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解《茶经》之再说蒸茶甑箅杈上

 高山仙人掌 2015-11-12
         古人云 “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古之人不余欺也!
     《茶經》存在的的待解决疑問甚多,近來學而時習之,許多問題慢慢解開,今日單說蒸茶之器甑、箅、杈。

甑,或木或瓦,匪腰而泥,籃以箅之,篾以系之。始其蒸也,入乎箄,既其熟也,出乎箄。釜涸,注於甑中。甑不帶而泥之。

 甑是古時家家必備的常用的用具,現在成為蒸籠或籠屜,上古時期陶制為主。曾字就是曾的本字,是個象形字,後來假借為虛詞的曾經之曾,另根據甑為陶制為主的特點另造一個形聲字甑。又因為甑總是和鬲一起使用,又寫作?,或名鬵(音辛)。

水解《茶经》之再说蒸茶甑 <wbr>箅 <wbr>杈 <wbr> <wbr>上

甲骨文曾

通常與鬲或釜組合使用的甑底的尺寸和釜口配套,正好坐在釜口。古時還有一種將鬲和甑完全組合在一起的炊器,叫做甗。後來流行的甑是以木制為主的,耐用。

水解《茶经》之再说蒸茶甑 <wbr>箅 <wbr>杈 <wbr> <wbr>上

新時期時代的甑

水解《茶经》之再说蒸茶甑 <wbr>箅 <wbr>杈 <wbr> <wbr>上

保利博物館藏西周銅甗

水解《茶经》之再说蒸茶甑 <wbr>箅 <wbr>杈 <wbr> <wbr>上

常見的蒸籠,這是用棬木得方式製作的,近口部有小系。

 

水解《茶经》之再说蒸茶甑 <wbr>箅 <wbr>杈 <wbr> <wbr>上

南方還常見一種木桶形的蒸籠,整體呈倒梯形,上大下小,箅可脫出注意,帶鋬手。

 甑雖是至今仍很常見的器物,但《茶經》中甑的這段文字,其實還是很難懂得,因為有些名詞本來已經很少用,兼之文中又以省略的方式使用,比如“匪腰而泥”,還有夾中的“不帶”,從來沒有注家碰過,古書不注只有兩種可能,一是通俗易懂,不需注;二是實在難懂,無從注。這裏屬於後者。

俗話說的好沒不怕賊上門,就怕賊惦記,說來也是,這幾個麻煩製造者自打被我惦記上後,基本上也無一倖免。

對付古代名物的方法,無非這麼幾招,一是以古解古,從古書中找資料解決;二是以考解古,從考古發現的資料下手;三是以野救雅,從民俗材料中需求幫助,所謂禮失求諸野;四是以方補正,利用方言語彙來補充官

第一步還是溯遊從之,從時代相近或略晚於《茶經》的其他相關著作中著手,幸賴古籍中留下錙銖之跡,讓我順藤摸瓜,才得以理解。

先說《王氏農書》關於甑、箅的資料,第一線索就出於此,省略去一些不重要的引文

水解《茶经》之再说蒸茶甑 <wbr>箅 <wbr>杈 <wbr> <wbr>上

    《王氏農書》中的甑、箅

   “甑,炊器也。《說文》曰:窐甑空也。《爾雅》曰:?謂之鬵

《漢書》‘項羽渡河,破釜甑’,又‘任文公知有王莽之變,悉賣竒物,唯存銅甑’。

以此知古人用甑,雖軍旅及反側之際不可廢者,或謂釜甑舉世皆用,今作農器,何也?葢民之力田,必資火食,非釜甑不成,以此起農事之始,及穀物既登,爨以釜甑,又為農事之終所,需莫急於此,故附農器之內。

:日用炊爨,甑也為先。窐作一空,底或七穿。編箄為隔,瓾帶周纒。覆盆莫照,跨釜能専。中成至味,外示陶埏。餅餌作蒸,饙餾非饘。匪此為飫,民食曷天。

箄,甑箄也。

《說文》云:箄,蔽也。所以蔽甑底也。

又曰(按:淮南子曰)‘弊箄甑瓾,在旃茵之上,雖貪者不摶’,此言易得之物也。

字從竹,或無竹處以荊栁代之,用不殊也。

甑或乏七穿,編竹以為箄。有縁取象圓,無底此能蔽。巧偷蛛網功,深為餅餌計。孰謂材有餘,止鹹猶用弊。”

瓾,《字彙》:“音猛。甑帶也。”

甑上古多陶制,甑箅一體摶成,甑底即箅,窐即箅之穿孔,所謂“底或七穿”是《周禮》的記載的一個理論資料,其實甑的箅孔無一定指數,完全根據尺寸不同隨手穿孔。甑無固定之底者,另編竹箅為用。今者基本是木制,箅則或竹或木。然甑有將箅子固定其中,也有箅子為活脫者,通常箅子如果是可脫者,基本都是倒梯形的甑,口大底小,這樣的設計,箅子自然會卡在底部。

跟踪的线索就出在引用的《淮南子》,我們看一下原文:

“琬琰之玉,在洿池之中,雖廉者弗釋;弊箄甑瓾,在袇茵之上,雖貪者不搏。美之所在,雖汚辱,世不能賤;惡之所在,雖髙隆,世不能貴。”注“瓾,甑帯”

袇茵或作旃茵,即氈茵,毛毯也。弊箄甑瓾,極賤之物,雖置於高堂之中,已不能改變其低贱之身價,故貪者不取。。

而此句在北宋初年的太平御覽》则引为

淮南子曰;琬琰之玊,在汙泥之中,雖亷者不釋也;弊縻繒,在旃茵之上,雖貪者不摶也。美之所在,雖汚辱,世不能賤惡之,所在雖髙隆,世不能貴。”注:“縻繒,帶也。”

宋潘自牧《記纂淵海》引為:

縻,在旃茵之上雖貪者不搏也。”

歸納一下幾個關鍵字:

甑帶、瓾、瓾帶、甑縻、縻甑

這幾個詞都是一個意思,瓾代表了甑是陶制時期的產物;甑帶應該是常規而通俗的名稱,所以可以用來解釋其他的名稱;縻的本義是牛轡,就是穿牛鼻子的繩索,繒是絲織品,也只細絲繩,古代古代將系有細繩用來射雁的箭稱為繒矢,所以縻甑,我們就簡單地理解成條狀的絲帛或布帛;甑縻可以說就是甑帶沒什麼區別,宋陳櫟《感應經》還記載了一個名稱叫做甑縷,說用甑縷給女奴縫製衣裳,者女奴就跑不掉了。《太平御覽》引用的《夢書》中,也有“夢見甑帶媒妁來”的說法,可見甑帶這東西,古人一點都不陌生。

這樣,有了一個初步的頭緒,就是和甑關係密切的一種索帶,大名叫做甑帶,曾用名瓾、瓾帶、甑縻、甑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