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高考和中考分数公布之后,各种形式的喜报就会随处可见,并且不少学校做起了文字游戏,为了争得几个第一,他们集大家智慧,精心制造出几项自己相对较强的统计指标,大张旗鼓地宣传,以混淆视听,于是在同一个地区,不同的学校,他们的成绩好象都是本地区第一,看后让人哭笑不得。 这种可以理解,看似正常,人们也已习惯了的宣传,其实它正好说明了当下我们的教育是一种缺少良知的教育。学校培养出了一个状元或几名高分的学生,真的能代表学校的办学水平吗?知情的人都知道,不少学校,特别是高中,他们从招生开始,为了抢夺优质学生,不择手段,不惜代价。他们可以没钱改善办学条件,也可以没钱培训教师,但在招生问题上非常慷慨,为了一名高分学生,他们可以一次拿出几万元来奖励。这些“有效”的措施,很明显,就是为了招到几十个能为学校撑门面的学生。学生入学后,学校把招到的优生集中在一个或几个班,美其名曰,奥赛班或特奥班,再把学校里的好教师安排在这些班里任教,学校的“身家姓命”全都押在了他们身上,其它的所谓的平行班的学生就不会有多少人放在心上了。在这种非常严重的功利化思想统领下,全校上下都在为优生而忧,哪有心情思考教育应该做些什么?哪有时间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哪有精力面向全体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大批学生反而成了少数学生的陪衬,他们生活在压抑、无奈、空虚、焦虑的情绪之中,有的因茫然而中途退学,有的因苦闷而寻求寄托。我不知道,当人们正在为了自己学校的几个高分学生而洋洋自得、沾沾自喜、挥旗高呼的时候,背下里有多少人正在痛着、骂着! 有位专家讲得好,他说,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应该符合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首先是有教育良知,其次是有教育理想,三是有教育智慧。他把教育良知放在首要位置,就是强调,教育理想和智慧必须建立在教育良知的基础之上。那么,怎样才能做一名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呢? 我只想用一个事实,给大家一个提醒。2009年湖北高考上一本线的比例只有7·7%,这个比例的分母是参加高考人数,如果分母是小学入学人数的话,可能只有3%左右,还97%的学生中,或者是高考的失败者,或者没有机会参加高考。而我们的教育现在在做什么?天天在为这3%的学生想办法,伤脑筋。学校教育,庭教育都是一个腔调——考好大学,找好工作,获得高层次享受,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想明白,对于一个省来说,每年高考上一本线的人数是相对稳定的,只能有那么多的学生是幸运的,无论学生怎么努力,总会有绝大部分学生被淘汰。所以,我们教育的主体对象应该是这些绝大多数不能进入好大学的学生。真正有良知的教育,只能是对这绝大多数学生给予高度关注的教育。在现阶段,高中因为社会压力,可能还没有人那么超脱,但是我们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教育,应该追问教育的真正使命是什么,应该回归人生的逻辑起点来思考和研究我们的工作,把我们对教育的爱具体到每一名学生,努力做一名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