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民俗三

 祝冀馆藏 2015-11-17

传统民俗三

传统民俗三 - 淡水 - 淡水的博客

    荆楚之俗,七月,曝经书及衣裳,以为卷轴久则有白鱼。魏晋时代在七月初七晒书,后改为六月初六三伏时晒书。京师于六月初六抖晾衣服书籍,谓可不生虫蠹。

传统民俗三 - 淡水 - 淡水的博客

    七月初七,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妇女结采缕,穿七孔针,或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喜子即指一种小蜘蛛。宋代《东京梦华录》: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

传统民俗三 - 淡水 - 淡水的博客

    七月初七,其夜洒扫庭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以祀牛郎织女。穿针乞巧者,或穿七孔针或穿九孔针,用一根彩线连续穿过为巧。

传统民俗三 - 淡水 - 淡水的博客

    七月初七以碗水暴日下,各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椎,因以卜女之巧拙。俗谓之丢针儿或名丢巧针。

传统民俗三 - 淡水 - 淡水的博客

    中元节有放湖灯之习俗。在宋代已有之,放荷花灯,中夜开船,张灯如元夕,谓之盂兰盆会。每多妇女买舟作盂兰放焰口,燃灯水面,以赌胜负。水上放灯是为亡魂引路;与上元在陆上张灯有别。

传统民俗三 - 淡水 - 淡水的博客

    观潮,其杭人有一等无赖不惜性命之徒,以大彩旗,或小清凉伞,红绿小伞儿,各系绣色缎子满竿,伺潮出海门,百十为群,执旗泅水上,以迓子胥弄潮之戏,或有手脚执五小旗浮潮头而戏弄。自后官府禁止,然亦不能遏也。有看弄潮诗云:弄罢江潮晚入城,红旗飐飐白旗轻。不因会吃翻头浪,争得天街鼓乐迎!市民对弄潮儿像接待英雄一样欢迎他们。

传统民俗三 - 淡水 - 淡水的博客

    九月初九,称为重九。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所以又称重阳。汉代已有重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的风俗。饮菊花酒的时代,一般认为是从晋代陶渊明赏菊饮酒而来。某年重阳,陶渊明在家中东篱下弹琴赏菊时,忽然想要饮酒 ;恰好有一白衣使者挑担前来送酒,于是立即畅饮,并写下名诗九日闲居

传统民俗三 - 淡水 - 淡水的博客

    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的春联。宋代春联仍称桃符,但联语则不限写于桃符,而多贴于楹柱,称为楹联;且用粉红笺写出,称为春贴纸。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出观。由于朱元璋的提倡才使桃符改称并真正成为春联。清代自入腊月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腊月间,私塾先生写春联卖,乃是常见的事。清周宗泰《姑苏竹枝词·春联》中说:学书儿童弄笔勤,春联幅幅卖斯文。人来问价增三倍,不使鹅群笼右军。连上学儿童也来卖春联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