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3 偏头痛

 解脱之道图书馆 2015-11-23
23    偏头痛


    偏头痛是因风火痰浊或风寒入侵,或恼怒紧张,或肝阳上扰,致使经络痹阻,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于头部,以反复发作,或左或右,来去突然的剧烈头痛为主要表现的痛病类疾病。相当于“血管神经性头痛”。

    23.1   诊断依据

    23.1.1   头痛部位多在头部一侧额颞、前额、巅顶或左或右辗转发作。头痛的性质多为跳痛、刺痛、胀痛、昏痛、隐痛,或头痛如裂等。头痛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分钟、数小时、数日,也有持续数周者。

    23.1.2   隐袭起病,逐渐加重或反复发作。

    23.1.3   应查血常规,测血压,必要时作腰穿、骨穿、脑电图,有条件时作经颅多普勒、CT、MRI等检查,以明确头痛的病因,排除器质性疾病。

    23.2   证候分类

    23.2.1   肝阳上亢:  头痛而胀,或抽掣而痛,痛时常有烘热,面红目赤,耳鸣如蝉,心烦口干。舌质红,舌苔薄黄,脉弦。

    23.2.2   痰浊上扰: 头痛而重,或兼目眩。胸闷脘胀,恶心食少,痰多黏白。舌苔白腻,脉弦滑。

    23.2.3   瘀阻脑络:  头痛反复,经久不愈,痛处固定,痛如锥刺。舌紫暗或有瘀斑,舌苔薄白,脉细弦或细涩。

    23.2.4   气血亏虚: 头痛绵绵,两目畏光, 午后更甚,神疲乏力,面色   白,心悸寐少。舌淡, 舌苔薄,脉弱。

    23.2.5   肝肾阴虚:  头痛眩晕,时轻时重,视物模糊,五心烦热,口干,腰酸腿软。舌质红,少苔,脉细弦。

    23.3   治疗方案

    23.3.1   辨证施治

    23.3.1.1   肝阳上亢证: 平肝潜阳,取百会、风池、悬颅、行间等穴,均用泻法。

    23.3.1.2   痰浊上扰证: 化痰降浊,取百会、印堂、中脘、丰隆等穴,均用泻法。

    23.3.1.3   瘀阻脑络证: 化瘀通络,取阿是穴、合谷、血海、三阴交等穴,均用泻法。

    23.3.1.4   气血亏虚证: 补益气血,取百会、上星、足三里、三阴交等穴,均用泻法。

    23.3.1.5   肝肾阴虚证: 补益肝肾,取百会、三阴交、太溪、太冲等穴,均用补法。

    23.3.2   其他疗法

    23.3.2.1   电针: 按头痛部位结合经络辨证取穴,用断续波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23.3.2.2   耳针:  取皮质下、额、枕、颞、肝、肾、神门等穴,间歇运针,也可在敏感点埋针或埋王不留行籽。

    23.3.2.3   手针: 根据头痛部位选取前头点、头顶点、偏头点或后头点,强刺激。

    23.3.2.4   刺络拔罐: 取腰1~骶4夹脊为主穴,风池、太阳、阳白为配穴,叩打至少量出血,后加拔火罐。

    23.3.2.5   穴位注射:  取风池、天柱、阳白、攒竹(患侧,根据疼痛部位选之),常用当归注射液,也可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或10%葡萄糖注射液等穴位注射。

    23.3.2.6   穴位埋线:  取太阳、头维、印堂、风池、天应、曲池、合谷、足三里等穴,每次选用2 ~3个穴位。

    23.4   注意事项

    23.4.1   应注意与颅脑实质性病变相鉴别,尤其是病程短,症状呈进行性加重者。

    23.4.2   饮食,入睡,起床等日常生活必须规律化,调整饮食,忌辛辣刺激之品,如酒、咖啡、浓茶等,避免在周末或休假日对进食与睡眠规律做较大的改动。

    23.5   疗效评定

    23.5.1   治愈: 头痛消失,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正常。

    23.5.2   好转: 头痛减轻,发作时间缩短或周期延长,实验室检查指标有改善。

    23.5.3   未愈: 头痛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等无变化。

    23.6   病名注释

    本病证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第4条,第29款;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第1.1条,第40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