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知识 | 腊八节粥飘香,专家建议“对症喝粥”

 声乐馆925 2015-11-25

昨天是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传统的腊八节,按照传统习俗,在这一天要喝腊八粥。网络上腊八粥的“粥谱”纷繁复杂,甚至还有“南北之分”,事实上,可以根据个人体质,“私人定制”一碗长期食用,在寒冷的冬季,DIY一碗属于自己的腊八粥长期食用,既能暖身又能养生。

根据传统,腊八粥的基本材料包括:大米、小麦、玉米、红枣、莲子、薏仁米、花生、桂圆肉、各种豆类(红豆、绿豆、黄豆、黑豆、赤小豆等)等,对于上班族和不少学生族来说,要把这些全部“集齐”显然有些费劲,可以任选几样。这些熬粥用的原料,基本上都没有经过研磨加工,谷类表层所含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和膳食纤维都会全部保留下来,避免了营养物质的流失。

中医专家张根教授建议,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畏寒、大便稀的脾胃虚寒者,腊八粥里最好不要放绿豆、芸豆、荞麦、燕麦等寒凉、易伤脾胃的食材,而应多放糯米、红豆、桂圆和大枣,以健脾补气、温暖肠胃和驱寒;对于腰膝酸软、听力减退、气短、手脚冰凉的肾虚者,做腊八粥应首选核桃仁、栗子、小米、黑豆;消化不良者的腊八粥可以考虑少放黄豆、黑豆等,因为它们消化起来的确有点辛苦。可以放点暖身的糯米,多加点养胃的糙米。淀粉豆类和养生食材在烹调之前要充分浸泡,煮后就会更加柔软,容易消化。


糖尿病人的腊八粥则相反,可不加入糯米和白米及糖。宜用燕麦、大麦来增加粘稠感,同时要放一半以上的豆子,以便帮助控制血糖上升速度。减肥者的腊八粥重在咀嚼口感和饱腹感,也要少加糯米和白米这种太容易消化的配料,不加糖。要多加皮比较厚的淀粉豆类,比如各种芸豆、红小豆等,让粥的质地软而不烂。

网络上,五花八门的“粥谱”让人无从下手,有网友建议只需记住一个老中医的顺口溜即可“对症喝粥”:若要皮肤好,粥里放红枣;若要不失眠,粥里添白莲;腰酸肾气虚,煮粥放板栗;心虚气不足,粥加桂圆肉;头昏多汗症,粥里加薏仁;润肺又止咳,粥里加百合;乌发又补肾,粥加核桃仁;若要降血压,煮粥加荷叶;健脾助消化,煮粥添山楂;梦多又健忘,粥里加蛋黄。

转自科普中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