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们这一被子!】李白杜甫的山东往事

 qaz9018 2015-11-25


驴友走遍天下


古今中外,凡是强盛开放的时代,都鼓励年轻人出门壮游,背包客、自助游、青年旅社、驴友联盟,其实都不新鲜。凡是萎靡保守的时代,只知道让年轻人死读书、读死书。


身处强汉的司马迁,要是没有年轻时候的壮游经历,读一万本书都没用,《史记》还是一个字都写不出来。同样,身处盛唐的李白、杜甫,怎么可能没有年轻时候的“行万里路”?




【李白】好客山东欢迎您!


李白,据说出生在唐朝中亚的碎叶城,年幼时跟父亲到四川江油寓居。十几岁的光景,他就出山了,先是到湖北安陆一带,娶了媳妇生了孩子。然后,又去长安晃荡了几年。


就这么东游西荡,有一阵子,李白居然跑到山东东鲁一带住下了,小家庭也安置在这里。


“好客山东欢迎您!”李白,也没把自己当外人。当然,酒不能停。


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兰陵美酒郁金香


“兰陵美酒郁金香”,兰陵,在今天山东枣庄一带。有人说,兰陵和枣庄,这两个名字之间的雅俗差距,相距一千光年。大诗兄就笑笑,不说话——你别急。这不,去年,山东省苍山县,正式更名“兰陵县”。这世上明眼人多得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谁不会呀?至于古代的兰陵是不是真的就在那里,再说。总之,“抢注”一个先!


言归正传。《客中行》这首诗,28个字,其实只有“兰陵”两个字提到了地名,其余26个字,全部都是在讲喝酒——谁让人家李太白是酒仙呢?“美酒郁金香”,“玉碗琥珀光”,色香味俱全。郁金香,应该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那种荷兰郁金香,而是一种香草。把它放在酒里,就像我们今天把细细的姜丝放到黄酒里煮,提味,真会享受。微黄透亮的酒倒进晶莹透亮的白瓷酒碗,嗯~~~骨头酥了、轻了……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这厮酒又喝多了,又开始胡言乱语,提笔在酒店的墙上乱写。


李白是一个游子,不久后又往江南吴地壮游。偶尔酒后清醒,他也会想家,在山东的那个家。他写过《寄东鲁二稚子》这首诗。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

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

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你还知道你有家?你还知道家里的田没人耕种?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小姐弟俩是“留守儿童”,娃娃想爹把泪流。他们整天在想:爸爸去哪儿了?


话虽这么说,李白并没有停止游荡的步伐。总之,李白是个不太顾家的人,是个不太合格的老公和父亲。婆婆妈妈的杜甫,这一点比他强。




【杜甫】泰山:我来了,我看见!


杜甫,其实也曾经年轻过。别看他后来整天絮絮叨叨、窝窝囊囊,狼狈到“头顶锅盖、身披麻袋”的地步。


二十来岁的时候,开元盛世,那是大唐最好的时光,官宦子弟、诗书传家的杜甫,一肚子济世报国的梦想,循着先贤孔孟的脚步,登上了中国儒家的“圣山”——泰山。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气势!


最最牛掰的是,杜甫其实没有一句主观的感慨:啊,伟大啊!啊,我爱你!……统统都没有。只是用白描: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东岳泰山是什么样子?我告诉你:暮春的齐鲁大地,一片草木葱茏、生机勃勃的景象。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老天爷钟爱这篇神奇秀丽的土地,太阳照在高山的阳面,在平原上投下巨大的阴影。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泰山,危乎高哉!白云就在胸前飘荡,飞鸟在眼前箭一般穿越。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大诗兄一句话概括:山高人为峰。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其实,泰山主峰的海拔1500多米,不算太高。那么,泰山为什么出名?首先,泰山的周边都是平原,一山突兀而起,相对海拔十分可观。其次,泰山雄伟,跟一些险峻而瘦削的山峰不同,泰山呈现金字塔的形状,给人一种心理上的厚重感,真个是“稳如泰山”“重如泰山”。第三,泰山地处黄河平原,这是中华文明最早发达的地区,是中国人最早注视的高山。珠穆朗玛峰是高,但是那时候没人见过呀。


泰山早已超越了纯粹自然景观的境界。它就是国家,秦始皇、汉武帝,这样的“大帝”都要去那里封禅,一般的皇帝还HOLD不住。到了后来,泰山比皇帝还厉害,因为“泰山”就是“老丈人”。


孔子,春秋时期的鲁国人,这个国家就在泰山附近。“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作为孔子的忠实信徒,“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种话,不是随便说说的。用拍电影的导演常说的话,这是在“向前辈致敬”呀。



孔庙雪景


说完泰山,我们说说山东。“齐鲁青未了”,山东号称齐鲁大地。齐国和鲁国,气质其实是非常不同的。齐国地处山东半岛,靠近海边,有渔盐之利。这里是姜太公吕尚的封地,而姜太公是智力超群、老谋深算的典范。齐国国民注重实际、头脑灵活,国力在齐桓公、管仲时期达到顶峰。管仲管总理,就是那个时代的“经济沙皇”。


鲁国靠近内陆,境内有山,这里是周公的封地,而周公在历史上就是以忠良厚重闻名的。鲁国的臣民孔子,一辈子讲的就是一个“仁”字。他对管仲是有点看法的,觉得管仲不太讲礼数。同样生在附近邹县的孟子,一辈子讲的是一个“义”字。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齐国人是“智者乐水”,鲁国人是“仁者乐山”。今天的山东人,继承了这两样东西,所以招人喜欢呢。



春秋时期的齐鲁两国




【当李白遇上杜甫】红尘作伴,活得潇洒!


杜甫写完《望岳》十多年后,30多岁的他,在洛阳遇到大他11岁的李白。如果用上世纪九十年代余秋雨老师的笔法来写,应该是这样的: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相遇开始了,这是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天……


不过,大诗兄觉得,很可能是当地一个附庸风雅的兄弟攒了个局,来了十多个认识不认识的人,酒桌上互相抬高吹捧。李白那时候小有名气,杜甫还是——就算暂露头角吧!吃了顿饭,算是认识了,李白带着一批人在河南一带穷游,杜甫无比崇拜地跟着。李白心里其实是有数的,“这帮人里,杜甫这小子今后最有出息”,但是他的性格和年龄摆在那里,得像许文强一样端着。


第二年,他们在山东又见面了。那正是李白把家安在东鲁的时候。杜甫,以前是来过山东的,不是登过泰山嘛。现在故地重游,也算是到李白大哥的地面上了,还不得好好玩玩?


两人在卡拉OK歌厅一起唱:“让我们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对酒当歌唱出心中喜悦,轰轰烈烈把握青春年华……”




总之,这一次玩得很嗨。据说是“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所以,人家说他们是“激情四射”的好朋友,“一被子”的好兄弟。玩了一段时间以后,毕竟要分手,但谁没想到,这将是“一辈子”的永别。



好得如胶似漆


李白写给杜甫的诗很少,能够确认的两首,全是在这次同游后写的:


沙丘城下寄杜甫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杜二甫”,名字里原来有个“二”,学习了。


“高卧沙丘城”,沙丘城就在鲁郡附近,都是山东地界。“思君若汶水”,“秋波落泗水”,汶水和泗水,都是山东一带的古河流。后来黄河泛滥,喜欢鸠占鹊巢一样抢夺别人家的水道,这两条河流也不知道现在过得怎么样,是不是依然安好。


关键的关键,还是要有酒!“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没有了你杜二甫相陪,这山东的兰陵美酒喝得也不尽兴了,卡拉OK唱得也不爽了!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这一首,更是通篇就是酒。“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俺们喝醉后相别有几天啦?一日不见,如何三秋!回想那阵子,俺们可是把琅琊台、大明湖都看遍了。“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石门山是曲阜附近的一座山,俺们什么时候再次相聚石门山,还得喝啊!这李白在山东住了一阵子,口音都变山东味儿了。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虽然我们现在没在一起喝,但是我知道你也一定在喝。来,唱起来:“朋友你今天就要远走,干了这杯酒,忘掉那天涯孤旅的愁,一醉到天尽头~~~”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干杯朋友 田震 - 干杯,田震 (1995-2001 作品全集)


至于杜甫写给李白的诗,那就多了,大诗兄在《李杜笔下杨贵妃》里说过,可以点击底部的“阅读原文”赏读。




喜欢大诗兄,就长按下面的二维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