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 日 食 闻 《柿子+酸奶=毒?》 近日一条微博引起众议:“家里有孩子的注意了,现在是柿子上市的季节,虽然很好吃,但是千万不要和酸奶、海鲜、酒一起吃。刚发生一件真事,一个小女孩吃完柿子,又喝了酸奶,结果不到半个小时就中毒死了……” 对此,北京农职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副教授黄广学表示,近几年,伴随着网络社交媒体普及和移动互联网发展,各种网络谣言呈爆炸式传播。继樱桃生蛆、吃荔枝会得手足口病之后,柿子也不幸中招。他解释说,柿子中含有大量鞣酸,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涩”,而酸奶含有蛋白质、钙,一同超量食用后会产生鞣酸钙,会干扰、妨碍人体均衡营养吸收,也就是不好消化。同样,柿子与海鲜、酒等食物一起吃,也是一样的道理。但北京人吃柿子都讲究把生柿子漤熟了再吃,也就是脱涩。只要正常食用,没有问题。 小编点评:柿子味道虽美,可不要贪吃哦~ 《喝酒真的能御寒吗》 “酒越饮越暖,水越喝越寒。”不少酒友振振有词:“喝酒能产生热量,冬季喝酒能帮助人抵御严寒。”然而日前,中国科协在其官方平台“辟谣”:饮酒能暖身其实是认识误区,事实是“饮酒御寒寒更寒”。 专家指出,喝酒后感到身体热乎是因为酒精能刺激身体表面的毛细血管,使血管膨胀,血液加速流动。“热血”流向皮肤会产生暖融融的感觉。在酒精的刺激下,人体肝脏等诸器官储存的血液也会流向身体表面,人自然会感到体表发热。 然而这只是暂时现象,受酒精刺激,血管不能及时收缩防止血液向外传输热量,当身体的热量大量丢失后,人会感到更冷。 专家建议,冬季每天的饮酒量最好在50g以下,白酒最好控制在30g左右。 小编点评:冬季最好的御寒方法是适当增加有营养的食物,多穿衣物,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冬季最佳的锻炼时间一般是在上午9点以后,太阳出来,气温回暖之时。 《植物油做饭会致癌?专家辟谣》 11月7日,英国德蒙特福德大学生物分析化学与化学病理学教授马丁·格罗特维尔德及其团队研究发现,玉米油、葵花籽油等普通植物油加热时会产生大量醛类化合物,这类物质可能会导致癌症、心脏病、认知功能障碍等多种疾病。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接受采访时表示,该研究结果并不意味着要将这类油赶出厨房,它们虽然不适合油炸,但适合做炖煮菜,日常炒菜时也可以,只是一定要控制油温,温度便超过200℃,不仅会破坏食物营养成分,而且是产生致癌物的关键原因!还会招来脂肪的热分解和氧化聚合等有害物,对身体非常不利。 小编点评:油不能不吃,可千万别等锅冒烟了才放入食材! (此文系美食杰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此文系美食杰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