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的教育观、教学法举隅(之一至之九)

 昵称12061330 2015-11-29

孔子的教育观、教学法举隅(之一)

——有教无类,一视同仁

 

张英基

 

摘要:孔子的教育观、教学方法,最为后人称道的,主要包括:“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尊师爱生”、“践行兼顾”、“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诸方面。这在当代依然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与现实价值。

 

关键词:孔子  教育观  教学法  有教无类  一视同仁

 

孔子的教育观、教学方法,最为后人称道的,主要包括:“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尊师爱生”、“践行兼顾”、“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方面。这在当代依然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与现实价值。

据史书记载,孔子一生教育培养了三千多学生。但有名字记录流传的,大约有七十余位。其中有十位,更是孔子最赏识的优秀弟子。他们是:

德行:颜回(字子渊)、闵损(字子骞)、冉耕(字伯牛)、冉雍(字仲弓);

政事:冉求(字子有)、仲由(字子路);

言语:宰予(字子我)、端木赐(字子贡);

文学:卜商(字子夏)、言偃(字子游)。

 

从学生们的年龄及其籍贯看,大致可以推定孔子在三个不同历史时期中,共吸收了三批重要的学生。

 

第一批是孔子30岁到45岁之间所收的早年学生,这批学生比孔子大约要年轻七八岁到十五岁之间。他们大都是在鲁国出生的青年。这批学生有:

仲由(子路,少孔子9岁)鲁人,卞之野人,尝食藜霍,负米百里之外。

颜由(季路,颜回之父)鲁人。

曾点(曾参之父)鲁人。

公冶长(孔子之侄女婿)齐人,曾坐过牢。

孟懿子(鲁国贵族)。

南宫敬叔(鲁国贵族)。

冉耕(伯牛,少孔子7岁,冉雍之叔伯辈)鲁人。

闵损(子骞、少孔子15岁)鲁人,事父母至孝。

 

第二批是孔子4560岁左右,由出仕鲁国到周游列国期间所收的弟子。这批学生年龄大多少孔子三十岁左右,以鲁国和卫国年青人为主。孔子游历列国,停留最长时间是在卫国。孔子说:“鲁卫之政,兄弟也。”这一期间,孔子开始在政治上(51岁为鲁中都宰,54 岁为鲁大司寇,摄行相事)和学术上都取得很大成就,颇有声望,因此得以举荐他的学生出仕于多国,诸如举荐冉求、冉雍为季氏宰,举荐子路为季氏宰及卫国大夫孔悝为邑宰,举荐子贡代表鲁国出使齐、吴、越、晋等国。这批学生有:

冉求(少孔子29岁)鲁人,助季氏聚敛,孔子叫学生“鸣鼓而攻之”。

端木赐(子贡,少孔子31岁)卫人,利口巧辩,善于外交。

冉雍(仲弓,少孔子29岁)鲁人,孔子说:“雍也可使南面”。

颜回(少孔子30岁)鲁人,《论语》称:“回也,屡空”,“贤哉,回也”。

高柴(子羔,少孔子30岁)卫人,《史记》载:“柴也愚,长不盈五尺”。

宰我(前522458),与子贡大抵同年辈,鲁人,利口辩词,与孔子辩三年二丧。孔子斥之为“不仁”。昼寝,孔子斥之为“朽木不可雕”。

商瞿(少孔子29岁)鲁人,孔子传《易》于瞿。

 

第三批是孔子晚年在6070岁之间所收的弟子。孔子游历多国,68岁返鲁定居,专心整理修定六经。所收弟子来自于多国,而多以言语、文学见长。这一时期大多是学问型弟子,得传孔子诗书六艺之学。这批学生有:

卜商(少孔子40岁)卫人,魏文侯师,后世有“子夏之儒”;

曾参(少孔子46岁)卫人,传孝经,后世有“子思之儒”(子思即孔伋,是曾子弟子,孔子之孙);

有若(少孔子43岁)鲁人,又称有子。

言偃(少孔子45岁)吴人,后世有“子游之儒”;

颛孙师(少孔子48岁)陈人,孔子曾说过:“师也过、商也不及”,“师也辟”等,后世有“子张之儒”;

樊迟(少孔子36岁)齐人,问稼,孔子斥之为“小人”;问仁,孔子答以“爱人”。

原宪(少孔子36岁)宋人,隐而不仕。谓:“无财者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若宪,贫也,非病也。”

 

子曰:“有教无类”(1)。

孔子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主张打破一切界限,让所有的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他一手把官学转为私学,将贵族垄断的知识才艺传授给庶民百姓。在他所吸收的学生中,论阶级身份以及资质,都是相当复杂而多元的。他对自己的学生,不分长幼、贫富,不论亲疏、贵贱,均一视同仁。有的学生两代同师,或父子、或叔侄均来求学的,如颜由、颜回父子,曾点、曾参父子,冉耕、冉雍叔侄等;有的学生终生跟随他,如子路、颜渊、子贡等。对优秀的学生,孔子固然赏识喜欢,而对性行顽劣者,他也同样悉心教诲。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2)。

在孔门弟子中,真可谓诸色人等皆有。既有贵族子弟,如:孟懿子、南宫适、司马牛等;又有卑贱贫穷出身的子弟,如:颜回、闵子骞、原宪、曾参、子路、冉耕、冉雍、公冶长等。既有资质高、品行好的学生,如:颜回、子贡、子夏、子游等;又有资质鲁钝的学生,如:高柴、曾参、子路等;还有品德较差的学生,诸如:宰我、冉求、原壤、子张等。孔子莫不尽心教导,循循善诱,一视同仁。

由于孔子倡导“有教无类”,其门下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有,因此便能针对不同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把他们培养成为各色各样具有独特表现的人才。

 

注释:

 

1)《论语·卫灵公》

2)《论语·述而》

2004111

 

孔子的教育观、教学法举隅(之二)

——熟知学生,因材施教

 

张英基

 

摘要:孔子的教育观、教学方法,最为后人称道的,主要包括:“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尊师爱生”、“践行兼顾”、“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诸方面。这在当代依然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与现实价值。

 

关键词:孔子  教育观  教学法  熟知学生  因材施教

 

孔子对自己学生的性格为人、资质才艺,十分了解;对他们的优长与缺点,也非常清楚。孔子在《论语》中,有多处论及孔门弟子的性格特点。诸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1);“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师也过,商也不及”;“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2);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3)。“唯上知与下愚不移”(4),等等。由于孔子熟知自己的教育对象,因此可以针对不同情况,因人、因时、因事、因地而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佳的教育与发展。

孔子对自己的学生,有许多不同的评语。对好学生,固然流露出喜悦之情、有赞赏之辞,但对他们也不乏批评、责备、指斥。例如:他对颜渊,曾多次称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其心三月不违仁”(5)。但又批评他太听老师的话了,这对老师学问的增进,却未必有助益。他说:“不违如愚,于吾言无所不悦,非助我者也。”“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悦)”(6)。

孔子对子路的直率也比较了解,经常批评他行事处世比较鲁莽、戆直。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7)。但又很欣赏子路常常逆其意,敢于批评老师,而使自己能够时刻反省己之过失,因而可以少犯错误。孔子说:“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8)。

孔子对子贡,最欣赏他能言善辩,口材好,反应快。但子贡的缺点,就是骄傲自满,喜欢评论别人短长;显得不够谦厚,稍欠恕道。孔子经常教训他。子贡方(谤)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9)。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10)。

孔子对不同弟子提出的同一个问题:“闻斯行诸?”作了不同的回答。对好胜的子路,孔子要抑制其冒进,则反问:“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而对畏缩胆小的冉有,则要鼓励其勇气,让其大胆地去做,则答曰:“闻斯行之。”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11)。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12)。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13)。

颜渊与子贡同是“问仁”,孔子对颜渊,只需教之以正确的修身之道即可。而针对子贡骄傲自满的弱点,孔子则要提醒他要有“推己及人”之恕道,指出结交“贤师益友”的重要,因为子贡总是看不起别人。

子夏问于孔子曰:“颜回之为人奚若?”子曰:“回之信,贤于丘。”曰:“子贡之为人奚若?”子曰:“赐之敏,贤于丘。”曰:“子路之为人奚若?”子曰:“由之勇,贤于丘。”曰:“子张之为人奚若?”子曰:“师之庄,贤于丘。”子夏避席而问曰:“然则四子何为事先生?”子曰:“居,吾语汝,夫回能信,而不能反(王肃注:反谓反信也,君子言不必信,唯义所在耳);赐能敏,而不能诎(言人虽辨敏,亦宜有屈折时也);由能勇,而不能怯;师能庄,而不能同(言人虽矜庄,亦当有和同时也)。兼四子者之有以易,吾弗与也,此其所以事吾而弗贰也”(14)。

孔子虚怀若谷,善于从每个弟子身上吸取所长,弥补不足。“回之信”、“赐之敏”、“由之勇”、“师之庄”,“贤于丘”,做到取长补短,教学相长。

孔子在卫,昧旦晨兴,颜回侍侧,闻哭者之声甚哀。子曰:“回,汝知此何所哭乎?”对曰:“回以此哭声非但为死者而已,又有生离别者也。”子曰:“何以知之?”对曰:“回闻桓山之鸟,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将分于四海,其母悲鸣而送之,哀声有似于此,谓其往而不返也,回窃以音类知之。”孔子使人问哭者,果曰:“父死家贫,卖子以葬,与之长决。”子曰:“回也,善于识音矣”(15)。

孔子厄于陈蔡,从者七日不食。子贡以所赍货,窃犯围而出,告籴于野人,得米一石焉。颜回、仲由炊之于壤屋之下,有埃墨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子贡自井望见之,不悦,以为窃食也。入问孔子曰:“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曰:“改节即何称于仁廉哉?”子贡曰:“若回也,其不改节乎?”子曰:“然。”子贡以所饭告孔子。子曰:“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将问之。”召颜回曰:“畴昔予梦见先人,岂或启祐我哉?子炊而进饭,吾将进焉。”对曰:“向有埃墨堕饭中,欲置之,则不洁;欲弃之,则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孔子曰:“然乎,吾亦食之。”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16)。

孔子对颜渊的才艺、德行之熟知、信赖,由此可见一斑。

 

注释:

 

1)《论语·雍也》;

2)《论语·先进》;

3)《论语·雍也》;

4)《论语·阳货》;

5)《论语·雍也》;

6)《论语·先进》;

7)《论语·公冶长》;

8)《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9)《论语·宪问》;

10)《论语·先进》;

11)《论语·颜渊》;

12)《论语·卫灵公》;

13)《论语·雍也》;

14)《孔子家语·六本第十五》;

15)《孔子家语·颜回第十八》;

16)《孔子家语·在厄第二十》。

2004117

 

孔子的教育观、教学法举隅(之三)

——尊师爱生  真诚相待

 

张英基

 

摘要:孔子的教育观、教学方法,最为后人称道的,主要包括:“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尊师爱生”、“践行兼顾”、“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诸方面。这在当代依然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与现实价值。

 

关键词:孔子  教育观  教学法  尊师爱生  真诚相待

 

孔门师生之间,融洽和谐,真诚相待。孔子爱护学生犹如自己的孩子一般。他赏罚公正,喜怒好恶从不掩饰。孔门弟子即使受到老师的严厉斥责批评,也依然理老师、尊敬老师。

孔子教育儿子伯鱼有关《诗》、《礼》的功课进度,比教授其它弟子要迟一些。他对学生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1)。

宰我曾反对孔子“三年之丧”的主张,孔子则直斥曰:“予之不仁也!”(2)“宰予昼寝”,孔子则批评他“朽木不可雕也”(3)。“原壤夷俟”,坐立不合礼节,举止不检点,孔子很不高兴,严厉批评说:“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对他不勤力向学,对人又不礼貌,便“以杖叩其胫”,施之以“体罚”(4)。

季氏比周朝天子左右的公卿还富有,而冉求却“为之聚敛而附益之”,还要帮助季氏聚敛财富,使之更加富有。孔子对此很不满意,便不认冉求是自己的学生,说:“非吾徒也”,又叫门人“鸣鼓而攻之可也”(5)。

“子畏于匡”,被当地人误以为是阳虎而遭厄,颜渊失散,后来才赶到。孔子不满地说:“吾以汝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6)颜渊早死,孔子哭得非常悲伤,曰:“噫!天丧予!天丧予!”“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7)冉耕伯牛染厉疾,孔子亲往探视,“执其手”,哀叹伯牛患不治之症,曰:“亡之,命矣乎!”(8)师生之间相知相爱之情,跃然纸上。

孔子取笑言偃(子游)用礼乐之教管理武城一地的老百姓,谓:“割鸡焉用牛刀?”子游曰:“昔偃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孔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9)。孔子对待学生,至情至性,平易近人,一点架子也没有。所谓“师道尊严”者,何之有?

孔子在弟子们的心目中,是一位“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10)的老师。孔子很喜欢、赏识的学生,如颜渊、子贡,固然对老师推崇备至。颜渊称赞孔子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11)。子贡赞誉孔子曰:“夫子温、良、恭、俭、让”(12);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仲尼不可毁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13)。当叶公向子路问起孔子的情况,子路不知如何回答。孔子教导说:“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14)。孔子不大喜欢的学生,如冉求、宰我,也对老师敬爱备至。冉求说:“非不悦子之道,力不足也”(15)。冉求自知自己资质略逊一筹,难以达到孔子的最高人格理想的标准,但他却努力说服季氏,礼迎孔子回鲁,安享晚年,尽弟子之孝道。

孟子对公孙丑说:“宰我、子贡、有若三人,在智力上完全能够理解圣人,即使他们的德行不太好,也不至于为尊者讳。他们是这样评价孔子的:宰我说:‘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子贡曰:‘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后,等百世之王,莫之能违也。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有若曰:‘岂惟民哉?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太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16)。孔门弟子对孔子的评价可谓高矣。尊师爱生,师生相知之深,由此可见一斑。

孔子兄子有孔篾者,与宓子贱偕仕。孔子往过孔篾而問之曰:“自汝之仕,何得何亡?”对曰:“未有所得,而所亡者三:王事若龙(王肃注:龙宜为詟,前后相因也),学焉得习(言不得习学也),是学不得明也;俸禄少饘粥,不及亲戚,是以骨肉益疏也;公事多急,不得吊死问疾,是朋友之道阙也。其所亡者三,即谓此也。”孔子不悦,往过子贱,问如孔篾。对曰:“自来仕者,无所亡,其有所得者三:始诵之,今得而行之,是学益明也;俸禄所供,被及亲戚,是骨肉益亲也;虽有公事,而兼以吊死问疾,是朋友笃也。”孔子喟然,谓子贱曰:“君子哉若人(若人犹言是人者也)。鲁无君子者,则子贱焉取此(如鲁无君子者,此人安得而学之,言鲁有君子也)”(17)。由此可见,孔子对学生不分亲疏、远近,对兄之子孔篾的言行表示“不悦”,而对宓子贱的回答则大加赞赏。既有批评,又有表扬。即使是自己的亲属,言行有错误,也要批评。

澹台子羽有君子之容,而行不胜其貌;宰我有文雅之辞,而智不充其辩。孔子曰:“里语云:‘相马以舆,相士以居,弗可废矣。’以容取人,则失之子羽;以辞取人,则失之宰予。”孔子曰:“君子以其所不能畏人,小人以其所不能不信人。故君子长人之才,小人抑人而取胜焉”(18)。孔子检讨自己“以容取人,则失之子羽;以辞取人,则失之宰予”的错误,这种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就是师生关系平等的最好体现,也是孔子人格魅力之所在。

 

注释:

 

1)《论语·述而》;

2)《论语·阳货》;

3)《论语·公冶长》;

4)《论语·宪问》;

5)《论语·先进》;

6)同上;

7)同上;

8)《论语·雍也》;

9)《论语·阳货》;

10)《论语·述而》;

11)《论语·子罕》;

12)《论语·学而》;

13)《孔子·子张》;

14)《论语·述而》;

15)《论语·雍也》;

16)《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17)《孔子家语·子路初见第十九》;

18)同上。

20041115

 

孔子的教育观、教学法举隅(之四)

——践行兼顾,全人教育

 

张英基

 

摘要:孔子的教育观、教学方法,最为后人称道的,主要包括:“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尊师爱生”、“践行兼顾”、“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诸方面。这在当代依然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与现实价值。

 

关键词:孔子  教育观  教学法  践行兼顾  全人教育

 

孔子教育培养学生的方式,最讲究师生相互间知识的探讨切磋,情意互动,平等和谐,这是一种全人教育。孔子对学生的德、才、智、艺各方面的发展,都能践行兼顾。孔子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身传言教,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得以发展成材。

《论语·公冶长》载录了一幅师生平等,情意互动,共同探讨人生的生动画面:颜回、季路在孔子身边侍立。孔子问道:“是不是谈谈你们的志向?”子路说:“我想拥有车马、裘衣,并与朋友共享,即使用坏了、破旧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之长,不表白自己之功。”随后,子路转身问孔子说:“愿意听听老师您的志向。”孔子温和地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师生之间以平等切磋对话的轻松方式,讲述了各自的志向抱负,情意互动,亲切随和,融洽和谐。

孔子北游于农山,子路、子贡、颜渊侍侧。孔子四望,喟然而叹曰:“于斯致思,无所不至矣(王肃注:言思无所不至)。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子路进曰:“由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震于天,旍旗缤纷,下蟠于地(蟠委),由当一队而敌之,必也攘地千里(攘却),搴旗执聝(搴取也取敌之旍旗职截耳也以效获也),唯由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夫子曰:“勇哉!”子贡复进曰:“赐愿使齐楚,合战于漭瀁之野(漭瀁广大之类),两垒相望,尘埃相接,挺刃交兵,赐着缟衣白冠(兵凶事故白冠服也),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国之患,唯赐能之,使夫二子者从我焉。”夫子曰:“辩哉!”颜回退而不对。孔子曰:“回,来,汝奚独无愿乎?”颜回对曰:“文武之事,则二子者,既言之矣,回何云焉。”孔子曰:“虽然,各言尔志也,小子言之。”对曰:“回闻熏莸不同器而藏(熏香莸臭),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回愿得明王圣主辅相之,敷其五教(敷布也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也),导之以礼乐,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言无踰越沟池),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广平曰原泽无水曰薮也),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则由无所施其勇,而赐无所用其辩矣。”夫子凛然曰:“美哉,德也!”子路抗手而对曰:“夫子何选焉?”孔子曰:“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颜氏之子有矣”(1)。孔子对弟子的言志分别加以评点,评子路曰:“勇哉!”评子贡曰:“辩哉!”评颜回曰:“美哉,德也!”

孔子自卫反鲁,息驾于河梁而观焉(河水无梁庄周书说孔子于闾梁言事者通渭水为河也)。有悬水三十仞(八尺曰仞悬二十四丈者也),圜流九十里(圜流回流也水深急则然),鱼鳖不能导,鼋鼍不能居(道行)。有一丈夫,方将厉之(厉渡),孔子使人并涯止之,曰:“此悬水三十仞,圜流九十里,鱼鳖鼋鼍不能居也,意者难可济也。”丈夫不以措意,遂渡而出。孔子问之曰:“子乎,有道术乎,所以能入而出者,何也?”丈夫对曰:“始吾之入也,先以忠信,及吾之出也,又从以忠信,忠信措吾躯于波流,而吾不敢以用私,所以能入而复出也。”孔子谓弟子曰:“二三子识之,水且犹可以忠信成身亲之,而况于人乎!”(2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3),作为其整套教育的理想目标。“文”是指“诗书礼乐”等方面的知识和文献;“行”是指能实践这些知识的能力与意志,让学生知而能行,做到“知行合一”;忠与信,是学生品德培养方面,最重要是训练出一批对国家社会富有责任感和具备诚信品质的知识分子。孔子教学的内容,包括了六经与六艺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能才德兼具。他又按学生的禀赋与性情,最佳地发展其专长,因而有所谓“四科”之别,即“德行、言语、政事、文学”(4)。

 

注释:

 

1)《孔子家语·致思第八》;

2)同上;

3)《论语·述而》;

4)《论语·先进》。

2004.11.25

 

孔子的教育观、教学法举隅(之五)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张英基

 

摘要:孔子的教育观、教学方法,最为后人称道的,主要包括:“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尊师爱生”、“践行兼顾”、“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诸方面。这在当代依然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与现实价值。

 

关键词:孔子  教育观  教学法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观物析理  熏陶人文

 

孔子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归纳总结出一系列重要的原则,并把这些原则经常落实到自已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诸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1);学思并重温故知新循循善诱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6),等等。

孔子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观物析理,熏陶人文。

孔子曰:君子有三思,不可不察也。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莫之思也;有而不施,穷莫之救也。故君子少思其长则务学,老思其死则务教,有思其穷则务施。7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王肃注:欹,倾)。夫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对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君以为至诫,故常置之于坐侧。”顾谓弟子曰:“试注水焉。”乃注之水,中则正,满则覆。夫子喟然叹曰:“呜呼!夫物恶有满而不覆哉?”子路进曰:“敢问持满有道乎?”子曰:“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损之又损之之道也”(8)。此为观物析理,熏陶人文之例。

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曰:“君子所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对曰:“以其不息,且遍与诸生而不为也。夫水似乎德(王肃注:遍与诸生者,物得水而后生,水不与生而又不德也),其流也,则卑下倨邑,必修其理,似义;浩浩乎无屈尽之期,此似道;流行赴百仞之嵠而不惧,此似勇;至量必平之,此似法;盛而不求概,此似正;绰约微达,此似察;发源必东,此似志;以出以入,万物就以化絜,此似善化也。水之德有若此,是故君子见,必观焉”(9)。由观水的形态特质,联想到水似乎德似义似道似勇似法似正似察似志似善化等一系列美质。

孔子见罗雀者所得,皆黄口小雀。夫子问之曰:“大雀独不得,何也?”罗者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黄口从大雀则不得,大雀从黄口亦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从为祸福。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戆,而有危亡之败也”(10)。由鸟雀的命运引出了祸福、忧患、全身远祸的话题。

孔子非常善于运用比喻、联想启发,切磋讨论等教学方式,启迪学生思考,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诸如:

闵子骞为费宰,问政于孔子。子曰:“以德以法。夫德法者,御民之具,犹御马之有衔勒也。君者,人也;吏者,辔也;刑者,策也。夫人君之政,执其辔策而已。”子骞曰:“敢问古之为政。”孔子曰:“古者天子以内史为左右手(王肃注:内史掌王八柄及叙事之法,纳以诏王听治命,孤卿大夫则策命以四方之事,书则读之,王制禄则费为之赏则亦如之故,王以为左右手,费芳未反),以德法为衔勒,以百官为辔,以刑罚为策,以万民为马,故御天下数百年而不失。善御马,正衔勒,齐辔策,均马力,和马心,故口无声而马应辔,策不举而极千里;善御民,壹其德法,正其百官,以均齐民力,和安民心,故令不再而民顺从,刑不用而天下治。是以天地德之(天地以有为德),而兆民怀之(怀,归),夫天地之所德,兆民之所怀,其政美,其民而众称之(其民为众所称举也)(11)。文中指出:君者,人也;吏者,辔也;刑者,策也。御马执辔策技术之优劣,比喻执政、治国、御民之要方。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2),以奔流不息的江河水,比喻时光流逝,一去不复返,强调时不我待,要珍惜光阴。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13),比喻办事学习的态度,不进则止。说明中途而止,功亏一篑;或止或进,责任在己。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4)。孔子以松柏抗严寒的自然属性,比喻人的品格应能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由此揭示其烈火见真金国乱识忠臣士穷显节义的含义。

子夏问曰:“‘巧笑情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15)。以美丽的容貌与姿色,仍需要有良好的质地衬托,形象而生动,使学生由此而可以联想到对于个人行为的重要意义。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16)。孔子运用讨论方式,启发学生言尔志,师生以对话切磋的轻松方式,讲述各自的志向抱负,孔子也参与发言,表现亲切随和,师生关系平等、融洽。

孔子曰:“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可知矣”(17)。以舟君,以水喻民,揭示了水可载舟,水亦可覆舟的君民关系的深刻内涵。

子贡问于孔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珉何也?为玉之寡而珉多欤(珉石似玉,珉眉巾反)?”孔子曰:“非为玉之寡故贵之,珉之多故贱之。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温润而泽,仁也”(18)。以温润而泽之玉,比德、比喻仁德

孔子适齐,过泰山之侧,有妇人哭于野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曰:“此哀一似重有忧者。”使子貢往問之。而曰:“昔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子贡曰:“何不去乎?”妇人曰:“无苛政。”子贡以告孔子。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暴虎”(19)。孔子过泰山之侧,针对眼前发生的悲剧,以暴虎苛政,教育其弟子识之,让其牢记这人间悲惨的一幕。

 

注释:

 

1)《论语·述而》;

2)同上;

3)《论语·雍也》;

4)《论语·子罕》;

5)同上;

6)《论语·公冶长》;

7)《孔子家语·三恕第九》;

8)同上;

9)同上;

10)《孔子家语·六本第十五》;

11)《孔子家语·执辔第二十五》;

12)《论语·子罕》;

13)同上;

14)同上;

15)《论语·八佾》;

16)《论语·公冶长》;

17)《孔子家语·五仪解第七》;

18)《孔子家语·问玉第三十六》;

19)《孔子家语·正论解第四十一》。

2004121修改

 

孔子的教育观、教学法举隅(之六)

——论辩切磋、问难答疑

 

张英基

 

摘要:孔子的教育观、教学方法,最为后人称道的,主要包括:“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尊师爱生”、“践行兼顾”、“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辩切磋,问难答疑,观物析理,化以人文诸多方面。这在当代教育中,也依然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与现实价值。

 

关键词:孔子  教育观  教学法  论辩切磋  问难答疑  传道解惑

 

孔子经常与弟子在一起论辩切磋学问、传道、受业、解惑,弟子们也经常向孔子发问,质疑问难。他们所涉及的话题是十分广泛的,或人生理想、治国安邦,或做人之道、品行修养,或待人处世、言行举止,或求知析理、长进学问。诸如,问政,问仁,问礼,问为邦,问乐,问友,问知,问孝悌;论耻,论志,论言行,论诚信,论学,论诗,论养生,论鬼神,等等。总之,他们做到了“每事问”(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

在《论语》、《孔子家语》中,有多处载录了孔子与弟子们论辩切磋、问难答疑、传道、受业、解惑的生动场面。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3

 

这是《论语》中篇幅较长的一章,生动地记述了孔子与弟子共同探讨人生理想、畅谈个人志趣的情景,以及孔子对弟子们的发言所持的态度与所作的评价。

孔子的开场白很好,他说:“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意谓:“你们不要因我比你们年长而受拘束,不敢发言。”语气显得平易、谦和、亲切,从而打消了弟子们的思想顾虑,创造了一种亲切、和谐、民主、平等的环境气氛。后面弟子的发言才会那么直率、坦诚、踊跃。这一切都充分体现了孔子“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育观、教学态度与教学方法。

在孔子的启发引导下,首先子路 “率尔而对”,直言其志。他表示三年就能治理好一个夹在大国中间而环境不好的“千乘之国”,做到外御强敌,内拯饥馑,使国人皆懂得礼法道德。由于子路率直、坦白,显得过于自信和率真,故而引起“夫子哂之”,在微笑中对子路的逞能和直露锋芒,似乎含有暗示性的贬抑。因为子路违背了“长者问,不辞让而对,非礼也”之规定(4)。然后,点名依次问到冉求、公西华。这二位的回答,显得谦逊、婉转得多了。最后轮到曾皙,这时他正在鼓瑟,神情悠然洒脱。当听到孔子提问,“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在瑟声渐弱的余音中,从容不迫,舍瑟而起,并在孔子催促下才发言。他表示自己不愿求仕,而向往投身大自然,享受“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恬静生活。曾皙的理想与志趣,颇得孔子的赞许。

孔子最后与曾皙的个别交谈,评志释念,解除了曾皙的一些疑惑。孔子对子路、冉有、公西华的“治国理想”,予以具体的评价:子路说话率直,欠谦恭,故讪笑之;冉有态度谦逊,所谈虽“小国之治”,但其志向与子路是相似的;公西华态度更为谦恭,认为自己只能做“小相”,而论其才德,却足以胜任“大相”。孔子的评论,多用反诘语气,故显得委婉含蓄,但又颇具雄辩力。

 

子夏问于孔子曰:“颜回之为人奚若?”子曰:“回之信,贤于丘。”曰:“子贡之为人奚若?”子曰:“赐之敏,贤于丘。”曰:“子路之为人奚若?”子曰:“由之勇,贤于丘。”曰:“子张之为人奚若?”子曰:“师之庄,贤于丘。”子夏避席而问曰:“然则四子何为事先生?”子曰:“居,吾语汝,夫回能信,而不能反(王肃注:反,谓反信也,君子言不必信,唯义所在耳);赐能敏,而不能诎(言人虽辨敏,亦宜有屈折时也);由能勇,而不能怯;师能庄,而不能同(言人虽矜庄,亦当有和同时也)。兼四子者之有以易,吾弗与也,此其所以事吾而弗贰也。”(5

 

子夏向孔子询问颜回、子贡、子路、子张的为人如何,孔子一一作答,指出了他们身上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回之信”,但“能信,而不能反”;“赐之敏”,但“能敏,而不能诎”;“由之勇”,但“能勇,而不能怯”;“师之庄”,但“能庄,而不能同”,并从他们身上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认为他们均有“贤于丘”之长。孔子在为弟子答疑解惑中,把自己也摆了进去,并从弟子身上发现优点,吸取教益,做到了教学相长。

 

注释:

 

1)《论语·乡党》;

2)《论语·述而》;

3)《论语·先进》;

4)《礼记·曲礼上》;

5)《孔子家语·六本第十五》。

2004129

 

孔子的教育观、教学法举隅(之七)

——观物析理,化以人文(上)

 

张英基

 

摘要:孔子的教育观、教学方法,最为后人称道的,主要包括:“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尊师爱生”,“践行兼顾”,“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辩切磋,问难答疑,观物析理,化以人文诸多方面。这在当代教育中,也依然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与现实价值。

 

关键词:孔子  教育观  教学法  观物析理  化以人文

 

孔子细心观察天地山水、日月星辰、树木花草、鸟兽鱼虫等自然景观,带领其弟子四处游学,实施临场、即景教学活动。他善于观察思考,由物及人,做到观物析理,化以人文。

子夏问曰:“何谓三无私?”孔子答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1)。孔子观天地日月,化以人文。

孔子游历山水,见山说山,见水说水,发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2)之论。其意谓,仁智者,对自然界的山水充满了仁爱之心,他们能够体验感悟到山水之乐,因为山水与人的生命是息息相关的。

孔子观水,则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3)。

孔子自卫反鲁,息驾于河梁而观焉(王肃注:河水无梁,庄周书说孔子于闾梁,言事者通渭水为河也)。有悬水三十仞(八尺曰仞,悬二十四丈者也),圜流九十里(圜流,回流也,水深急则然),鱼鳖不能导,鼋鼍不能居(道行)。有一丈夫,方将厉之(厉,渡),孔子使人并涯止之,曰:“此悬水三十仞,圜流九十里,鱼鳖鼋鼍不能居也,意者难可济也。”丈夫不以措意,遂渡而出。孔子问之曰:“子乎,有道术乎,所以能入而出者,何也?”丈夫对曰:“始吾之入也,先以忠信,及吾之出也,又从以忠信,忠信措吾躯于波流,而吾不敢以用私,所以能入而复出也。”孔子谓弟子曰:“二三子识之,水且犹可以忠信成身亲之,而况于人乎!”(4

孔子实施临场、即景教学,以眼前“丈夫渡水”的经历、体验与感受,现身说法,谆谆告诫其弟子曰:“二三子识之,水且犹可以忠信成身亲之,而况于人乎!”

《大戴禮記·劝学第六十四》载,子贡曰:“君子见大川必观,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君子比德焉:偏与之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所不及者死,似仁;其流行庳下,倨句皆循其理,似义;其赴百仞之溪不疑,似勇;浅者流行,深渊不测,似智;弱约危通,似察;受恶不让,似贞;苞裹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必出,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厉;折必以东西,似意,是以见大川必观焉。”

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曰:“君子所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对曰:“以其不息,且遍与诸生而不为也。夫水似乎德(王肃注:遍与诸生者,物得水而后生,水不与生而又不德也),其流也,则卑下倨邑,必修其理,似义;浩浩乎无屈尽之期,此似道;流行赴百仞之嵠而不惧,此似勇;至量必平之,此似法;盛而不求概,此似正;绰约微达,此似察;发源必东,此似志;以出以入,万物就以化洁,此似善化也。水之德有若此,是故君子见,必观焉”(5)。

孔子观于东流之水,由观水的形态特质,联想到水“似乎德”、“似义”、“似道”、“似勇”、“似法”、“似正”、“似察”、“似志”、“似善化”等一系列美质,赋予了人文精神。

鲁有俭啬者,瓦鬲煮食(瓦,釜),食之,自谓其美,盛之土型之器(瓦甂),以进孔子。孔子受之,欢然而悦,如受大牢之馈(牛羊豕馈餽也)。子路曰:“瓦甂,陋器也,煮食,薄膳也,夫子何喜之如此乎?”子曰:“夫好谏者思其君,食美者念其亲。吾非以馔具之为厚,以其食厚而我思焉。”孔子之楚,而有渔者,而献鱼焉,孔子不受。渔者曰:“天暑市远,无所鬻也,思虑弃之粪壤,不如献之君子,故敢以进焉。”于是夫子再拜受之,使弟子扫地将以享祭。门人曰:“彼将弃之,而夫子以祭之,何也?”孔子曰:“吾闻诸惜其腐(飠念),而欲以务施者,仁人之偶也,恶有受仁人之馈,而无祭者乎?”(6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欹,倾)。夫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对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君以为至诫,故常置之于坐侧。”顾谓弟子曰:“试注水焉。”乃注之水,中则正,满则覆。夫子喟然叹曰:“呜呼!夫物恶有满而不覆哉?”子路进曰:“敢问持满有道乎?”子曰:“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损之又损之之道也”(7)。

子贡观于鲁庙之北堂,出而问于孔子曰:“向也赐观于太庙之堂,未既辍,还瞻北盖,皆断焉(辍止观,北面之盖断绝也),彼将有说耶?匠过之也。”孔子曰:“太庙之堂宫,致良工之匠,匠致良材,尽其功巧,盖贵久矣,尚有说也(尚,犹必也,言必有说)”(8)。

孔子观乎明堂,睹四门墉,有尧舜之容、桀纣之象,而各有善恶之状、兴废之诫焉。又有周公相成王,抱之负斧扆,南面以朝诸侯之图焉(世之博学者谓周公便履天子之位,失之远矣也)。孔子徘徊而望之,谓从者曰:“此周之所以盛也。夫明镜所以察形,往古者所以知今。人主不務襲跡於其所以安存,而忽怠所以危亡,是猶未有以異於卻走,而欲求及前人也,岂不惑哉?”(9

此为孔子观物器、观庙宇、明堂之感受。他观明堂图,目睹“尧舜之容、桀纣之像,而各有善恶之状、兴废之诫焉。”可见当时这些人物肖像画所寓含的“兴衰鉴戒、褒功挞过”之意,孔子对此是有所感悟的。明堂四门,图画圣贤之君尧和舜的容貌,是善而美的形象;图画残暴之君桀和纣的形象,是凶恶丑的代表,以示人们区别善恶美丑,为之鉴戒。

孔子见罗雀者所得,皆黄口小雀。夫子问之曰:“大雀独不得,何也?”罗者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黄口从大雀则不得,大雀从黄口亦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从为祸福。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戆,而有危亡之败也”(10)。

孔子见鸟雀,由“黄口小雀”因贪食忘患而遭厄的命运,引出了祸福、忧患、全身远祸、“慎其所从”的人生话题,并以此教诲弟子。

    孔子侍坐于哀公,赐之桃与黍焉。哀公曰:“请食。”孔子先食黍而后食桃,左右皆掩口而笑。公曰:“黍者所以雪雪拭桃,非为食之也。”孔子对曰:“丘知之矣。然夫黍者,五谷之长,郊礼宗庙以为上;盛菓属有六,而桃为下,祭祀不用,不登郊庙。丘闻之:君子以贱雪贵,不闻以贵雪贱。今以五谷之长,雪菓之下者,是从上雪下,臣以为妨于教,害于义,

故不敢。”公曰:“善哉!”(11

 

注释:

 

1)《孔子家语·论礼第二十七》;

2)《论语·雍也》;

3)《孔子家语·入官第二十一》;

4)《孔子家语·致思第八》;

5)《孔子家语·三恕第九》、《荀子·宥坐》;

6)《孔子家语·致思第八》;

7)《孔子家语·三恕第九》、《荀子·宥坐》;

8)《孔子家语·三恕第九》;

9)《孔子家语·观周第十一》;

10)《孔子家语·六本第十五》;

11)《孔子家语·子路初见第十九》。

 

20041229

 

孔子的教育观、教学法举隅(之八)

——观物析理,化以人文(中)

 

张英基

 

摘要:孔子的教育观、教学方法,最为后人称道的,主要包括:“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尊师爱生”,“践行兼顾”,“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辩切磋,问难答疑,观物析理,化以人文诸多方面。这在当代教育中,也依然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与现实价值。

 

关键词:孔子  教育观  教学法  观物析理  化以人文  喻德于兰

 

孔子对芝兰情有独钟,由于他特别重视人格品质的修养,所以很喜欢兰花的资质,便以兰花的美质寄托了自己深切的情感。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也好与贤已者处,赐也好说不若已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识其地,视其草木。故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1)。

子夏(商)、子贡(赐),皆为孔子有名的弟子。孔子的话意谓:子夏喜欢同比自已贤明的人在一起,所以他的道德修养,便将会日渐有所提高;而子贡则喜欢同才质比不上自已的人相处,因此他的道德修养,便将会日益丧失。原因何在呢?于是孔子列举出一系列的形象比喻,具体阐明了环境与交友对于人格品行的熏染与影响,会起着很大的作用。最后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和“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两个相反的例证,得出“君子必慎其所处”的结论。由此“芝兰之室”,便成为一个颂兰、美兰的成语。“芝兰之室”、“鲍鱼之肆”,便成为良好环境与恶劣环境的代名词了。

孔子称赞子夏喜欢同比自己贤明的人相处,其道德修养日渐提高;批评子贡喜欢同才质比不上自己的人相处,其道德修养日见失落。子曰:与善人处,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俱化;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2)。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创造性地把爱兰、赏兰、颂兰同教育结合起来,依据兰花幽香清远的特点,提出择善而处、择善而交的交友思想。从此芝兰之室,不仅成为赏兰、颂兰的成语,而且也成为育人美好环境的代名词了。

孔子又说:“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困穷而改节”(3)。这是孔子回答子路的一段话。当时楚昭王聘孔子,孔子应聘而出于陈、蔡。陈、蔡大夫相与谋曰:“孔子圣贤,其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病。若用于楚,则陈、蔡危矣。”于是派兵包围了孔子,“孔子不得行,绝食七日,外无所通,藜羹不充,从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讲,弦歌不衰。”这时子路说:“我听说,行善者老天报之以福,作恶者老天报之以祸。如今先生您积德怀义,而且身体力行已很久了,为何还如此困穷潦倒呢?”于是,孔子就列举了历史上伯夷、叔齐、王子比干、关龙逄、伍子胥等贤德之人终遭不幸的史实,说明“夫遇不遇者,时也;贤不肖者,才也。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众矣,何独丘哉?”最后以芝兰“不以无人而不芳”这段生动的比喻,论证了“君子不为穷困而改节”的观点。

孔子周游列国十馀年,始终没有得到任用,在自卫返鲁途中,见幽兰独茂,于是触景生情,感慨万端:“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4)。他以兰喻贤臣,以幽兰自况,深感自己周游列国,生不逢时,不得重用,与鄙夫为伍,就如同独茂之幽兰与众草混杂一般。

孔子发幽兰之感慨,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兰当为王者香”一句,几乎所有涉及到幽兰的言论、著述都会提到它。这句话的本意是“兰应为王者散发幽香”,兰应是国君欣赏的高雅花卉。这是从贤者为相辅佐君的角度而设喻的。但在后世的兰学著述中,却改为“兰有王者香”、“王者之香”。例如潘天寿《题兰石图》有诗云:“闲似君春鬓影,清如冰雪藐姑仙。应从风格推王者,岂仅幽香足以传。”

孔子可谓是中国兰文化的创始人。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其中兰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其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最早将人格与幽兰融合,使兰花与文化之间产生内在联系,从而奠定兰文化基础的便是教育家孔子。

孔子丰富了兰文化的内涵。兰花的人文品格,象征着高洁、幽贞、不媚于流俗。孔子曰:“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5)。而且,孔子关于兰花“不以无人而不芳”的人格美德境界,成为先秦时代儒家思想的共识。《荀子》曰:“且夫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之学,非为通也,为穷而不困,忧而意不衰也,知祸福终始而心不惑也”(6)。后世历代咏兰的诗文,又对此进行了演绎、扩展、发挥。例如,宋·朱熹有《兰涧》诗曰:“光风浮碧涧,兰枯日猗猗。竟岁无人采,含薰只自知。”清·康熙有《咏幽兰》诗曰:“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谁隐谷中香。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这些都体现了孔子的兰文化的思想。

兰花具有幽香清远的特性,故孔子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进而引申出“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7)的教育话题。孔子以芝兰之幽香久长,君子之美德,强调了道德教育的感化作用,体现了儒家思想重视社会功利的特点。兰之幽香清远,正合乎君子德行的高贵雅洁、不媚流俗的品格特征。

《孔子家语》中记载:孔子历聘诸侯,诸侯莫能任,自卫返鲁,隐谷之中见香草独茂,喟然叹曰:“兰当为王者香。”从此“王者香”一词,便成了中国兰花的代名词。孔子对兰花的高度赞颂和最高定位对中国兰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子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8)。这里孔子将兰花人格化,用兰花的清香比喻牢固而融洽的友情和团结一心。孔子首次将兰花和中国传统文化有机地联系起来,是我国兰文化的起源。金兰一词,成了团结结拜兄弟生死之交的代名词。

孔子曾对子路说:“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9)。在此,孔子以兰花的生长习性比喻自己不因清贫与富贵而动摇自己的志向,更不会因名利得失而改变自己的信念。这是中华民族的志气和骨气,这种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历代一直得到弘扬,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注释:

 

1)《孔子家语·六本第十五》;

2)同上;

3)《孔子家语·在厄第二十》;

4)《乐府诗集·卷五十八·琴曲歌辞二·琴操·猗兰操》;

5)《孔子家语·在厄第二十》;

6)《荀子·宥坐》;

7)《孔子家语·六本第十五》;

8)《易经·系辞上传》;

9)《孔子家语·在厄第二十》。

 

20050104

 

孔子的教育观、教学法举隅(之九)

——观物析理,化以人文(下)

 

张英基

 

摘要:孔子的教育观、教学方法,最为后人称道的,主要包括:“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尊师爱生”,“践行兼顾”,“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辩切磋,问难答疑,观物析理,化以人文诸多方面。这在当代教育中,也依然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与现实价值。

 

关键词:孔子  教育观  教学法  观物析理  化以人文君子比德于玉

 

据《山海经》记载,我国古代的玉资源非常丰富,产玉地达一百三十多处。散见于中国文献典籍中的传统玉文化,其文化内涵也是十分丰富的。

子贡问于孔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珉何也?为玉之寡而珉多欤(王肃注:珉石似玉,珉眉巾反)?”孔子曰:“非为玉之寡故贵之,珉之多故贱之。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智也(缜密致塞貌,栗坚也,缜之忍反致直利反);廉而不刿,义也(割而有廉隅而不割伤也刿呼外反);垂之如坠,礼也(礼尚谦卑)。叩之,其声清越而长,其终则诎然,乐矣(诎断绝貌,似乐之息;诎曲勿反);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瑜其忠美者也);孚尹旁达,信也(孚尹,玉貌;旁达,言似者无不通);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精神本出山川是故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1)。

孔子曰:“君子比德于玉”,提出玉有“十一德”:“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之说,不仅对玉的文化底蕴作了高度概括,而且还精辟地阐明了玉文化的思想内涵,成为国人审美观的理论基础。

在《礼记》中,也有与上文类似的记载。子贡问于孔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碈者,何也?为玉之寡而碈之多与?”孔子曰:“非为碈之多,故贱之也,玉之寡,故贵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2)。

君子以玉比德,其中之真谛,孔子说得十分明确,他最后引用了《诗经》中的一句话“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得出“故君子贵之也”的结论。君子性情宽缓和柔、温顺纯粹,这与良玉“温润而泽”之美质,是很契合的,因而得到贤人君子的珍惜与崇爱。

《管子》对玉有“九德”,即“仁、知、义、行、洁、勇、精、容、辞”之说:“夫玉之所贵者,九德出焉。夫玉温润以泽,仁也;邻以理者,知也;坚而不蹙,义也;廉而不刿,行也;鲜而不垢,洁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皆见,精也;茂华光泽,并通而不相陵,容也;叩之,其音清搏(扬)彻远,纯而不杀(殽),辞也;是以人主贵之,藏以为室,剖以为符瑞,九德出焉”(3)。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玉有“五德”,提出“仁、义、智、勇、洁”之说:“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思)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以远闻智之方也,不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之方也。象三玉之连其贯也,凡玉之属,皆从玉。”此所谓五德,即指玉的五种特性。凡美石兼具晶莹而温润的光泽,致密而透明的质地,坚韧不折的品质,绚丽斑斓的色彩,舒扬致远的声音,即“五德”之性,均被视为玉。按许慎的标准衡量,古人心目中的玉,不仅包括真玉(角闪石),还包括蛇纹石、绿松石、孔雀石、红绿宝石、水晶、玛瑙、琥珀等彩石玉。因此,在鉴赏古玉石时,人们不能单凭现代科学知识的水准来鉴别衡量其优劣,还应具有历史文化的眼光。

以孔子为代表的先哲教诲人们,观物析理,化以人文,既看到了山川自然之精英,又看到了人文之精美。

玉之不同器色造型,表达了古人对天地,对自然界的不同理解,也表达了古人的宇宙观与社会性对玉器工艺所赋予的一种规范,体现着古人的一种艺术设计思维。

要鉴别一件玉器的质地之美,必须弄清它是角闪石,还是翠玉、绿松石、玛瑙、蛇纹石、水晶等彩石玉,要探究其产地、年代等等。所谓人文之精美,是指玉器的造型与雕琢之美,以及影响其造型与雕琢美的工艺、技巧、社会诸因素等。由于历代玉材之不同,琢玉工具与工艺技巧之不同,以及历代工艺者的审美情趣和风俗习惯的不同,玉器的用途和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因而各个时代玉器的造型及主题风格千姿百态,竞相争艳,也是各不相同的。

周王朝及各国诸侯,为了各自的利益,都把玉作为贤人君子的化身。他们佩带玉饰,以显示自己是有“德”的仁人君子:“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士大夫,从头到脚,都有一系列的玉佩饰物,尤其腰下的玉佩系列就更加复杂,所以当时佩玉之风特别盛行。例如,最能体现时代精神的是那些以龙、凤、虎为形的玉佩,其造型呈富有动态美的S形,具有浓厚的中国气派和东方民族的特色。

春秋战国时代,在政治军事上诸侯争权霸,在学术文化上百家争鸣,在文学艺术上百花齐放,玉雕艺术光辉灿烂。中国的玉雕艺术,完全可以与同时代西方地中海流域的古希腊、古罗马石雕艺术相媲美。

春秋战国时期,和田玉大量输入中原,王室诸侯竞相选用和田玉,如故宫珍藏的勾连纹玉灯,就是标准的和田玉。此时人们把礼学与和田玉结合起来研究,用和田玉来体现礼学思想。为适应统治者喜爱和田玉的心理,便以儒家的“仁、义、礼、智、忠、信、勇、乐、天、地、德”等传统文化观念,与和田玉的化学、物理性能的各种特点相比附,随之“君子比德于玉”,玉有“十一德”、“九德”、“五德”之说,便相继提出。

“抽绎玉之属性,赋以哲学思想而道德化;排列玉之形制,赋以阴阳思想而宗教化;比较玉之尺度,赋以爵位等级而政治化”(4)。这是对古时玉器与礼学研究的精炼概括,是中国玉雕艺术经久不衰的玉文化底蕴之体现,也是国人千百年来爱玉、崇玉、颂玉风尚的精神寄托。

玉,因其质坚而硬,光泽滑润,古人将其特性加以人格化。“君子比德于玉”,认为玉有“仁、义、礼、智、信、勇、洁”等美好德性。玉又是美丽、富贵、高尚、纯洁等精神的象征,因而历代文人常以玉比喻美好事物,使人、物、事、景为之生色增辉。卞和为了一块美玉三次受难、两次失足,是想把宝物献给最尊贵的人。这是君子的信念,君子的操守。“完璧归赵”,以蔺相如出使秦国所显示出的君子气节,表现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玉之精神。凡此等等,都表达了古代贤人君子恪守信约的美德和舍生取义的高尚品质。

我国古代玉器的礼仪功能一直占据着主要地位,有所谓“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5)等制度规范。《说文》曰:瑞,以玉为信也。郑玄注:器,谓礼神之玉器。所谓六瑞六器,均指祭祀、朝拜、交聘、军旅等礼仪交往活动中所用的六种不同形制的玉器。孔子提出比德于玉的美学思想。儒家认为金者,情和之至也;玉者,德美之至也6)。在儒家比德之说的影响下,自然界凡具有优美外观和良好质地之物,便成为君子比德的对象,最常见用的,诸如等等。《礼记》中有所谓四灵之说,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7

与玉器成为美德载体的文化现象一样,古人将凤、龙、麟、龟等虚拟的神鸟、神兽,也作为“比德”之说的载体。春秋末期,孔子南下楚国,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8),运用比德美学思维方式,将凤与德联系在一起。

据《山海经·南山经》载,渤海“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以凤体五个部位羽毛的花纹,比附所谓“五德”曰:凤凰“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山海经·海内经》亦载:“凤鸟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膺文曰仁,背文曰义,见则天下和。”古人认为“凤象”吉祥,载德负仁,抱忠挟义。传说凤鸟在舜和文王时代曾出现过,象征天下太平。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9)因凤鸟不至,表达了孔子犹兴不至之慨叹。

“君子比德于玉”的美学思维方式,使得君子贤人佩玉之风得以盛行。同样,身着凤纹的服饰,也是受“比德于凤”美学思维方式的影响。人们喜爱佩玉,喜欢身着凤纹的衣袍,一方面具有审美的意义,另一方面,也是这种比德思维审美观的产物。人们通过佩玉、服凤、饰龙、麟、喻龟等行为方式,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与人格品位,以比德玉、凤灵物,象征贤人君子道德人格修养之高尚。

 

注释:

 

1)《孔子家语·问玉第三十六》;

2)《礼记·聘义第四十八·卷十》;

3)《管子·卷十四·水地第三十九》;

4)郭宝钧《古玉新诠》;

5)《周礼·春官宗伯第三》;

6)班固《白虎通德论·考黜》;

7)《礼记·礼运第九·卷四》;

8)《论语·微子》;

9)《论语·子罕》。

 

20050111

張英基 2015-11-29收集整理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