因此指数型投资过程中,对个股的买卖操作就不是基于当时基本面而确定的,并且股票也不可以随意卖出,这种情况下,指数型基金的存在,相当于股票拥有了一堆不可随意减持的被锁定的投资人,这实际上会增加个股的波动性,而不是相反。

不妨换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如果市场上所有人都是指数型投资者,那么指数的变化到底是哪儿来的?在绝大多数人跟随指数的情况下,想让一支股票的价格产生大范围的波动,其操作成本是更高了、还是更低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