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心态的8个标准

 虹72 2015-11-23


健康心态的8个标准

 


      人们通常认为心理平衡就代表着心理的健康,其实这种认识是个误区。心理健康并不是一种平衡与适应的状态,它是心理两极中的中间位置。 

通常人们把适应理解为对周围环境的顺从,把平衡理解为内心无冲突。其实这二者都不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如果说“平衡”就是健康,那么一个满足现状,没有追求,不思进取的人,内部就很平衡,因为他不会有挫折感,也没有冲突,但这不能算是心理健康。 

如果说“适应”就是健康,那么现在社会上有的人见人说人话,逢鬼说鬼话,左右逢源,上下讨好,这种人也不能算是心理健康。其实,这两种人只能叫做没有灵魂的躯壳,或者叫做有教养的市侩。 

心理健康需要内外兼顾,所谓兼顾内外:是指对外,要人际关系良好,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对内,生活与精神的基本需要能获得满足,心理机能正常。只有行为符合外界的规范,又能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才是一个正常的心理健康人。 

心理健康其实是一种人生态度。心理健康的人,以积极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周围的事物。怎样才能算心理健康呢?不妨来看看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符合心理健康的八项标准: 

1.要有生活的安全感,因为安全感是人最基本的需要。 

2.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不做超越自己能力的工作。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挫折感。 

4.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丰富自己的生活。 

5.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6.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以便更新知识结构,少走弯路,以取得更多的成功。 

7.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愉快的情绪必须释放,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但不能发泄过分,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于身心健康无益。 

8.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但不能妨碍他人利益,不能损害团体利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