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周及以前玉蝉的鉴定

 RK588 2015-11-14



蝉,是中国古代玉器的常见题材。古代玉蝉按用途区分主要有含蝉、佩蝉、冠蝉三种。由于蝉的蜕壳变化、居高饮露。所以被古人赋予两个寓意:一,脱胎换骨、复活再生;二,清高、廉洁、直言不讳。早在新石器时期的红山文化中就有蝉形玉器出现,此后历朝也多有发现。古代玉蝉的造型不断发展变化,每个朝代或时期的玉蝉都有一定的造型特征,可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夸张、精美、写实等三个阶段。
一、造型夸张(新石器时代至商代)
新石器时代(以石家河文化为例)
石家河文化的玉蝉数量多、制作较为精美,造型抽象夸张,代表新石器时期蝉形玉器制作的最高水平。其基本造型可以总结为:
1体型短、扁、宽,蝉腰略束,整体呈斧形。
2吻部略突起,颈部宽,部分玉蝉颈部上有一对云纹或弦纹修饰,蝉目多为近圆形眼和叶形眼,微凸。
3双翅张开(有的玉蝉翅膀上有筋脉纹),用多条平行弯刻线修饰腹部,蝉尾和蝉翅不露尖峰。该时期制作粗糙的玉蝉双翅和腹部不分只有蝉的整体最基本的造型,双翅和颈部都不加纹饰。如(图1、2、3、4、5)




图一





图2




图3




图4


点击展开,查看完整图片



图5
商代
商代前期出土的玉蝉较少,大量商代玉蝉出土在商代后期的殷墟各个墓葬中,雕工粗简造型颇为夸张。该时期的玉蝉造型多为双翼收拢、静态匍匐状,形态呆板。
1蝉眼有两种,在头部前端两侧的凸起圆珠眼和背部的阴刻圆眼
2双翅上面多用直阴刻长线表现筋脉,腹面全用多条平行弯线来装饰。如(图6、7)


图6


图7
周朝
造型承袭商代的风格,较商代更为细致和精美。蝉的背、腹和翅膀上面开始有各种装饰纹饰出现。其中以战国的玉蝉纹饰种类最多、样式最为精美。西周玉蝉如(图8、9),战国玉蝉如(图10)。


图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