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类方讲伤寒》——桂枝类方五

 允峯 2022-10-05 发布于黑龙江

大家好,今天我们讲完桂枝汤类的剩余四个方子。

第一个: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君:桂枝(辛温))两
臣:龙骨(甘温)
佐:甘草(甘滋)
使:牡蛎(咸凉)

这个方,是上节课讲过的桂枝甘草汤,加上龙骨牡蛎而成,对治桂枝甘草汤证+龙骨牡蛎药症,也就是津亏气逆+微微表证+精神烦躁者。

这个方桂枝用了1两,值得怀疑。1两桂枝,不过能微微解表而已,在本方中药量最小,起不到补津液,降逆气,定心悸的君药作用。然而,是否为错简, 已不可考证了。汉传认为,应当遵循桂枝甘草汤之义,桂枝该是四两。

《伤寒论》条文说:“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意思是说,由于辨证失误,应用了不对证的火疗、攻下法和火针疗法,导致津液大伤、心神浮越,主要的症状,就是烦躁较甚,这个时候,就要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来治疗。

我们来看龙骨和牡蛎的药症:

龙骨,甘温。《神农本草经》:主心腹鬼注,精物老魅,咳逆,泄利脓血,女子漏下,症瘕坚结,小儿热气惊痫。

牡蛎,咸凉。《神农本草经》: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瘘,女子带下赤白。

经云:“重可祛怯”,龙骨是化石类,牡蛎是贝壳类药,主要化学成份都是碳酸钙,质量较重,祛怯镇惊,专门交通精神,去结气,化瘀浊。龙骨和牡蛎是一对对药,开方时候,常写作“龙牡”而合用。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亦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准则不仅人的身体各部分是一个整体,人的身体与心灵也是不可分别,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也都是和合共荣的。理事一心,身心不二;万物有灵,草木有心。汉传经方本草石之寒温,能够很好的治疗各类精神心理疾病,包括现代社会常见的焦虑,抑郁,失眠等种种不良心境。

恩师的“六神方”,就包含了“精神魂魄”层面的治疗大法。

“阴平阳密,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竭”,此之谓也。龙牡还常用来治疗遗精,遗精也和脑部功能相关,是本方精神“烦躁”的一个相关症状。因此,要用龙骨牡蛎镇惊开闭,交通精神,在临床治疗中,要注意龙骨牡蛎药症的使用。

上节课后,有同学问到了“恶寒”和“畏寒”的问题。畏寒,是平素就怕冷,得热则舒,躺在热炕上,盖上厚衣被,或者做一下全身温灸,会十分舒适。恶寒则不同,加温、加衣盖被等都无法解决,尤其是更怕外来的风寒刺激。这是二者之间的区别点。恶寒见于外感病,应当用汗法解除表邪为治而畏寒见于内伤病中的少阴太阴病,应当用温热药或温灸的方法治疗。如果分不清恶寒和畏寒的区别,就会犯下面一个条文的错误:

“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意思是说,本来是外感病伤寒证,恶寒无汗,脉浮病位在表,应当用发汗的方法解除在表的风寒之邪;却判断成了内伤病的畏寒,采用了“火迫劫之”的方法,从而“以热益热”,导致大汗出,津液大伤,甚至亡阳(津液);不但表邪不去,还大伤了津液,内里的水饮乘虚上逆,脑无所养,心受饮凌,就要惊狂不安,躺着不是,起来活动也不是,有点声音就吓得了不得,甚至狂躁而大发脾气,也有的直接就是痉挛抽搐。

这就要谈到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伤寒论”一书的缺陷之一,那就是外感病和内伤病辨治体系混淆如将太阳病外感证(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当作了本证,而将太阳病本证(表阳热实)当作了阳明病外证(白虎汤证)。以上这些问题,在恩师《汉传经方辨治学》中,都已经重新厘清并且,澄清了《伤寒论》中模糊名词和概念的真实含义,建立起了规范化的外感病、内伤病辨治框架,为中医学的科学化、规范化,为临床辨治的有据可查、有法可依确立了标准和法则,也让临床医生临证有成竹在胸,不会再犯外感内伤混淆的错误。

治疗这个证,要用桂枝汤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君:桂枝
臣:生姜两,蜀漆两,龙骨
佐:甘草两,大枣12枚
使:牡蛎

发汗后,津液已大亏,虽表证不解,也不可再发汗了,要用桂枝汤调和营卫。过汗亡阳,津液欲绝,热量不足,身体会发冷,甚至是阴阳格拒,四肢逆冷,伴躁动不安。亡阳危证,在西医属于“周围循环衰竭”,常见于心内科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然而,我们中医在医院面对这种情况并没有用武之地,我在中医院时曾见过几例,也都只能按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并记录下病情急剧恶化的全过程而已。

本方证并不是亡阳危证。《金匮》关于本方证条文只是说被“火邪”所伤,津液亏损而已,下焦寒饮乘虚而上冲,会出现吐逆,因此要去掉芍药,因为内里的寒饮上凌,芍药性凉,不能用,要用蜀漆。

蜀漆,辛苦,微温。《神农本草经》:主疟及咳逆寒热,腹中症坚痞结,结聚邪气,蛊毒鬼注。

蜀漆和龙骨,《本经》记载都是性平,实际上,它俩有温性。历代中医文献关于本草药味的记载是最乱的,这一项恩师也已经理清了。蜀漆温降而散水饮,和半夏是一类功效。加龙骨牡蛎,前面讲过,是镇惊去水饮结聚,交通精神。这三味药,都是对治痰饮结聚,上扰心神的。加上甘草大枣养胃气津液,桂枝生姜解表和降逆。

可以看出,这个方治疗津液亏损、寒性水饮内结冲逆而表证不解,六纲属太阳外感病合并太阴本证和阳明津亏。

寒饮结聚成实邪,是本方要解决的当务之急,因此,要用有攻破力量的蜀漆对治,恩师的用药经验,搞不到好蜀漆的,可以用生附子,或微量巴豆霜代替。


下面的桂枝新加汤黄芪桂枝五物汤两个方证,都是治疗“血痹”的。血痹是什么?痹,《说文》:湿病也。血痹是湿邪阻滞在骨肉肌肤之间,导致血不流通,还没到死血瘀结的程度。

《金匮》有言:“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

这是表阳虚复感中风了,“尊荣人,骨弱肌肤盛”,是形容一个养尊处优者。“骨弱肌肤盛”,这不是说他强壮,“肌肤盛”是说白白胖胖,虚胖的那种,吃的胖胖的,还不锻炼,干点活,做点事,疲劳汗出,躺在床上,开个空调,凉快一下,风寒就进去了,就得了“血痹”。

临床所见,风寒湿邪常相互夹杂,《素问》上也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严重的风邪都会夹杂着表湿,尤其慢性的,都有虚寒征象。严重的、慢性的风湿类风湿病,多数都是少阴表虚寒证,且必有水湿蕴于肌表,造成疾病缠绵难愈。

风邪涣散,毛孔顿开,寒邪、湿邪,最容易入侵,所以,临床所见多是风寒湿三气并存。血痹的病机,为风寒湿邪痹阻血脉,导致血瘀。

特征症状,为身体疼痛或麻木(不仁)。脉象上,会有血脉不通而疼痛的紧象。舌象上,常见舌质黯或有瘀点瘀斑。

我们来看“血痹”证的其中一种情况:“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脉阴阳俱微,是指的浮沉都无力,寸口和关上,也都无力,虚的厉害。尺中细小而紧,是下焦还有阳气抗衡的表现。这种情况,有些病人是极度恶风的,你在身边向他吹口气他都害怕。身体不仁如风痹,就是麻木不仁,如蚁行,麻酥酥的,四肢也会烦疼的。这种情况,要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对治。

黄芪桂枝五物汤

君:桂枝
臣:生姜两,黄芪
佐:大枣12枚
使:赤芍

这是桂枝汤去甘草,倍生姜,加黄芪两。桂枝汤祛风和营卫,加大了生姜的用量,重在解表祛湿。血痹临床多见于慢性虚劳患者,黄芪祛风湿补虚劳,对于汗出,伴有严重的恶风症状者,疗效很好,临床可以用到90~120克,甚至更多。赤芍,是除血痹,止痛的主力药,可入血分活血除痹,解决身体不仁或烦疼的不适症状。生姜可“逐风湿痹”,甘草“通经脉,利血气”,桂枝“温筋通脉”,诸药合用,完美对治“血痹”。 五物汤按汉传的法度,应该去大枣,而不是去甘草,甘草通经脉、利血气,而大枣滋腻碍胃”。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君:桂枝
臣:生姜
佐:甘草两,大枣12枚
使:赤芍两,人参

这个方子,是桂枝汤加芍药生姜各一两,增强解表祛湿,活血除痹的力量;再加人参三两,甘滋津液,顾及条文中“发汗后,脉沉迟”津液亏损的情况。伤津液会加重血痹。卫气营血本来圆融,不可分割,因此伤津(卫)必然伤营,营卫不和,血气痹着,血脉不充盈,流通不利,脉会现“沉迟”之象。

因此,桂枝新加汤证,要比五物汤的津液亏损情况更重,伴随着一定的阳明燥热表现,比如口干渴,舌红苔干等津液不足之征,临证要注意鉴别使用。

以上,桂枝汤类方的17个方证,就全部讲完了。仲景先师在《伤寒论》中,以桂枝汤为例,示范了辨证论治,随症化裁的规矩准绳。遵守六纲五证的辨治法则,临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是达到方证相应,药症相对这一辨证论治的根本要求的唯一渠道。这是经方的辨证精髓所在。

到这里,我的授课任务就全部完成了,今后会同大家共同学习。本周五开始,将由李明国师弟为大家讲解《汉传中医免费普及课程〈类方讲伤寒〉之麻黄类方》,欢迎大家继续学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