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总局关于广告绝对化用语的答复

 工商法规 2015-11-19

广告绝对化用语的列举

一、国家工商总局办公厅在2010125日给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的《关于上海世博会品牌赞助企业在宣传中使用“指定”“唯一”等称谓的答复意见》(办函字【201051号)中提及:“一、根据《广告法》禁止使用绝对化用语、我局《关于停止发布含有乱评比、乱排序等内容广告的内容》(工商广字【1999247号)等有关规定,应禁止广告中使用“唯一”、“指定”等用语。”
   
二、《医疗器械广告审查发布标准》第十条第(七)项:第十条 医疗器械广告中有关适用范围和功效等内容的宣传应当科学准确,不得出现下列情形:
  (七)含有“安全”、“无毒副作用”、“无效退款”、“无依赖”、“保险公司承保”等承诺性用语,含有“唯一”、“精确”、“最新技术”、“最先进科学”、“国家级产品”、“填补国内空白”等绝对化或排他性的用语;(下略)

 

广告绝对化用语的答复

关于“顶级”两字在广告语中是否属于“最高级”用语问题的答复

工商广字[1996]380

颁布时间: 1996-11-26发文单位:工商总局

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你局《关于“顶级”两字在广告语中是否属“最高级”、“最佳”等用语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广告法》第七条第2款规定,广告不得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绝对化用语。“顶级”两字,是与上述用语含义相同的表示,属于绝对化用语,故适用前款规定。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极品”两字在广告语中是否属于“最高级”、“最佳”等用语问题的答复

(工商广字[1997]207号)

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你局《关于“极品”两字在广告语中是否属于“最高级”、“最佳”等用语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广告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广告不得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绝对化用语。“极品”两字,与上述用语含义相同,属于绝对化用语,故适用上述规定。
                    一九九七年八月八日

高露洁广告使用绝对化用语被认定为违法

国际在线报道:北京市广告监测中心第二季度报告显示,“高露洁”牙膏广告因宣称100%安全、100%有效”的绝对化用语被认定为违法。

就这则使用绝对化用语的广告,博雅公关广州公司的总经理金英表示,在接到媒体的询问之后,她亦尝试与高露洁公司负责广告事务的相关负责人取得联系,但没有成功,同时也没有接到该公司相关的信息,所以暂时无法就此事作答。

据了解,如果一则广告在某个省份或地区被查处,将引发其他兄弟省份相关行政部门对此广告的关注,亦可能同时令其他地区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加大对该广告的监测。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就对记者表示,虽然目前尚未接到该局广告处就高露洁广告反馈过来的消息,但通常某个广告在其他地区被查处,都会使他们对这则广告加强关注。这也意味着,这则高露洁广告在北京被认定为违法后,亦可能令其他省份和城市的工商部门加大对其的监测。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关于立即停止发布含有“第一品牌”等内容广告的通知

(工商广字[1997]第22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近来,广告中使用“第一品牌”等内容的现象较多,甚至出现同一行业、同一类商品有两个以上“第一品牌”的现象。此类广告宣传,影响了公平竞争环境的形成,社会各界反映强烈。

  “第一品牌”等广告用语,是与“最佳”含义相同的绝对化用语。无论其称号以何种形式、程序产生,均不得在广告中使用。

  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凡在广告中继续使用“第一品牌”等广告用语的,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均应按违反《广告法》第七条第二款予以处理 。

1997916

广告要禁止绝对化用语

2003527

国家的《广告法》中明确提出了五项立法宗旨和目的。一、规范广告活动。二、促进广告业的健康发展。三、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四、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五、发挥广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作用。根据“五项”精神,对广告内容、广告内容真实性、广告禁止用语等作出要求。

对广告内容的基本要求
      广告应当真实、合法,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广告内容应当有利于人民的身心健康,促进商品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利益。
      对广告内容真实性的基本要求:1.广告所介绍的商品或者服务是真实的、客观存在的。2.广告内容能够被科学的依据所证实。3.广告内容与实际相一致。商品或者服务的基本构成要素,如性能、质量、价格、产地、生产者、有效期、允诺等必须真实,不得夸张。4.广告在表现上运用的艺术夸张手法,应当能被公众接受和认可,不得使人产生误解。
                   广告要禁止绝对化用语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布实施的有关规定,禁止在广告中使用绝对化用语。诸如所谓“国家级”“最高级”“顶级”“最佳”“最新创造”“最新发明”“最新科学”“最先进科学”“最高科学”“最新技术”“最高技术”“最先进制法”“最进步制法”“最先进加工工艺”“纯天然制品”“极品”“第一品牌”以及“极品酒”“极品香烟”“国家级新药”“药之王”“包治百病”“无副作用”等用语。
       这一类绝对化用语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广告法》《化妆品广告管理办法》《食品广告暂行规定》《药品广告审查标准》《兽药广告审查标准》《医疗器械广告审查标准》的有关规定。

 

最高级用语广告的认定处罚及相关思考

20101125,福州市晋安区工商局执法人员在福州南方化工城内巡查时,发现一面含有“做中国最好的油漆”内容的某品牌油漆广告。该广告是否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七条第二款第(三)项所禁止的最高级用语广告,执法人员对此存在争议。
    第一种观点认为:不宜认定为最高级用语广告。理由:“做中国最好的油漆”这句广告用语“一语双关”,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企业宣传自己生产的油漆是中国最好的;另一种是企业只是在宣传自己的奋斗目标,即今后要生产出中国最好的油漆,并没有说现在生产的油漆已经是中国最好的。如果按前一种理解,毫无疑问是违法的广告用语;如果按后一种理解,则不是违法的广告用语。在广告用语含义不明确的情况下,不宜认定为最高级用语广告。
       第二种观点认为:可以认定为最高级用语广告。理由:即使这句广告用语只是在宣传企业的奋斗目标,仍然也是违法的。当人们将“做中国最好的油漆”理解为这种油漆是目前中国最好的油漆时,就有可能产生误认误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其它同类企业的合法权益。《广告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广告不得有下列情形:……(三)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因此,只要广告中使用了最高级用语,无论该用语是否存在多种含义,均属于违法的广告用语。
      笔者倾向第二种观点。
      当前,工商部门在广告监管中发现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直接使用最高级广告用语的情形逐渐减少,但试图规避法律规定、打“擦边球”的现象则日益增多,花样层出不穷。除了前文所述的“做最×的……”之外,类似的广告用语还有不少:
      一、使用“打造最×的……”字样,如某网站称“打造最全面最优质的创业平台”。“打造”的释义(根据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下同)为“比喻创造或造就”。如前所述,不论该网站是在宣传自己是最全面最优质的创业平台,还是在宣传自己的奋斗目标,都属于使用最高级广告用语。
      二、使用“顶级”字样,如某银行在广告中称“为贵宾客户提供顶级医疗增值服务”。19961126日,国家工商局下发的《关于“顶级”两字在广告语中是否属于“最高级”等用语问题的答复》(工商广字[1996]380号)指出:“《广告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广告不得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绝对化用语。‘顶级’两字,是与上述用语含义相同的表示,属于绝对化用语。”
      三、使用“极品”字样,如某茶叶公司在广告中称“喝极品绿茶,保健康长寿”。199788日,国家工商局下发的《关于“极品”两字在广告语中是否属于“最高级”、“最佳”等用语问题的答复》(工商广字[1997]207号)指出:“《广告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广告不得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绝对化用语。‘极品’两字,与上述用语含义相同,属于绝对化用语。”
       四、使用“第一品牌”字样,如某电子邮箱自称“全球邮箱第一品牌”。1997916日,国家工商局下发的《关于立即停止发布含有“第一品牌”等内容广告的通知》(工商广字[1997]225号)指出:“‘第一品牌’等广告用语,是与‘最佳’含义相同的绝对化用语。无论其称号以何种形式、程序产生,均不得在广告中使用。”
      五、使用“最×的……之一”字样,如某房产中介自称“福建省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房地产代理公司之一”。目前,广告中使用最高级用语、并在后面加“之一”的现象较多。笔者认为,此类广告用语在本质上与最高级用语无异,而且该提法本身在语法上即存在问题。“最”的释义为“表示某种属性超过所有同类的人或事物”,因此不可能同时存在两个以上同类的“最×”的人或事物。
       六、使用“领先”、“顶峰”、“巅峰”、“登峰造极”、“唯我独尊”等字样,如某净水器广告称“三大核心技术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某房地产项目广告称“风光无限在顶峰”,某汽车广告称“已跨越了豪华车的巅峰”,某智能手机广告称“登峰造极之作”,某笔记本电脑广告称“市场争霸,唯我独尊”。笔者认为,工商部门在判定某广告用语是否与最高级用语含义相同时,可以参考相关权威的工具书,如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领先”的释义为“比喻水平、成绩等处于最前列”,“顶峰”的释义为“比喻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最高点”,“巅峰”的释义为“顶峰”,“登峰造极”的释义为“比喻达到顶峰”,“唯我独尊”的释义为“认为只有自己最了不起”。因此,上述广告用语均与最高级用语含义相同。
       最高级用语广告影响了公平竞争环境的形成,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工商部门应当依照《广告法》第三十九条之规定予以处罚,即“责令负有责任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停止发布、公开更正,没收广告费用,并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停止其广告业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在实际办案中,这样的处罚相对于当事人从违法广告中获取的利润而言,简直就是九牛一毛。有的最高级用语广告的载体只是一张纸,如我们常见的经营者在店内贴着用大张纸手写的“全市最低价”,此类违法行为即使按照广告费用的五倍来罚款,也只有区区的十几元,不仅有损于法律权威和执法威信,而且浪费执法资源。因此,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修订《广告法》时,能够借鉴《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做法,将罚则规定为“广告费用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一万元以上的,并处广告费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这样才能震慑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让他们重视规范自身的广告行为,更好地促进广告业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广告法》中未赋予工商部门对发布违法广告(包括最高级用语广告)的相关广告物品、经营工具设备、经营款等采取查封、扣押行政强制措施的权利。众所周知,上述措施可以有效地制止违法广告的蔓延和发展,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广告行为的社会危害后果。因此,建议修订《广告法》时补充这方面的内容,并规定若当事人擅自销毁、转移被查封的涉案物品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福州市晋安区工商局法制科 郑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