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高阳剥周汝昌的皮 (评论: 高阳说曹雪芹)

 秋雨书轩 2015-11-30
《高阳说曹雪芹》。众所周知,高阳是知名的历史小说大家,熟谙历代文史,他很推崇《红楼梦》,亦深有研究,著有《红楼梦断》《曹雪芹别传》等诸多与红学相关的研究文章与小说。本书也是辑录其曹雪芹研究的一个小集子。

我不是红迷。少年时代曾逼自己读过,开始还觉得语言脱俗,令人赞叹,到后面人物关系越来越复杂,至为糊涂,偏又全是家长里短的叙述,如此情节哪里还耐得住坐?顿时抛开去看《三国》《水浒》《西游》《封神》了。关于红楼留下的印象就是一些零枝散叶,绮诗丽句,不成体统。红学就更加不感兴趣了。读高阳的这本书,也只是随兴为之。

本书大概并未完整收录高阳有关红学研究的文章,只是辑录了有关曹雪芹的部分。关于曹雪芹晚期生活的一些考证和辨驳,颇有水准。——当然,我也没掌握原始材料,看不出瑕疵来。最后有一节宫廷秘事的索隐,想像大胆,可以说是有趣的假设,但证据还是薄弱了些,有牵强附会之处。其中,高阳认为后四十回并非续作而是原稿,此说真是惊人。好玩的是,他考证雍正乾隆朝的秘事,联系红楼梦的情节,居然引了星相算命之说,批起了八字。其批法我当然看不懂,不过看到雍正为年羹尧隆科多造命,真令人捧腹大笑,可与“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争辉了。

不过本书最八卦的还是高阳批周汝昌的事。周汝昌也算是红学大家,著有《红楼梦新证》等书。不过此人人品似乎有些不堪。周曾被胡适许为关门弟子,等到了清算胡适思想的时候,周却是一马当先,力讦师门。另一件事是周与另一位红学大家(姓甚名谁忘了)在学术上有争执,于是周故意臆造了一些材料,引导后者得到错误的推断,最后又得意洋洋地揭露事实。学术之争至此,斯文扫地矣。

在本书中,高阳揭穿了红学的一个“假骨董——靖藏本”,推理至为精彩。且看他是如何剥周汝昌的皮的:

靖本为靖应鹍家藏本的简称。据其后人自述家世,靖家系旗人,原籍辽阳,后迁至扬州,居处称靖家营。1959年一个叫毛国瑶的人在靖家阁楼上看到这部《红楼梦》抄本。毛国瑶借阅时,摘录了其中150条批语,1964年又先后寄给北京的俞平伯先生、周汝昌、吴世昌、吴恩裕等人。这时,靖家阁楼上的杂物陆续处理,抄本已找不到了。但在另一部旧书里又找到另一条批语。这条批语上提到“夕葵书屋”,于是又牵出了清代大名士吴鼒。正是根据这些批语,周推断应有一个靖本存在。

有意思的是,靖家后人和毛国瑶后来又对周汝昌有所怨言。当时时局紧张起来,俞平伯受到批判,靖和毛曾请周汝昌不要发表相关文章。这时,周汝昌为其兄佑昌也要了一份。而他将这份材料寄到香港发表了,于是在文化大革命里,靖和毛都深受牵连。得益的是自己,倒霉的是别人,周的算盘可以说打得真响。

高阳是如何判断靖本是“假骨董”呢?关键是,这个靖本自始至终都没有一点实际存在的证据。靖家收藏的原本没有了,原本的抄本也没有,所有者,只有靖和毛两次摘录批语的抄本。而周汝昌却说:“小说正文也有独特的异文……靖本原书,笔者未及目验……”既无原书抄本,哪里看到的小说正文?周汝昌又说毛国瑶摘录仔细,“错乱讹缺,一一照旧,连细微的虫蛀磨损等处,也都标记说明”。研究红楼梦并非考证金石碑版,“虫蛀磨损”有何用处?有此不厌其烦的功夫,把全书拍照抄录,保全研究资料不是更好吗?而靖家既知此书之重要,当妥善保管,亦不至于无缘无故亡失。

至此,假骨董的嫌疑已冒出头来。于是,高阳按图索骥,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再考证了清史并无武将、封爵姓靖者,扬州亦不设旗下武官(地名为营,必为屯兵之地,营上冠姓,亦必有来历),又考证吴鼒当时尚未出仕,不可能有“夕葵”(告老养亲)之称,最后逐一批驳批语的“异文”故布疑阵,故弄玄虚,马脚尽露!

假骨董一案,毛、靖应是主谋,周汝昌甚至也不无嫌疑。而周汝昌与毛、靖反目,对待靖本的态度也颇值得玩味。先大加称赞,后又表示怀疑。而据靖家的说法,因为这些批语有支持俞平伯的倾向,不利于周,所以周在抢先发表材料之时置疑点不顾,现在为了打倒俞平伯又反口。联系周前面的所作所为,嘿嘿。学术圈的混水,常人难以想像啊。

周汝昌作伪的目的何在呢?高阳一言以蔽之:“他想打倒俞平伯,但事实上他恐怕连冯其庸都打不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