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小菜场的前世今生

 真友书屋 2015-12-02



在小菜场出世以前,上海人去哪里买小菜?


翻开上海旧地图,你可以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原南市区老城厢一带的很多路名是各种小菜的名称,如外咸瓜弄、面筋弄、火腿弄、豆市街等。华东师大的上海史专家仲富兰说:“上海在1843年开埠以前,只是江苏松江府下属的一个海滨小县城,老城厢的区域面积才3平方公里。城外的农民和菜贩们每日挑菜进城,走街叫卖,也有一些菜贩开始选择街道的门面房卖菜、卖瓜、卖肉、卖禽蛋,随后又出现了前店后工场的小作坊等。于是卖面筋集中的地方就叫作面筋弄,大豆市场一条街就叫作豆市街。可以说这是当时菜场的雏形。”


1963年的上海小菜场,依然人头济济。



精明的主妇们在小菜场细心挑选着 (by bruce Levett)


上了一定年纪的上海人说起小菜场,都会想到虹口的三角地小菜场,这可是上海最早的小菜场。早期的三角地菜场英文名称为Honckem Market(虹口菜场),是单层的木结构室内菜场,四周没有建围墙,人员进出和货物运输都很方便,菜场外面地方开阔,人流量也较大。当年有文人在《沪江商业市景词》里这样来描述三角地菜场:“造成西式大楼房,聚作洋场作卖场。蔬果荤腥分位置,双梯上下万人忙。”当时,三角地菜场的经营品种口号是:“蔬菜品种齐,糟、醉、腌、腊、风,青、草、花、白、鲤样样有。”



左图:“三角地菜场” ;右图:“里弄加工组”,这些老画面被收入《上海故事》。


所以,说上海小菜场的出现,距今至少有120年的历史,确实是有据可查的。


在旧上海,陕西北路称为西摩路,所以上海的老居民都称那条路上的菜场为西摩路小菜场,它曾经是上海规模比较大、品牌比较响的小菜场之一。租界有西式菜场,在南市老城厢一带,则出现了老西门外的唐家湾菜场、大东门外的紫霞路菜场等马路菜场。其中紫霞路菜场是上海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马路菜场,东起花衣街,西至篾竹街,全长大约500多米,和外郎桥街相交的十字路口是最热闹的地方。




建于1928年的西摩路菜场。于1993年南京西路地区综合改建中被拆除,在其原址上建起了中信泰富广场。


清晨,居民们起床开门后,第一件事就是买菜。洗刷完毕拎着菜篮就跑向菜场,有时在菜篮里还要随手放上一只碗,因为那时要买豆腐、酱菜、拷花生酱等,这些都是没有外包装的,所以要准备用碗来盛这些食品。这里每天早上都是人山人海,川流不息的人群几乎挤爆了这条老街。在鹅卵石铺就的弹格路街面旁,楼下的排门板打开就是铺面,小老板们做着小生意,与路边的小菜摊互不相干,你卖你的蔬果鱼肉,我卖我的针线百贷香烟老酒,记得还有老牌的冯万通酱园、万象酱园也开在这里,店堂里,人们忙进忙出地做着生意。在路边的菜摊旁边,人们在这里讨价还价。


紫霞路菜场的东边紧贴着黄浦江,沿着江边就有十六铺东门路轮渡、白渡路轮渡、董家渡轮渡,那时候的浦东还有很多农田,菜农坐着摆渡船过江,可以就近在这里做买卖。有时,王家码头路水产码头的新鲜水产品到货了,伙计推着黄鱼车载着刚上市的鱼虾等水产品经过,他们会大声地嚷嚷:让开!让开!这时候,伙计的身后就会围跟着一群想尝尝新鲜鱼虾的市民。在上海,这种鲜货也只有在紫霞路菜场能买到。


菜场地处老城厢,在这里买菜的市民,清一色都是正宗的老上海人,摊贩的吆喝声也非常有特点:“来,来,来,豆腐嫩得来,一角洋钿买两块来”,“今朝的独脚蟹(发芽豆)只只大”;河蟹的叫法,快要死的蟹叫“撑脚蟹”,小蟹叫“铜钿蟹”,崇明蟹叫“乌小蟹”,正宗的好蟹,才叫清水大闸蟹。摊贩们叫得口干了,也会向店主讨口水喝。当然,买菜卖菜也不仅仅是讨价还价,有些小贩也很懂食疗和养生之道,边卖菜边吆喝:“清明螺蛳抵只鹅,小暑黄鳝赛人参,菜花黄时吃甲鱼,大伏天里吃羊肉。”




这些厨房秘诀,小贩说得头头是道,顾客听得津津有味,小菜场的买卖也就自然好起来了。当年的紫霞路菜场的市井,真有点像上海的“清明上河图”。


上海菜场为中国人所做的贡献不止如此。1949年解放以后,人民邮政要制定邮票的价格,就去请示国家领导人,领导人就问了农民到集市上卖掉一只鸡蛋多少钱?当时一个鸡蛋的价格大约是4分钱。于是就定下来,老百姓在市内寄一封信的邮票就是4分钱,相当于买1只鸡蛋。而一封信寄到外地要贴8分钱邮票,相当于买2只鸡蛋。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也想探寻一下上海小菜场,不要着急拎着菜篮出门,先来看看这些生活在上海的爱吃又会做的人儿会给你指向何处。




李照兴(Bono)

职业:跨媒体创作人,iWeekly主编

籍贯:香港


武康路菜市场


这里有着传统菜场的温热人情。你可以在这里找到最笑脸迎人的新鲜蔬果,这里瞧一瞧,那里摸一摸,人与人的生活就变得亲密起来。

地址:上海徐汇区武康路98-1号




zhuyi

职业:homebistro 美食微信号写作者,黑法师暗黑系甜点联合创始人

籍贯:成都


复兴路菜市场


在见惯了天价进口食品之后,每一个进入菜场的人都会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感动:在这里,食品才显得尤为平易近人,而生活,看起来还是寻常得让人感到无比舒适。




btr

职业:作家

籍贯:上海


大田路兴泰菜市场


真正美味的菜市场绝对不只是卖生鲜蔬菜,总是有从菜摊到餐桌直线距离最短的温热食物将你喂得半饱,然后乐悠悠地回去大展拳脚。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大田路511号


不过,菜市场其实也是褒贬自知的所在,唯一不出错的答案好像就是:


我家门口的小菜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