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疸1

 解脱之道图书馆 2015-11-17

  黄 疸
  (定义]  
  黄疸,又称黄瘅。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证的病证。其中目黄为确诊本病的重要依据。
  [历史沿革]
  黄疸一病,为我国历代医家所重视,其论述也尤为丰富。从《内经》至明清以来,随着对黄疸的认识深化和发展,提出了一整套的理法方药,形成了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现摘其要者,兹分述如下;
  一、先秦两汉时期,理法方药初步形成,奠定了后世认识黄疸之基础。祖国医学对黄疸的论述,始见于《内经》,该书首创黄疸之病名,提出了本病临床之主证,如《素问.平人气象论》云。“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又《灵枢.论疾诊尺篇》云。“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指出了目黄、身黄、小便黄为黄疸病的三大主要症状。为后世认识本病奠定了基础。在病因病机方面,
《素问.玉机真脏论》云.“发瘴,腹中热,烦心出黄”。《素问。通评虚实论》云。。黄疸暴痛,癫疾厥狂,久逆之所生也”。《灵枢.经脉篇》亦云;“脾足太阴之脉,…”.。是主脾所生病者,溏瘕泄,水闭,黄疸。。提出了黄疸的病因为湿热外发所致,病变脏腑主要在脾,强调了阴阳之气久逆不和乃本病发生之病理基础。在治则方面,《内经》虽无专论,然所立祛湿之治则,为后世医家论治黄疸所效法。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湿化于天,热反胜之,治以苦寒,佐以苦酸。。综观其论,是详于病因病理,而略于治法方药。
   至汉代,张仲景在《内经》的理论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进一步深化了对黄疸病的认识。初步形成了理法方药,首创黄疸病辨证论治之先河。在病因病机方面,提出寒湿,瘀热为发黄的主要原因,如《伤寒论》云。。伤寒发汗己,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金匮要略.黄疸病》亦云。。黄家所得,从湿得之。,。脾色必黄,瘀热以行。”在临床证候方面,张氏在《金匮要略》中作了详细的阐述,并根据病因病机和症状,将黄疸区分为“黄疸”、“谷疸”、“女劳疸”、“酒疸”,“黑疸”等五种,提出了治疗法则及方剂,主张。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热在里,当下之”等等。为后世医家治疗黄疸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原则,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特别在治疗用药方面,仲景补《内经》之不足,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方药,如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等,更为后世医家所推崇。在预后转归方面,张氏认为。“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后剧为难治。”“疸而渴者,其疸难治。疸而不渴者,其疸可治”。为后世进一步研讨本病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隋唐宋元时期,诸医立说,学术争鸣深化,补充了黄疸的理、法、方、药。隋唐宋元时期,许多医家宗《内经》之经旨,尊前人之已论,对黄疸的病因病机及症候分类,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论述。如隋代医家巢元方在其所著《诸病源候论》中设黄疸之专论,根据黄疸的病因不同,症状所异,将其区分为二十八候,在病因方面更为具体地指出。。凡诸疽病,皆由饮食过度,醉酒劳伤,脾胃有瘀热所致……。。在证候分类方面,首次提出“阴黄”这一型别,并创“急黄”之新说,认为急黄所病,为热毒所加”、“卒然发黄,心满气喘,命在倾刻,故云急黄也。。指出了急黄发病之迅速,病情之严重,为后世诊治本病提出了重要的理论根据。 、
  唐代孙思邈在其所著《千金方》一书中,提出了疸有五种的说法,将黄汗易黑疸列为五疸之一,认为。黄汗者,身体四肢微肿,胸满不渴,汗出如黄柏汁,由大汗出,卒入水中所致。。并提出黄汗宜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方治之及各类治疗方剂3l首,并附针法,灸法,丰富了治疗本病之方法。孙氏将黄汗列入五疸之一之说,虽为欠妥,然其对症因所述,却为后世诊治黄汗及鉴别黄疸与黄汗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至宋代,朱肱基于《内经》及仲景对黄疸的理论,提出了瘀血致黄与湿热致黄症状之异,如《活人书。疸病证治》篇云;。病人寒湿在里不散,热蓄于脾胃,腠理不开,瘀热与宿谷相搏,郁蒸不消化,故发黄。然发黄与瘀血,外证与脉俱相似,但小便不利为黄,小便自利为瘀血。要之发黄之人,心脾蕴积,发热引饮,脉必浮滑而紧数,若瘀血证即如狂,大便必黑,此为异耳。。然朱氏虽详论了二者脉证之不同,而对其治疗之别却乏详述。金元时期,诸医各抒己见,展开了学术争鸣,为黄疸的病因病机更填新说,推动了
  辨证论治的进一步发展。金。成无己认为黄疸有湿盛和热盛之异,其在《伤寒明理论》中说:。湿家之黄,身黄如烟熏黄,虽黄而色暗不明,至于热盛之黄,必身黄如橘子色,甚者勃勃出染著衣,正黄如柏汁,是其正黄色也”。刘河间认为黄疸的发生主要由于。怫热在表,燥而无汗,湿热在里,气甚不得散越于外”而致。《河间六书》倡火热致疸之说,创血虚萎黄之论,认为。“大抵凡诸黄者有二。一则湿热气郁而黄……或病血液衰,则虚。燥热太甚,而身面萎黄者,犹亢旱而草木萎黄也”。朱丹溪则主张,。疸不分其五,同是湿热。。而且认为。用茵陈之药过剂,乃成阴证,身目俱黄,皮肤冷,心下疼,眼涩不开,自利。
茵陈附子干姜汤。。(《丹溪治法心要.疸》),指出了用苦寒之剂,可致黄疸由阳黄转为阴黄,使病情更为复杂。治疗上并强调了。但利小便为先。(《丹溪心法。疸病证治》)。元代罗天益著《卫生宝鉴》,进一步把阳黄与阴黄的辨证论治系统化了。关于阳黄,罗氏指出.。身热,不大便,发黄者,治用仲景茵陈蒿汤。身热大便如常,小便不利而发黄者,治用茵陈五苓散。身热大小便如常而发黄者,治用仲景栀子柏皮汤加茵陈。。关于阴黄,罗氏认为。皮肤凉又烦热,欲卧水中,喘呕,脉沉细迟无力而发黄者,治用茵陈四逆汤……\此论对黄疸病的辨证论治起到了提纲挈领,执简御繁的作用。所有这些,丰富了祖国医学黄疸的内容,亦为明清以来,系统地认识黄疸开辟了新途径。
  三、明清时期,对黄疸的认识渐臻完善,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法、方、药。至明清时期,对黄疸的认识趋向完善与系统化,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如明代医家张景岳集前人之大成,补前人之未备,在其所著《景岳全书.黄疸》中不仅详论了阳黄阴黄的病因证治,并提出。胆黄”这一病名,认为。胆伤则胆气败,而胆液泄,故为此证。。进一步明确地指出胆汁外溢,不循常道为黄疽发病之机理。在黄疸的治疗方面,赞成《卫生宝鉴》将黄疸分为阴阳两大证的主张,谓;“黄疸大法,古有五疸之辨,……虽其名目如此,然总不出阴阳证。大都阳证多实,阴证多虚,虚实弗失,得其要矣。”清代,沈金鳌所著《沈氏尊生书。诸疸源流》提出。。又有天行疫疠,以致发黄者,俗谓之瘟黄,杀人最急”.认识了黄疸俱有传染性,而对黄疸的辨证论治亦渐趋完备。如程国彭《医学新悟.发黄》云,“湿热俱盛,则发身黄……而寒湿亦令人发黄。,并进一步沦述了二者症状有别。尤为重要的是,对于瘀血发黄的治疗,提出了“祛瘀生新,而黄自退。之主张,较宋.朱肱之论更进一步。再如《临证指南医案.疸》曾云;。阳黄之作,湿从火化,瘀热在里,胆热液泄,与胃之浊气共并,上不得越,下不得泄,薰蒸遏郁,浸于肺则身目俱黄,热流膀胱,溺色为之变赤,黄如橘子色,阳主明,治在胃。阴黄之作,湿从寒化,脾阳不能化热,胆液为湿所阻,渍于脾,浸淫肌肉,溢于皮肤,色如薰黄,阴主晦,治在脾。。此论述之精辟,切中病机,治疗之关键,明确指出了由于黄疸病机不同,治疗亦当脾胃有所偏重.在预后转归方面,《医宗金鉴》则作了说明。。疸过十日而反
剧,色若烟薰目晦青,喘满渴烦如啖蒜,面黧汗冷及天行。为疸证死证。由此可见,明清时期对黄疸的认识日趋系统和完善,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范围}
  本篇讨论黄疸之范围,包括历代医家所论多种疸证,但均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特征,若身黄或小便黄而目不黄(如虚黄、黄汗等)不属本篇讨论之范围。现代医学的急性传染性肝炎、胆道疾患,溶血性黄疸、钩端螺旋体病等发黄者,均可参考本篇进行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
  黄疸的病因有内外两个方面,外因多由感受时邪,饮食失节所致,内因多和脾胃虚寒,内伤不足有关,然内外二因又互为因果,互相联系,兹分述如下。
  一、时邪外袭
  (一)湿热或疫毒之邪外袭:感受外界暑湿、湿热或疫毒,若邪由表及里,或直中于里,郁遏不达,困阻中焦,脾胃运化失常,湿热薰蒸不能泄越,使肝失疏泄,胆汁外溢,外浸肌肤,上染睛目,下流膀胱,致身黄、目黄、小便黄。若挟疫毒之邪伤人,则发病急骤,且多具传染性,热毒炽盛,迫使胆汁不循常道而致黄疸,伤及营血,内陷心包,则可出现出血或神昏诸症,此证称曰。急黄。或。瘟黄”。
  (二)寒湿入侵;素体阳虚者,外感寒湿或感受湿邪,湿从寒化,阻遏中焦,肝胆气机不畅,胆液外泄,而致黄疸。如《伤寒沦。太阳篇》曰。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
  二、饮食不节
  饮食无度,不洁、或饥饱失常,或嗜酒过度,或嗜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脾失健运,不能化生,输布水谷精微,反酿湿浊,困阻气机,郁而化热,薰蒸肝胆,胆汁外溢乃发黄疸。如《金匮要略》黄疸病篇云;。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身体尽黄,曰谷疸。。宋《圣济总录。黄疸门》说;“大率多因酒食过度,水谷相并,积于脾胃,复为风湿所搏,热气郁蒸,所以发为黄疸”。
  三、脾胃虚寒
  素体脾胃虚弱,或劳倦过度,或病后脾阳受损,津液失其运化及敷布,聚而成湿,’湿从寒化,寒湿阻滞中焦,胆液被阻,溢于肌肤而发黄疸,故《类证治裁。黄疸》篇说:。阴黄系脾脏寒湿不运,与胆液浸淫,外渍肌肉,则发而为黄”。
  四、积聚转化
  积聚日久不消,瘀血阻滞胆道,胆汁外溢而产生黄疸。或黄疸缠绵不愈,湿邪阻滞气机,气滞血瘀,亦可出现多种瘀血症状。如《张氏医通.杂门》指出;“有瘀血发黄,大便必黑,肤胁有块或胀,脉沉或弦,脉稍实而不甚弱者,桃核承气汤,下尽黑物贝.退”。 ’
  综上所述,引起本病的原因较多,每多兼湿而为患,《金匮要略.黄疸病》谓。。黄家所得,从湿得之”。后世有。无湿不成疸”之说。常见病因有湿热、寒湿,或湿热兼疫毒等,可见湿邪是产生黄疸之病机关键。由于湿邪阻滞中焦,胆液排泄失常,不循常道,外溢肌肤而发黄疸。若湿热蕴结者谓之阳黄,兼有热毒内伏者谓之急黄,若寒湿阻滞,谓之阴黄。从黄疸之病变脏腑看,则主要责之脾胃肝胆的功能失调,且病变在肝胆,但往往由脾胃而涉及盱胆。脾主运化,其性喜燥恶湿,为阴土,胃主受纳,腐熟,其性喜湿而恶燥,为阳土,二者同居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故湿邪(湿热、寒湿)外袭,饮食不节(洁),嗜酒劳倦内伤,均可致脾胃受损。湿浊中阻或热化,或寒化,阻遏气机,脾气不升;则肝气郁结不能疏泄,胃气不降,则胆汁输送排泄失常,致胆汁外溢而发黄疸。故前人尝谓。脾胃不病则无湿,肝胆不病则不黄。
  另外,黄疸的产生,与病人的体质有密切关系。致病因素虽有寒热之不同,然人体脏腑阴阳也有偏盛偏衰之别。一般而言,病于湿热疫毒,酒食失节者,多发生于肝胆素有伏火之人,热阻脾胃,酿生湿热,困遏中焦,薰蒸肝胆,肝失疏泄,胆汁外溢而发黄疸,其色从阳热之性,鲜明如橘,若热毒炽盛,内犯营血,易引起肌肤发斑或出血,重则内陷心包,可出现谵语昏迷之重证,若阳热之邪不甚,而湿邪偏重,困遏脾胃,可兼见腹胀纳呆,头重身困等症。病于寒湿者,多发生于素体脾胃虚寒,或劳伤久病脾阳虚衰,或阳黄迁延失治误治,阳气受损之人,寒湿郁滞,胆汁被阻,外溢肌肤而发黄疸,寒湿为阴邪,其色从阴寒之性,晦暗如烟薰。
  总之,阳黄和阴黄的不同点在于。阳黄之人,阳盛热重,平素胃火偏旺,湿从热化致湿热为患。由于湿和热并不相等,各有所偏,故病机上有热重于湿,或湿重于热之别。火热之极为毒,热毒壅盛,邪入营血内陷心包,发为急黄,阴黄之人,阴盛寒重,平素脾阳不足,湿从寒化,致寒湿为患。
  [类证鉴别]
  黄疸应与萎黄、黄汗相鉴别。
  萎黄是皮肤黄而干萎无泽的一种病证。金.刘完素《河间六书》形容其为。犹亢旱而草木痿黄也”,常伴眩晕,心悸等症。而目睛与小便均不黄,这是与黄疸最根本的鉴别点。其病机为脾胃虚弱,气血亏耗不能荣养肌肤而致。

  黄汗以汗出色黄如柏汁染衣为临床特征,《金匮要略。水气篇》指出。。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及。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驰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可见黄汗虽汗出色黄然目不黄,故不属黄疸之范畴。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一)把握主症:此乃诊治黄疸之关键。黄疸的主症为身黄、目黄、小便黄,尤以目黄为其特征。往往两目先黄,继而遍及全身,或黄如橘色鲜明,或黄如烟薰而暗,多伴食欲不振,恶心,心中懊侬,体倦乏力,小便不利等症状。临床上根据黄疸色泽、病史,兼证以区别阴黄,阳黄与急黄。
  (二)审慎鉴别。黄疸以两目黄染为特征。故检查时必须在自然光线下进行,应与球结膜下脂肪斑相区别:黄疸之黄分布均匀,遍及整个眼白,而后者分布是散在性的,略突出,多聚于巩膜内眦。
  (三)辨析病性。由于病因病机之异,临床症状则可大致分为三种不同类型;黄疸黄色鲜明如橘,发热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心中懊侬,恶心呕吐,舌苔黄腻、脉弦数为湿热交蒸所致,属于热证、实证、阳证,若热毒内陷,发病迅速,出现神昏发斑等症,属急黄,若黄色晦暗,食少纳呆,脘腹胀,神疲畏寒,舌淡苔白腻,脉濡缓为寒湿滞留所致,为寒证、虚证、阴证。
  (四)详究转归:黄疸病早发现,及时治疗,其预后尚好。若误治或失治则病情迁延不愈,预后多不良。一般黄疸消退在三星期左右,若经久不愈,病情反剧,则可转为它证,治疗较难。故治疗要切中病机,审因论治。若阳黄迁延或过用苦寒药,损伤脾阳,正虚邪恋,可转化为阴黄,如阴黄过用温燥药,伤阴化燥,或重感外邪,湿热内蒸,亦可转为阳黄,但此和前者不同,属虚中挟实,寒热错杂。
  二、治疗原则
  黄疸为湿邪为患,故治疗大法应为化湿邪,利小便,使邪有出路。故《金匮要略。黄疸病》云:“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临床上可根据寒热虚实之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祛湿之法。若病属湿热当清热利湿,若病属寒湿当温中化湿,阳黄者偏治在胃,清胃利湿阳黄阴黄急黄鉴别表
┏━━━━┳━━━━┳━━━━━━━━┳━━━━━━━━━━━━━━━━━━━━━┳━━━━━━━┓
┃ 病名 ┃ 病因 ┃ 病 机 ┃ 证候特征 ┃ 预 后 ┃
┣━━━━╋━━━━╋━━━━━━━━╋━━━━━━━━━━━━━━━━━━━━━╋━━━━━━━┫
┃ 阳黄 ┃ 湿热 ┃ 湿热中阻,胆 ┃ 黄色鲜明如橘色,伴口干发热,小便短赤, ┃ 治疗及时, ┃
┃ ┃ ┃ 汁外溢 ┃ 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弦数 ┃ 预后良好 ┃
┣━━━━╋━━━━╋━━━━━━━━╋━━━━━━━━━━━━━━━━━━━━━╋━━━━━━━┫
┃ 急黄 ┃ 热毒 ┃ 热毒内迫,胆 ┃ 黄色如金,发病迅速,伴神昏,谵语,衄 ┃ 病情凶险, ┃
┃ ┃ ┃ 汁外溢 ┃ 血,便血,肌肤瘀斑,舌质红绛,苔黄燥 ┃ 预后多不良 ┃
┣━━━━╋━━━━╋━━━━━━━━╋━━━━━━━━━━━━━━━━━━━━━╋━━━━━━━┫
┃ 阴黄 ┃ 寒湿 ┃ 寒湿阻滞,胆 ┃ 黄色晦暗如烟熏,伴脘闷腹胀、畏寒、神 ┃ 病情缠绵, ┃
┃ ┃ ┃ 汁不循常道 ┃ 疲、口淡不渴、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或  ┃ 不易速愈 ┃
┃ ┃ ┃ ┃ 沉迟 ┃ ┃
┗━━━━┻━━━━┻━━━━━━━━┻━━━━━━━━━━━━━━━━━━━━━┻━━━━━━━┛

为主,阴黄者,偏治在脾,健脾温中利湿为主。若兼表证,又当发汗解表利湿,腹胀不大便,里实热证者,又当通利大便以泄湿热,若热毒炽盛之急黄又当清热解毒,凉营开窍。总之,必须正确应用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原则,恰当地运用祛湿之法,同时注意和胃舒肝,使气机调达,湿邪可祛,黄疸可退。但和胃不得过用甘温补脾,舒肝不可过用辛燥理气,以防助热伤津。疸病初期宜利忌补,久病宜补慎利,或攻补兼施。正如《医门法律.黄瘅》云;“黄疸得之外感者,误用补法,是谓实实,得之内伤者,误用攻法,是谓虚虚。。
  三、证治分类
  (一)阳黄 。
  1.热重于湿 .
  症状及分析;
  身目俱黄,黄色鲜明一一湿热交蒸,胆汁外溢。
  发热口渴,小便短少黄赤一一湿热内盛,热耗津液,邪蕴膀胱,气化不利.
  腹胀便秘一一湿热郁结,腑气不通。
  心中懊侬,口干而苦,恶心欲吐一一湿热熏蒸,胃浊、胆汁上逆。
  舌苔黄腻,脉眩数一一肝胆湿热之征。
  治法,
  清热利湿,佐以泻下。 .
  方药。 . .
  茵陈蒿汤加味。
  (1)方解。
  茵陈乙栀子清热利胆,祛湿清热,大黄泄热通瘀,荡涤热结。
  (2)加减.
  本方加茯苓、猪苓,滑石等渗湿之品,以助湿热从小便而去。
  若腹部胀满,可加郁金、川楝子、青皮、疏肝理气.
  若恶心呕吐,加橘皮、竹茹以降逆止呕。
  恶热甚,苔黄厚者,加黄柏、黄芩以助清热燥湿之力.
  若兼心烦失眠、衄血者,可酌加赤芍、丹皮凉血止血。
  若便通热减,舌苔渐化,可加用健脾化湿之品,如白术,茯苓等,并酌减苦寒清热之药,以防脾阳损伤而转为阴黄。
   2.湿重于热 、
  症状及分析。
  身目俱黄一一湿遏热伏,胆汁外溢。
  其色不如热重者鲜明一一湿重于热,湿为阴邪。
  头重身困一--湿阻清阳。
  胸脘痞满,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便溏一一湿浊困阻脾胃,纳运失常,升降失司。
  舌苔厚腻微黄一一湿邪不化兼有热象。
  脉弦滑或濡缓一一湿邪内阻之征。 .

  治法. ’ .
  利湿化浊,佐以清热。 。
  方药。 。
  茵陈五苓散为主方。
  (1)方解,
  猪苓,茯苓,泽泻甘淡渗湿,
  白术、桂枝健脾祛湿,通阳化气,
  茵陈清热利湿退黄。
  (2)加减:
  治疗本证,可在上方基础上加藿香、蔻仁、佩兰等芳香化浊之品,以宣利气机而湿浊。
  若兼表证者,宜先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以解表清热利湿。
  若湿热交蒸较甚,可加用栀子柏皮汤以增强泄热利湿之功。
  若兼呕逆者,乃因胃浊上逆,宜酌加半夏橘皮降逆止呕。
  若兼食滞不化,而大便尚通者加枳实,神曲等消食和胃。
  若腹胀较甚,加大腹皮,木香行气消胀。
  变证;
  在病变过程中如见阳明热盛,灼伤津液,积滞成实,大便不通,宜用大黄硝石汤泻热去实,急下存阴。
  若湿热并重者,宜用甘露消毒丹以祛湿清热。
  (二)急黄
  症状及分析。
  发病迅速,身目均黄,其色如金,高热烦渴一一湿热毒盛,胆汁外溢。
  胁痛腹痛一一热毒炽盛,气机失畅。
  神昏谵语一一热毒内陷,扰乱心神。
  衄血、便血,出现瘀斑一一热毒迫血妄行。
  舌质红绛,苔黄而燥,脉弦数或细数一一热盛伤津。
  治法。
   清热解毒,凉血开窍。
  方药。
   犀角散为主方 ’
  (1)方解; .
  犀角、黄连、栀子、升麻凉血解毒,茵陈清热利湿退黄。
  (2)加减。
  可酌加生地、丹皮、元参、石斛等药,以增强清热凉血之力。
  若神昏谵语,可酌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以凉营开窍。
  若衄血、便血或瘀斑者,可加黑地榆,侧柏叶等凉血止血之品。
  若小便短赤不利,或出现腹水者j可加木通,白茅根、车前子等清热利尿之品。
  若舌质红绛苔黄厚、腹胀不大便,狂躁不安,为气分热毒炽盛,可用栀子金花汤清

热解毒。
   (三)阴黄
  症状及分析。
  身目俱黄、黄色晦暗,或如烟熏一一寒湿阻滞,胆汁不循常道。
  呆脘闷,腹胀大便不实,口淡不渴一一湿困中土,脾阳不振,运化失健。
  神疲畏寒一一阳气虚弱,气血不足。
  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或沉迟一一阳虚湿浊不化。
  治法.
  健脾和胃,温化寒湿。
  方药。
  茵陈术附汤为主方。
  ㈣方解.
   茵陈、附子寒热并用,以温化寒湿退黄,干姜、白术、甘草健脾温中以化湿.
  o)加减.
  可酌加茯苓,泽泻,郁金、川朴等行气利湿之品。
  若腹胀苔厚者,去白术、甘草,加苍术、厚朴以燥湿消胀。
  若皮肤瘙痒者,加秦艽、地肤子以祛风止痒。
黄疸辨证论治简表
┏━━━━━━━┳━━━━━━━━━━━━━━━━━━━━━┳━━━━━━━┳━━━━━━━┳━━━━━━┓
┃ 分 类 ┃ 症 状 ┃ 病机 ┃ 治法 ┃ 主方 ┃
┣━━━┳━━━╋━━━━━━━━━━━━━━━━━━━━━╋━━━━━━━╋━━━━━━━╋━━━━━━┫
┃ ┃热重 ┃ 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小便短 ┃湿热熏蒸, ┃清热利湿, ┃.酋陈蒿汤 ┃
┃ ┃ ┃ 少黄赤,腹胀便秘,心中懊侬,口干而苦, ┃胆汁外溢 ┃佐以泻下 ┃ ┃
┃ 阳 ┃于湿 ┃ ┃ ┃ ┃ ┃
┃ ┃ ┃ 恶心欲吐,舌苔黄腻,脉弦数 ┃ ┃ ┃ ┃
┃ ┣━━━╋━━━━━━━━━━━━━━━━━━━━━╋━━━━━━━╋━━━━━━━╋━━━━━━┫
┃ 黄 ┃湿重 ┃ 身目俱黄,其色不如热重于湿者鲜明,头 ┃湿遏热伏, ┃利湿化浊, ┃茵陈五苓散 ┃
┃ ┃于热 ┃ 重身困,胸脘痞满,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胆汁外溢 ┃佐以清热 ┃ ┃
┃ ┃ ┃ 腹胀便溏,舌苔厚腻微黄,脉弦滑或濡缓 ┃ ┃ ┃ ┃
┣━━━┻━━━╋━━━━━━━━━━━━━━━━━━━━━╋━━━━━━━╋━━━━━━━╋━━━━━━┫
┃ 急黄 ┃ 发病迅速,身目均黄,其色如金,高热烦 ┃ 湿热毒盛, ┃ 清热解毒, ┃ 犀角散 ┃
┃ ┃ 渴,胁痛胀满,神昏谵语,衄血,便血或 ┃ 内扰心神, ┃ 凉血开窍 ┃ ┃
┃ ┃ 肌衄,瘀斑,舌质红绛,苔黄燥,脉弦数, ┃ 迫血妄行 ┃ ┃ ┃
┃ ┃ 或细数 ┃ ┃ ┃ ┃
┣━━━━━━━╋━━━━━━━━━━━━━━━━━━━━━┫ ┣━━━━━━━╋━━━━━━┫
┃ 阴黄 ┃ 身目俱黄,黄色晦暗,或如烟熏,腹胀大 ┃ 寒湿阻滞, ┃健脾和胃, ┃茵陈术附汤 ┃
┃ ┃ 便不实,口淡不渴,神疲畏寒,舌质淡, ┃ 脾阳不振 ┃温化寒湿 ┃ ┃
┃ ┃ 苔白腻,脉濡缓或沉迟 ┃ ┃ ┃ ┃
┗━━━━━━━┻━━━━━━━━━━━━━━━━━━━━━┻━━━━━━━┻━━━━━━━┻━━━━━━┛
  变证。
  若兼木郁脾虚,肝脾失调,症见脘腹胀满,胁肋隐痛:不思饮食,肢体困倦,大便时秘时溏,脉弦细者,治宜疏肝扶脾,配服逍遥散。
  若兼胁下症积胀痛,固定不移,肤色暗黄舌质暗红,脉弦细,属气血两虚,浊邪瘀阻脉络,可用硝石矾石散,以祛湿浊,化瘀软坚。 .
  若黄疸日久,气滞血瘀,兼见症块,胸胁刺痛,拒按,宜服鳖甲煎丸,活血化瘀。
  若脾胃虚寒,腹胀纳呆,倦怠乏力者,可配服香砂六君子汤以健脾和胃。
  四、其它治法

  (一.)验万:
  1.茵陈60克,大枣18个浓煎,每日一剂早晚服,并吃枣。
  2.大青叶30克,水煎服,连服15曰左右。
  3.小蓟根60克,水煎服,连服10日左右。
  4.茵陈15--30克,板兰根30克,胆草15克,水煎服,连服15日左右.以上验方均适用于阳黄证。 、
  (二)通关法;
  1.瓜蒂、丁香、赤小豆各七枚为末,吹少许入鼻,少时黄水流出,隔日一次,用于阴黄。
  (三)外用法.
  茵陈蒿一把,生姜一块,捣烂,擦于胸前四肢,以治黄疸。
  (四)针灸。 。
  黄疸者可针刺章门、太冲、脾俞、肝俞、劳宫、脊中等穴,若尝卧,四肢倦怠者.可灸手五里,左取右,右取左.
  (预防与护理}
  一,预防
  (一)加强体质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
  (二)起居有节,勿妄作劳,顺应时令,避触秽浊之气。
  (三)饮食有节,勿嗜酒,勿进食不洁之品及恣食辛热肥甘.
  二、护理
  (一)对于黄疸病人,饮食宜清淡。
  (二)本病一旦发现,应隔离治疗,并对其食具,用具加以消毒,将其排泄物(如涕、痰、尿、粪、呕吐物等)深埋或用漂白粉消毒。
  (三)经用药治疗后,黄疸消退,不可骤然停药,根据病情,适当地继服药一段时间,以免复发。
  (四)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
  (结语]
  黄疸为临床常见病之一,历代医家对其较为重视,论述颇多,以阴阳为纲,进行辨证论治。病因主要系外感时邪,饮食不节,脾胃虚寒或内伤不足,但其关键为湿所患,病变脏腑在肝胆,但多涉及脾胃,导致胆汁不循常道而发病。一般说来,阳黄属实热外感者多,病程短,病势急,黄色鲜明,印黄属寒属虚,病程较长,病情缠绵,黄色晦暗,急黄多为热毒所犯,发病迅速,病情凶险,可出现神志及出血症状。在治疗上阳黄宜清热利湿,阴黄宜温化寒湿,急黄宜清热解毒,凉营透窍。一般来说阳黄热盛者,其黄易退,湿盛者,病情易迁延。阴黄则病情尤为缠绵。故临证时,还需根据症情表里虚实之不同,湿与热邪之消长,阳黄阴黄之转化而相应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