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情的道德教育

 江山携手 2015-11-18

爱情的道德教育

——学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领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开放,现在的孩子,他们看到的、听到的、读到的关于情爱方面的东西越来越经常,再加上孩子生理发育提速这个现实,让很多孩子过早地陷入了情感的困绕之中,有的不能自拔、有的甚至做出遗恨终身的事情,对自己、对他人都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而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大多数学校在这个方面都是采用一种冷处理的办法,淡化、回避是主导思想,基本上没有主动地研究和工作。如果我们站在学校教育之外看我们的学校教育,那么我认为这是学校教育的失职而导致的。

人最应该珍惜的是生命,学校应该把生命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其中对爱情这种特殊情感的教育,又是生命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我们都知道,“爱情、婚姻、家庭”是一个正常人一生都要认真对待的事情,这是影响我们生命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拥有美好的爱情、美满的婚姻、和睦的家庭,可以让人的精神丰富而高贵、精力旺盛而集中,进而可以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可是,在人的一生中最容易出问题的也在这个方面,并且问题的根源首先是爱情方面出了问题,这个问题的根源又是人们对爱情的无知。因此,这个责任在很大程度上讲应该由学校教育的不作为来担负。

我们要知道,爱情产生于生理需要,所以爱情是以异性为对象的,没有生理需要的柏拉图式的爱情是不存在的。小孩子在生理发育过程中对异性的好感就是从生理需求开始的,接着他就会有个选择,他不会对任何一个异性都会有好感,这时就是一种叫审美情感的在起作用。他会在异性中找到自己感觉好的,能给自己留下好印象的人确定为自己喜欢的人。就学生,特别是初中学生来说,他们所说的爱情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至于责任和义务,婚姻和家庭他们根本不会去考虑,其实也没这个能力来思考。所以,学校教育就应该承担起这方面知识、观念的教育。我以为我们应该有一个比较系统的内容体系。

1、把爱情的话题正常化。现在我国的学校教育都在回避爱情的话题,学校教育活动中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学校教师对爱情教育方面的知识可以说是“无知”的,结果让“爱情”在学校成为一个非常敏感的东西,谁也不愿意去理会。而现实这个东西是存在的,存在就是合理的,回避只能让问题变得糟糕。

2、把生理的知识教到位。初中学生在学习生物这门课时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但一般都教得不落实,因为考试试题也回避,教师教得也勉强,学生学的时候也不好意思。其实正正规规的讲,明明白白的学,才是应该的。这是人的生命原理,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生理现象对人来说不可能回避,与其模模糊糊,让学生有一种神秘感,到不如明明白白,给学生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

3、把爱情的道德讲清楚。真正的爱情是会自觉地受道德约束的,没有道德约束的异性感情不可能是爱情。一方面爱情的发展过程是需要道德情感的。比如:两个的的志趣是否相同,一个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在家务家,另一个大学水平,在搞研究。这样的两个人不可能有爱情。另一方面爱情必须要有义务感和责任感。这是爱情道德教育的一个重点内容,中学生他们根本不懂得,家庭的义务和责任在学生这个年龄是没有概念的,就需要学校教育。三是爱情的社会道德约束性,也就是爱情的现实存在基础,也应该让学生知道。从现实来讲,毕竟爱情绝不能只是两个人的事情,那种只顾自己爱情而不考虑社会现实的悲剧也是很多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