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庆的民间美食,你知道吗?

 铭深 2015-11-23

点击“重庆美食”免费订阅关注。

说起重庆的美食,很多人只知道介绍重庆的火锅、小面、串串香、酸辣粉……但事实上,有很多隐藏在重庆的民间美食被我们忽略了!今天,主页菌就带大家看看这些美食长什么样~


黔江凉拌米豆腐


米豆腐除了重庆和贵州,其他地方很少有。

要吃上正宗的米豆腐,你至少得耐心的等待2天。


制作工艺

大米需要提前浸泡12小时以上,

然后用石磨成米浆,

加水倒入锅中用文火熬制,

最后加入石灰水不停搅拌,

直至锅里有嘟嘟的泡才能停下,

冷却后就是成形的米豆腐了。


特色

凉拌的米豆腐冰凉有嚼劲,

可以依个人口味添加胡海椒、青椒酱等佐料。

一凉一辣,挑逗着味觉,

就算是炎炎夏日,也是好吃到停不下来的节奏。


合川青草坝萝卜卷


青草坝萝卜卷的制作技艺

在合川青坝村已经传承了200余年,

但现在村里还在制作萝卜卷的,

已经只有少数几户人家。


制作工艺

从地里摘来的萝卜要变成萝卜卷,

需经过选料、清洗、切片、包卷等7个步骤,

全程需要20来天。

萝卜的选材必须个大均匀,

萝卜片与片之间要正好“首尾相连”。


特色

萝卜卷外观圆润独特,两端呈花朵状,

中间缠绕“腰带”似的新鲜腌制的蒜苗丝。

而萝卜卷里则裹着辣椒和花椒腌制的生姜,

吃起来麻、辣、鲜、香,非常爽口!


北碚北泉水磨手工面


北泉水磨手工面源于清朝末期,

已经有近1600多年的历史了

最早名为“水磨面”或“温泉面”。


制作工艺

手工面用一百多年酵母,

取缙云山清泉配小麦第一、第二道特粉,

在经历二十多小时天然发酵后,

再经过和面、做砣、醒面、切条等20多道工序

才能成为细若银丝的空心面条。

目前有韭叶、园条、油酥3大类26个花色品种。


特色

细面的粗细达到1毫米才是标准的北泉水磨手工面

面条虽然细却不会随手势的甩动而断节,

入口滑嫩,吃起来又劲道十足

“吃了北泉面,好运不断线”哦,你来?

渝中九园包子


九园包子起源于上世纪30年代的重庆,

后在主城消失,并于2011年11月再次出现。


制作工艺

九园包子制作工艺有严格的标准

馅儿由五花肉、冬笋、干贝等加调料制而成;

和核桃仁、蜜枣、瓜条、猪板油等制成甜馅。

酱肉、素菜包重量均为1.5两(馅0.7,皮0.8)一个,

前胛肉和五花肉比例必须是7:3

和面时加入牛奶,增加面皮洁白度

因此它的口味和视觉都与普通包子与众不同。


特色

精致的制作让九园包子皮薄馅满,

松泡爽口,味鲜美、香甜。

绝对的是重庆小吃的老字号,

只有真正的老重庆人才知道。


大足邮亭鲫鱼


到重庆观赏大足石刻的人,

一定要到大足县邮亭镇的邮亭鲫一条街

品尝在当地大有名气的特色美食--“邮亭鲫鱼”。


制作工艺

鲫鱼烹制时先入锅干煎成两面黄,

然后下汤煮熟,等火锅内鲫鱼烧熟得时候,

将整条鲫鱼取出放入食盘内,

再随心意放入花生、榨菜等小调料伴着吃。


特色

先煎后煮的鲫鱼味鲜美肉细嫩

辅之小调料花生的脆香、榨菜的醇香

均在口中迸发出来,味道一流。

还不尽兴的话,再来几款毛肚,喝点小酒,

美酒配佳肴,是一场不醉不归的欢乐宴。


奉节竹园盬(gǔ)子鸡


由奉节竹园镇的乡间民窑烧制的特有盬来制作,

是奉节县世代相传的传统美食。


制作工艺

它以高山松柴熏制的老腊肉和农家土鸡,

再辅以陈年“大头菜”用特制盬子汽蒸4个小时而成。

整个过程,食材全靠盬子小孔的蒸汽汽熟。


特色

汽熟的鸡肉和腊肉不油腻

形态仍然保持著原樣,

吃到嘴里却已烂熟。

肉质鲜嫩,汤醇味美,

让人入味七分,回味三分。

喜欢大口吃肉,豪爽不羁的朋友们,走起!


彭水郁山擀酥饼


'郁山擀酥饼'于清朝嘉庆年间创制,

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制作工艺

酥饼选用上等的饴糖、芝麻、黄豆等20余种材料组成

按照极简精准的比例搭配,

经过制酥、制馅和烘烤等10道工序制成


特色

手工精制而成,

制成的酥饼香、甜、酥、脆,味美而纯真,

属于纯天然的健康食品。

这样传统的手工美味,你想错过?


涪陵油醪糟


涪陵油醪糟早年是民间接待客人的饭前饮品,

客人进家,主人就煮一碗油醪糟让客人享用。


制作工艺

用糯米制成醪糟坯,下油锅,

加芝麻、桔饼、核桃仁、

油酥花生仁、蜜枣、白糖等稍煎

然后放入沸开水中煮沸即成。


特色

选料时,糯米要颗粒饱满,

蒸煮火候恰当不老不嫩,发酵不迟不早。

这样的油醪糟才香甜,油而不腻。

再去涪陵,不要只知道买榨菜了,

先来一碗油醪糟噻!


松溉盐白菜


不要小瞧松溉盐白菜哦,

它的制作历史可以上溯到清初,

是四川、重庆、武汉等地,

馈赠亲友的地方特色食品。


制作工艺

以每年立春前10天左右采摘的黄秧白为原料。

经洗净、破兜、浸泡、除残、压榨后,

拌上食盐和中药配料,加进少许花椒,

然后一层腌好的白菜铺一层粉碎的豆豉,

送入发酵仓内发酵。

密封1年后……

盐白菜方才取出清洗、晾干、包装,


特色

盐白菜吸入豆豉酱香味后,封得越久越香,

把它煮到肉片汤、酸菜鱼的里,

汤浓郁鲜美而回味无穷,味道霸道惨!


郁山鸡豆花


由郁山镇馨苑酒楼创制

因原材料母鸡肉、蛋,形、色均如豆花而得名


制作工艺

鸡豆花选用优质母鸡鸡脯肉、蛋清、油,

将鸡脯肉制成浆状,

取蛋清,放入适量优质淀粉,加辅料,

再放入适量的纯净鸡肉汤,清水调匀,

煮熟后再配以适量鸡肉汤制成


特色

鸡豆花色泽晶莹,清香鲜嫩,入口即化,

保留了母鸡肉、蛋品的营养,原汁原味

具有开胃养胃去火的功效,老少咸宜。

夏天怕上火的小伙伴,

一起去吃郁山鸡豆花哦!


重庆的民间美食就是这么多!崽儿妹子些,还等撒子嘛?赶快抽个空约起自己的亲朋好友一起去吃个遍撒~

文整理于重庆共青团| 版权归原有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