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稿 | 读《孙光荣释译<中藏经>》——生之本,本于阴阳

 wyfx100 2015-11-26



《中藏经》,又名《华氏中藏经》,相传为华佗所写。后世多认为系伪托之作。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以阴阳为纲,论述了正常的生理规律以及疾病的发生原理及规律,中卷具体论述了一些常见病的病因病机和治法治则,下卷整理了60道治疗疾病的药方。《孙光荣释译<中藏经>》对《中藏经》的考证充分,释译得当,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阅读古典医药著作的方便之门。

《中藏经》第一篇“人法于天地论第一”可以认为是全书的总论,开篇便点出“人法于天地”的概念,人的一切行为必须与天地间的规律相应,否则就会引发各种疾病。那么天地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一种规律,这种规律又是怎样维系天地之间的正常运转的呢?是不是掌握了这种规律就能够避免疾病,对抗疾病了呢?原文说

“人者,上禀天,下委地。阳以辅之,阴以佐之。”

阴阳就是天地运行的根本规律。掌握了阴阳之道,也就掌握了生命之理。《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上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又说“生之本,本于阴阳。”所以“治病必求于本。”古人根据天地之间的变化规律,高度概括出阴阳是生命之本的观念,“阴阳相应,方乃平和”,治疗疾病的准则就是调和阴阳。

疾病的发生,是阴阳失衡所致,而阴阳具体表现就是寒热,因此阴阳相胜造成的疾病表现就是寒热的往来。

“阳不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寒。又上甚则发热,下甚则发寒。皮寒而燥者阳不足,皮热而燥者阴不足。皮寒而寒者阴甚也,皮热而热者阳胜也。”

以此论之,诸病皆由寒热也!寒热成病,则生寒暑火燥湿风之六淫,六淫侵犯不同脏腑,形成脏腑之疾患,本经第二十一至三十二,具体论述了包括肝、胆、心、小肠、脾脏、胃、肺、大肠、肾、膀胱和三焦在内的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因而,不论是哪个脏腑的疾病,其根本治疗准则就是,辩寒热,调阴阳。

仲景《伤寒论》之首方,即是桂枝汤,原文如是说:“太阳中风,阳强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发,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此为风邪袭表,卫强营弱,营卫失和所致的风寒表虚之证。病人只所以出现恶寒发热自汗出的症状,就是因为“阳浮而阴弱”,阴阳失调所致,方用桂枝生姜以辛甘化阳,芍药甘草大枣以酸甘之法养营阴。生姜更具引药达表之,沟通阴阳之功。故,此方就是以阴阳为核心,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古今医案,错综复杂,临证治病更是千头万绪,在面对复杂的病情时,不防追本溯源,回归寒热阴阳之朴素思维以查病情之变化。明代名医喻嘉言曾碰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姓黄的病人,因为房劳之后又得了伤寒,拖了十多天没有看病,突然神昏谵语,四肢厥冷,先请来一位老医生诊了脉说是“四肢厥冷,夹色伤寒,需要急投大热之药以回阳救逆!”于是开了干姜,附子等大热之药。这时候正巧喻嘉言也来了,诊完脉之后极力反对用温阳之法,说“这个病不能补,要泻!”这下周围的人都不高兴了,说:“这手脚都冰凉了,还要泻,您这不是胡说嘛。”于是坚持要跟病人服温热药,这时候喻嘉言拿出纸笔,要立军令状,温则死,寒则生。这时候周围家属都惊呆了,决定相信喻嘉言。于是,喻嘉言就本着绝不自虑吉凶的精神开出了泻下的调胃承气汤,一会儿病人身体开始回暖,于是又开了大柴胡汤,结果只服了一付,病人就痊愈了。最后,喻嘉言写了一篇名为《寓意草》的文章来论述这件事,文章总结道:患者“面黢舌黑”“身如枯柴”这是火热之邪灼伤津液,“则阴以先尽,何阳可回耶?”所以,此时当去热邪,保阴液。此即治病之本于阴阳者也。

“阳始于子前,末于午后,阴始于午后,末于子前,阴阳盛衰,各在其时,更始更末,无有休息,人能从之亦智也。”《素问》中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阴阳寒热的交替运动形成了四季更替,昼夜晨昏,人根据寒热之气的运转而作息就会“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之,则如《中藏经》中所述在天则“应寒不寒,当雨不雨”为“天地之阳厥”。在人则“登高而歌,弃衣而走”为“人之阳厥”。阴厥则类此同推可知。

中医根据四时之变化规律,提出“冬病夏治”等理论,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天地有四时五行,有冷暖动静,它们变化着,表现为风霜雨雪,中国古人据此设计出天干地支来计算时间,又配以二十四节气指导养生。日月星辰的变化,海水的涨退,都遵循一定的时间节律。美国著名医生哈尔贝克教授为研究疾病与时间节律的关系,曾做了30年的试验,在一个固定的生活环境中,把实验者的小便都留下,化验尿中激素的含量,结果发现有明显的7日节律。这位教授就根据这个试验创立了时间生理学,随后又陆续创立了时间病理学、时间药理学、时间治疗学、时间医学,还创办了《时间医学》杂志,为此享誉全世界,被称之为“世界时间医学之父”。其时,在古代中国时间医学早已有之。

《伤寒论》中就有写到“太阳病,头痛至七日而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古代医家还据甲、 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种十天干以定“运”;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地支以定“气”。前人结合五行生克理论,推断每年气候变化与疾病的关系。比如1994年为甲戌年,甲木戌土,为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主人生于此年则容易得脾虚湿聚之证。我们在临证时,亦可根据时运之变化,以作诊断之参考。

《中藏经》中卷,论述了气痹,血痹,肉痹,筋痹,骨痹等痹症,以及诸杂病等的治疗方法。中医从起初的阴病,阳病开始扩展出各种痞证,痰证,痹证等不同证型,又从不同证型中分类出心下痞,中风,伤寒,风温,风热,痴呆,头痛等不同病名,对古代中医继承发展,推动了中国中医的发展,然而,在不断的发展中,我们似乎也发现了一个问题,随着病名的越来越多,疾病的诊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现在,更是出现了中西医病名混用的情况,导致病名越来越多,越分越细。到底是疾病真的越来越多了还是被人为的细化了?如果我们不是不断的创造新病名,是否就不会产生浩如恒河的疾病?基于中医治病求本的思想,中医是否更需要一种简单化的思维?追本穷源,当下的中医,更需要“合”而非“分”的思想。

下卷经孙光荣教授的整理修订,选出了60道古代病方以供学者参考。用方包含祛病延年,杂病,血证,妇人小儿类等8类,凡复方中必有一味药针对主症,其余为辅药,为后世时方提供了范例。例如方中如“治暴喘欲死方”方用大黄一两,牵牛二两,寒热并用,气血同治,阴阳并调的方法,对现代人多寒热错杂的病症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易经 系辞》曰:“阴阳之以配日月”“天地之道,贞观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立天之道,曰阴与阳。”“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莫测谓之神!”万物皆从阴阳而生,何况治病呢?真正高明的医生,就是掌握了阴阳变化的规律,参悟出天地变化的玄机,以此来治病,当然事半功倍,妙手回春!


本文由作者周家程投稿给中医思维平台,转载请联系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