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以学定教”的实践性解读

 江山携手 2015-11-27
对“以学定教”的实践性解读
牛献礼: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曾多次获省、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1999年获全国第四届小学数学评优课一等奖,数百次应邀赴全国各地讲学,深受好评。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学习,有效的教学是围绕着学生的学习展开的,做到“目中有人”、“以学定教”。
一、怎样理解以学定教中的“学”?
“学”应当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学情,二是教学的内容。教学活动始终是师生围绕教学内容开展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教师既需要对学生的学情开展调查,也需要对教学内容作出深入分析,既吃透两头:学情、教材。
1、学情调研
有效的教学一定是有针对性的教学。只有把学生的学研究清楚,把学生学习的障碍与困难研究透彻,并能够准确地分析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以及寻求相应的解决策略,才能在关键处引领学生的思维,教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教学如同挠痒,哪痒挠哪。
解读:在刚刚的课上,为什么将面积的认识与周长作为重点?课前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于面积和周长混淆很厉害。
思考:让学生更早地辨析两者的区别,在辨析、比较中学习。
2、分析教学内容
备课要采取从整体到局部的教学设计方法。
理解教材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千教万教一定要教好教材。
理清教材编排的层次和目标
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
从学生学习数学的整体过程来处理教材
好课——让儿童的学习看得见。
二、以学定教中的“教”要关注什么?
问:知识是教师讲清楚的,还是学生想清楚的??
“教”要站在儿童的立场,立足儿童的现实,促进儿童的发展。
1、激发“火热的思考”
数学思考是数学教学中最有价值的行为,有思考才会有问题,有思考才会有反思,才能真正感悟到数学的本质和价值,才能在创新意识上得到发展。
将“冰冷的美丽”转化为“火热的思考”。
2、在互动对话中引领思维
教师不仅要会“讲授”,而且要会“倾听”。
尽可能地“引出”而不是“堵塞”学生的真实想法,给各种基于思考的观点与想法提供碰撞的机会。
应常常以“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还可以怎么想”等类似启发性话语与学生对话,并注意延迟判断学生的反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