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根公开信|张江预初数学期中考后谈:数学应该怎样学

 我心飞扬695 2015-11-13

各位家长,您好:

这半学期来,你们辛苦了。


我仅代表预初数学备课组对你们给予我们的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也对你们当中的一部分家长的困惑、焦虑表示理解,因为你们突然发现自己原本优秀的孩子到了张江以后数学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而又不知如何去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坦率地说,张江的数学不简单,而张江的数学考试可能更难,每年试卷正应了一句名言:Faster,Higher,Stronger。但我想希望自己孩子经过张江的淬炼而变地更加卓越是我们共同的心愿。我现在就以“预初3班+预初4班”的期中数学考试统计数据为例,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想法,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1
计算题第1-4得分率分别是:85%、91%、86%、85%,而第5-6题64%、71%

对此老师表示基本满意,因为就算前四题放置张江之外也非简单,但通过师生家长协同努力,大多数学生对于这样难度的计算题掌握地还是不错的。同时,很明显第5、6题的得分率低于前4题,这是因为这两道计算非“死算”可为,是需要运用一定的技巧的,比如第5题需要运用到“拆”、第6题需要运用到“裂”,但又和我们日常训练的关于“拆”、“裂”试题有所不同,就以第6题为例,
虽然差别仅在“毫厘”,但对于仅依靠 “形式”记忆的学生而言却如隔天涯
2
与这两道题类似的问题、类似的方法,课堂上都讲过,甚至考前也讲过当时我还问同学,大家懂了吗?下面齐声回答:“懂了!”但临场又不会了。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展现在我们面前,从课堂感觉听懂”到“实际会做”究竟有多长距离?
在此我提出我个人的四字口诀:听、记、做、说
这是第一层次,感觉听懂其实更多是因为教师教授地清晰,其中有两点要注意,其一听懂的全过程是教师陪同的,而实际做题则要独立完成;其二听懂教师剖析的难点不一定是你自己可能遇到的难点,再加之随着时间的推移,感觉听懂实际很不靠谱!

养成记笔记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选择边听边记,也可以选择先争取听懂后回家补,但不能不记,因为这是课堂学习的延伸,至少可以强化印象。
把课堂例题回家再做一遍,把课堂内容在头脑中快速过一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内化,也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你思考自己是否已经真正懂了。
数学是工具、数学是语言、数学是文化!数学只有能够说出来才能真正说明你懂了,拉上你的伙伴互相交流一下课堂所学,或者回家把父母当自己的学生模仿老师上课的口气说一遍,一定会收到奇效!
总而言之:听的不如记的,记的不如做的,做的不如说的!能把今天所听到的数学课说出来才真正使会了!所以真正想要帮助学生巩固上课所学,家长宜让学生将每天课堂例题回家再做一遍,更有善者让学生当着您面说一遍。
3
详细分析请点击:张江数学期中考试反思(2)要善于从不变量入手解决应用问题

数学就是一门在变化过程中,寻找、发现不变量和不变性质的学科。所以当面对较为复杂的应用问题时,应冷静思考数学问题中涉及到的各个量,从“不变量”和“相同量”入手可以顺利解决这部分较复杂的问题。

而就试题本身而言,对于学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因为已经没有老师协助,已经没有套路可循,在真正需要通过“思考”而解决问题时,我们才发现他们还是“孩子”,之前他们的“强大”也许是为了升学被家长披上了“外挂”,而这“外挂”反而使大家产生了错觉。

数学学习的核心在于思考而不在于“题”,“题”只是为了提升思维力和证明思维力的一种必要工具,但现在很多人却颠倒了这对关系,似乎提升思维力是一种“虚”的东西,看尽世间一切类型才是王道,这在小学也许可能但在中学,这条路将会越来越艰难。所以逼着部分学生动脑就是我现在经常考虑的问题。比如在课堂上,我并不追求把类型讲完,题目讲透,而是留下时间给学生思考、用自己的设问和语言促学生思考,用当场提问部分数学困难学生的方式逼他们思考,总之,不打开“脑洞”在张江数学学习的路会越来越窄,所以真心希望家长你也能参与其中。

自己也为父母,所以更能体会大家的辛苦,但很遗憾我今天没有给大家什么“偷懒”的建议,而是更大的挑战:“有效陪伴”学生学习,有时想来此时才是考验家长的决心、毅力和亲子关系的时刻。


祝您的孩子在张江变地更优秀。


预初数学备课组长 草根黄喆


2015年11月13日凌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