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季乃补肾旺季 如何补肾最有效?

 阿春网事 2015-11-20

由于我们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往往会导致我们出现一些肾虚的现象,而冬季可是养肾补肾的好时节,所以各位抓紧时间补起来吧!但是,真的是每个人都需要补肾吗?是不是随便吃点补品就行了?冬季补肾究竟要吃些啥?快和大公健康一起学学吧。

\

  为啥冬季补肾最好?

  冬天正是补肾的好时节。“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祖国医学认为,肾主藏精,肾中精气为生命之源,是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生长、发育、衰老以及免疫力、抗病力的强弱与肾中精气盛衰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冬季进补是以肾为中心的,通过适当的补肾、养肾,使肾精更为充盈,来年身体更好,更少得病,这体现了中医未病先防的思想。

  原解放军第155医院主任医师李剑明博士介绍,中医学认为,燥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秋季,五行属金,五味属辛,五脏属肺,秋季养生,一要养收,二要养肺。秋季易伤肺气,肺主皮毛,肺气虚则卫外不足、毛发不固。肺为娇脏,性喜润而恶燥,燥邪犯肺,因秋燥伤阴,津液亏损,故无液以下济于大肠,而使大便干结难解。秋季常见各种“干”,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皮肤干甚至皲裂等症,“咳”也是常见病,如经常有咳嗽、支气管哮喘、鼻炎等唿吸系统问题。此外,胃肠道功能紊乱,容易脱发,也是秋季常见病。

  冬季则五行属水,五味属咸,五脏属肾,冬季养生,一要养藏,二要养肾。冬季是闭藏季节,人体生理上也处于藏精的最佳时刻,而藏精是肾脏最主要的功能之一 。李剑明指出,肾喜温,而冬季气候寒冷,故要给肾以温补。这个季节,需要吃一些温热的食物,要少吃凉拌菜,避免对胃形成刺激。

 补肾不是“百利而无一害”

  中医传统文化深入民心,老百姓往往认为养生必定依靠中医,服用补药就是最好的强身健体方法,而补药中最好的是补肾药,因为肾是根本。所以某些人以为:中青年人事业繁重、工作疲劳、身体虚弱而需要补肾;老年人肾气本虚,更应该补肾;就连上学的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也来到亚健康门诊,述说自己的孩子气色不佳、身体虚弱、眼泡浮肿、眼眶发黑,担心孩子肾虚,也请求大夫开具补药……似乎男女老少均该补肾。尤其是有“肾无实证”的说法,换言讲就是肾只有虚证,怎样补都不错。总之,补肾是“百利而无一害,人人皆宜”。然而,补肾真是百利而无一害吗?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就是脏腑阴阳平衡,这种阴阳的平衡被打破,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在维系健康的过程中,中医就是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采取去其多余,补其不足。所以,如果您肾虚,那么可以补肾,如果您不是肾虚,您就不需要补肾。那么,乱补肾会产生哪些危害呢?

  1、破坏体内阴阳平衡

  补肾药要么补阴,要么补阳,正常人长期服用后会破坏这种平衡,引发疾病。可能出现口干舌燥、心烦、起痘等上火的表现,也可能出现食欲下降、舌苔厚、便秘等问题。

  2、容易用错药,加重病情

  肾虚简单可以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二者的临床表现和发病机理是不同的,所以补肾的时候首先要分清楚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如果是肾阴虚却用了补肾壮阳的药,就像火上浇油;如果是肾阳虚却用了滋补肾阴的药,就像雪上加霜,不仅治不了病,还会加重病情。


冬季如何补肾最有效呢?

  1、温肾填精

  适当摄入营养丰富、热量高、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羊肉,可以补虚益肾、提高免疫力,是冬季很好的补品;可以食用药膳调理,如羊肉200克,鲜山药250克,水煎,待肉烂熟,食肉饮汤,可以补脾益肾;也可食用温性水果,如大枣、桂圆等,可补血、益肾、填精。

  2、果蔬补体

  冬季气候干燥,应注意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如白菜、白萝卜、胡萝卜、豆芽、油菜、苹果、橘子等,还要多吃富含钙、铁、钠、钾的食物,如虾米、虾皮、芝麻酱、猪肝、香蕉等。

  3、运脾进补

  冬季气温骤降,脾受寒困,运化功能不能很好地发挥,故冬季食疗应以补阳运脾为主。“虚则补之,寒则温之”,温补脾阳,多吃温性运脾食物,如粳米、莲子、芡实等,或食鳝鱼、鲤鱼、带鱼、虾等水产品。

4、早睡晚起 三暖为要

  古人主张“早卧迟起”。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所以冬季作息时间应“早睡晚起”,起床的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之后。因为早睡可以保养人体阳气,而迟起可养人体阴气,日出后起床能躲避严寒。睡觉时不要贪暖蒙头。因为被窝里的空气少氧混浊,人在缺氧的环境中睡觉易胸闷、恶心或从睡梦中惊醒、出虚汗,第二天会感到疲劳。

  根据五行学说冬季属水,为一年中气候最为寒冷的季节,在滴水成冰、严寒彻骨的气候环境下,机体的御寒能力下降。此时人体的头、背、腰腹、足等部位,作为人体与外界沟通交流的主要通道,对气温的变化尤为敏感,若防护不当,很容易遭受风寒的侵袭。而且头、腰腹、背部、足部皮下储存有大量的免疫细胞,寒冷刺激由此入内,将会抑制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致病。因此冬季养生保健必须避寒就温,敛阳护阴,做到头暖、背暖、腰腹暖和足暖。俗话说“天天戴棉帽,胜过穿棉袄。”

  所谓“虚人最怕脑后风”。冬日要“三暖”。一谓头暖。头部暴露受寒冷刺激,血管会收缩,头部肌肉会紧张,易引起头痛、感冒,甚至会造成肠胃不适等。二谓背暖。寒冷的刺激可通过背部的穴位影响局部肌肉或传入内脏,危害健康。除了引起腰酸背痛外,背部受凉还可通过颈椎、腰椎影响上下肢肌肉及关节、内脏,促发各种不适。三谓脚暖。一旦脚部受寒,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唿吸道黏膜内的毛细血管收缩,纤毛摆动减慢,抵抗力下降,病毒、细菌乘虚而入,使人感冒。

  5、饮食宜温热松软 增苦少咸

  寒气内应肾。冬季肾既要维持冬季热量支出,又要为来年贮存能量,所以要多吃些有热量的动物性食品和豆类,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狗肉、羊肉、鹅肉、鸭肉、大豆、核桃、栗子、木耳、芝麻、红薯、萝卜等均是冬季适宜食物。黏硬、生冷的食物多属阴,冬季吃这类食物易损伤脾胃。而食物过热易损伤食道,进入肠胃后,又容易引起体内积热而致病;食物过寒,容易刺激脾胃血管,使血流不畅影响其他脏腑的血液循环,因此,冬季饮食宜温热松软。

  冬天肾的功能偏旺,如果再多吃一些咸味食品,肾气会更旺,从而极大地伤害心脏。因此冬天要少食咸的,以防肾水过旺;多吃些苦味食物,以补益心脏,增强肾脏功能,像槟榔、橘子、猪肝、羊肝、大头菜、莴苣、醋、茶等。

  6、辨证食疗

  冬季要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食疗。比如糖尿病患者,可用淮山药、葛根粉等作为食疗,但忌用含糖较多的食物。若血脂过高或有动脉硬化、冠心病、胆囊炎、痛风等疾病,则不可食用高蛋白、高脂肪、多糖分的食品,如甲鱼、动物内脏等,进食这类食品可能会使病情加重。


冬季补肾吃什么?

  1、吃白果

  出现了肾虚的现象,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吃一些白果,白果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而且对于治疗肾虚效果不错。

  白果又称银杏,对遗精者宜蒸熟、炒熟或煨熟食用。白果“补气养心,益肾滋阴”。

  2、泥鳅

  泥鳅含优质蛋白质、钙、维生素B1、烟酸、脂肪、磷、铁、维生素A等。其味甘,性平,有补中益气、养肾生精功效。

  如果肾虚,那么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吃泥鳅,泥鳅对于治疗肾虚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对于男性身体特别好。对调节性功能有较好的作用。成年男子常食泥鳅可补肾滋补强身。


 3、枸杞

  枸杞性平,味甘,具有补肾养肝、益精明目、壮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寿延年等功用。

  肾虚的人,食用枸杞效果很好,枸杞具有补肾养肝的功效,多吃枸杞还可延年益寿,缓解长期的腰痛。

  经常吃枸杞也是不错的选择,枸杞含有极其丰富的营养价值,我们经常食用还能够有效的缓解肾虚的现象。尤其是中年女性肾虚之人,食之最宜。

  4、动物肝脏

  中医学有“以脏养脏”的说法,动物肝脏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以及多种维生素,具有补肾益精的功效。

  5、吃虾

  虾富含有极其丰富的蛋白质、脂类、矿物质等营养物质,而且虾肉的提取物中含有增强免疫力的物质,因此多吃虾具有补肾、排毒的功效。

  6、黑豆

  黑豆被古人誉为肾之谷,味甘性平,不仅形状像肾,还有补肾强身、活血利水、解毒、润肤的功效,特别适合肾虚患者。(本文综合自健康时报、三九养生堂、央视健康之路、北京晚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