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土家人待客三部曲

 安橋8898 2015-11-13
 

湖北宜昌市的长阳县,是土家族的发祥地。如今,这里仍然保存着土家儿女独特的民风民俗。若是你到那里的乡间去做客,你一定会真切地感受到土家人的热情与真诚。

好客的土家人只要听到家人一声高喊“来客哒”,男女主人就会赶紧放下手中的活计,笑脸相迎:“您儿是稀客,稀客”。接下来,就是装烟、泡茶、做饭三部曲。

呼叶子烟

客人进屋径直来到火垅坐下,主人将事先准备好的柴火,夹放到火垅中间,用吹火筒一吹,火就毕毕剥剥地燃了起来。火苗上面吊着一只黑不溜秋的烧水壶(土家人称之为炊壶)。主人从炊壶里倒点水在洗脸盆里将手搓洗搓洗,又在自己衣服上面蹭几下,就进里屋拿烟去了。主人往往会拿出纸包烟和叶子烟,两种烟由客人任选。叶子烟又分几类,有的切成烟丝,有的仅仅是晾干而已大烟叶,也有讲究的,在卷好的叶子烟外面再包上一层白纸,看起来跟购买的纸烟相差无几。

但乡下人似乎更乐意呼叶子烟。切成烟丝的就用烟具装着呼。有的烟具的杆儿足有两、三尺长。呼烟的人坐在火垅边不用弯腰,就可以将烟杆     直接伸到火垅里点火。而也有的烟具却又很短,跟当年贺龙将军用的那种烟袋差不多,不呼烟时可以别在腰间。还有的干脆不用烟具,将烟叶卷好夹在手指间,一边呼,一边转动,吧嗒吧嗒似乎更觉过瘾。主人与客人围坐在火垅边,吞云吐雾,家长里短,那怡然自得的神情,似乎把人世间的烦恼与忧愁甩到九霄云外,真是如醉如仙。

喝烤罐茶

呼烟的时候,火垅的柴火早已燃得很旺,炊壶里的水发出“咝咝”的声响。主人将一尖嘴细颈圆肚的茶罐洗净后烤在火边,然后又进里屋抓出一把茶叶放进茶罐里继续烤。每隔一会儿还要将茶罐抖动抖动,以防将茶叶烤糊。不一会儿,茶叶烤酥了,水也烧开了,主人将茶罐放在火垅坎上,用手扳动炊壶,一股滚烫的开水呈抛弧线状注入茶罐之中。

等待烤罐茶出汁的功夫,主人取出茶杯先用开水涮一涮,然后摆放整齐。主人倒茶似乎也有讲究,第一道茶,每只茶杯里只倒一点点,稍等片刻再倒第二道茶。倒茶晚毕,边按客人的年龄大小、尊长顺序挨个递到他们手中。大家手捧着茶杯,口衔着香烟,品得有滋有味。火垅边,烟香、茶香、柴火香,香气迷人。

吃腊嘎嘎

当地的土家人把肉称作“嘎嘎”(谐音),吃“腊嘎嘎”也就是吃腊肉。装过烟,倒过茶,这时女主人就该起身做饭去了。女主人首先取下挂在火垅上面熏着的腊肉。放在火上把皮一烧,然后洗净切成几大坨放到鼎锅里,加入适当比例的水后,再提到火垅上吊着煮。在煮腊肉的过程中,女主人又开始忙碌着做其他的饭菜。大约个把小时,腊肉煮好了,一桌香气扑鼻、味道鲜美的饭菜也做成了。摆上碗筷、酒杯,主人就会热情邀客人入席。主人拿出地道的苞谷酒给客人一一斟上。如果女客人和小孩不喝酒,如今也可以倒上饮料陪着喝。在喝酒、吃饭过程中,主人会时不时地给客人夹菜。他们往往将自己吃的筷子隔着衣服在胳肢窝下擦两下,就挨个给客人夹腊嘎嘎,一边夹还一边说:“我是残筷子,您儿夹点地卷皮(对自家腊肉的谦称,表示年猪喂得不肥)吃。”客人推辞几下,也就立马把一块腊肉吞下了肚。大家推杯换盏,边吃边聊,不知不觉一桌酒席就所剩无己。主人家的小孩往往是吃得最快,不等客人吃完,就急着下桌子去玩。不过离席时还蛮讲规矩,他们要双手拿桌筷子,呈顺时方向,略带羞涩地对客人说:“您儿慢些吃!”说完,撩下筷子,一抹油腻腻的嘴唇,一溜烟地跑出去了。

客人酒足饭饱后,再次来到和垅边,主人先倒茶水让客人漱口。紧接着就又是再装烟、再泡茶。这三部曲进行完毕,天色一般也不早了,该留下住宿的主人自有安排,不住宿的就要起身告辞了。主人送客人出门,一再叮嘱有空要来玩,客人也会诚恳地邀请主人到他家去作客。如此一番客套之后,客人迈着轻快的步伐很快就消失在山间小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