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力的矛盾及其他[张义敬太极拳理传真]_铭玥无暇

 太极柔刚 2015-11-13
由于太极拳理的抽象、复杂,初学不易入手。倘不遇明师,在学习过程中,歧途又太多,很容易迷失方向。前辈们不仅总结出了几篇拳论,如《太极拳论》、《十三势行功心解》、《十三势歌》、《打手要言》等,作为学拳者的理论指导;还进一步提出了一些要领、口诀,便利学者遵循。如立身中正、顶头拔背、松肩坠肘、分清虚实、松腰塌胯(也称坐胯)等。
从初学拳时起,倘幸运地遇上了好的老师,这些道理,也很容易的就懂得了,但不是每一个人都有遇上明师的幸运。有些人,因为有文化,又特别自信,爱自作主张,在拳谱面前,要不犯主观主义的错误就难了。正因为这样,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对拳谱的解释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现就常易为人误解的,和我以为重要的部分内容,说明如下:
力的矛盾: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都是用手去做的,思想是在目的上。如伸出手去提一个水壶,思想是在水壶上。而手伸出去时,是怎样伸出去的,早已是一种习惯,一种本能了。如加以分析,是手部先动,肘、肩关节反而后动,这就是在生活中用力的方法。此外,在生活中,手上用的力,比练太极拳大得多。
练太极拳时,完全和上述的用力方法相反,思想在身内,没有身外的目的。手伸出去时,要腰部先动,然后依肩、肘、腕、手指的先后次序动,而不是手部先动,用的力比在日常生活中小得多。
因此,我们必须改变用力的习惯,彻底丢掉在日常生活中长期习惯了的本能的用力方法,来重新学习一种由内到外的、有先后顺序的用力方法,这个力还必须是最轻的。可以说,这是很多人不容易理解,以致于学不好太极拳的主要原因。
要学好太极拳,我们必须进行长期的自身的用力方法的革命。这就是长期都要坚持认真练拳架子的理由。所以雅轩老师说:“拳架子就是基本功”。
老年人学不好太极拳,就因为用力的积习难改。所以青少年学太极拳,成就的希望必然更大。
立身中正:顶头塌胯,是为立身中正所采取的两项措施。上有虚灵顶劲,下有气沉丹田,精神、内气,上下贯注,自然也就立身中正了。但倘不遇明师,很容易埋头弯腰,臀部后翘,形成上身前倾。这是最易出现的毛病,公园里不乏其人。
立身中正,本意即身体的自然正直。也有人怕立身不正,就上身一点也不敢动,结果是手、脚在练拳,身上没有练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