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国兴先生“论拳”

 静幻堂 2015-12-03

内容扩而展之,便可知道“拳”的“理、法、术、功”的练习和运用等方面的较全面而又系统的内容了。这样,在修炼拳术攻防之 道中就不会有偏见了,就不会以“点”概“全”了,就不会在修炼时出现偏差了,就不会相信什么绝技了,就不会相信“几天或几个月就能练出无敌的攻防功夫”的 天方夜谭了,就不会修炼拳术攻防之道以一法而代万法了,对拳术攻防较技的能力“神其说之了”,运用时就不会恃仗什么了,也就不会执偏而“全面求之”了。谚 云:“一个眼的网,永远捕不到鸟”。修炼拳术攻防之道亦是这样。

  如果有了上面正确的认识,那理解下面所论的拳术攻防之道中的概念性的问题,就容易多了,能够正确的理解,则练时有法,用之有准则,就可以循序渐进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修为,便可达到上乘艺境,乃为易事了。

  残:有的门派,拳种将“残”字列为拳法的“首”字,并注解说:“残酷无情,残人为法,用必残人”。依我的认识,此解实未能解透“残”的真艺境。前人立 “残”为法的真意,乃是针对“全”而说的。首先说拳术中的攻防招法的身形亮架,尽管拳手如何做好保护自己的拳架姿势,总不能全部护住自己,内劲的劲势针对 自己招法的目的,总不能铺满全身,而是有劲势虚实之别,这个现象是名“残”,即招势“残缺不全”,这是客观事实。

正因为任何具体的攻防招势存在这个“劲势虚实之别,形式防护不全”的“残缺不全”,才产生了“避实击虚”的攻防变化的法则以为用。以自己不全的招势攻击对 手招势的不全。然而单看每个招势都残缺不全,通过上一招到下一招的变化,残缺不全的位置在变化着,变化功夫好的,总给对手一种无懈可击的全面都保护的严密 的感觉。如借用枪论的“身前一尺有团牌”的用招艺境,更高艺境的“触处成圆”运用,皆是“残缺不全”之招势而有“不残之运用”,这就是拳势的用法有形用 半,劲用对五,劲形反蓄,中土不离位的四正四隅,合之中宫九法,而且劲势亦非铺满全身便是残。但落点有一定之处,随势而变,因势而用,这就是形体,劲势的 腾挪之法。自身即可体验:“招法中劲势、形式之残而不残之用”。如果较技中能瞬间造成对手的招势中劲势、形体不能变化而被击发,是为“残人为法,用必残 人,残酷无情的真解(因为你要讲情面则人立你必跌)”。“残酷无情,残人为法,用必残人”并非伤害对手之意,而“避实击虚”为法的,此便是“残”的精义。

能于此意境中,观看各门之招法,则能招招明精义,法法知真机,即可看懂古拳谱。古拳谚云:“出手伤人,不是出自武学高门”。结合“残”字的论述便可明拳术攻防之道的真谛妙意了。

  忍:乃练拳术攻防之道的一大方法,即“忍己之欲,遵道按法而修”,又是一大功夫境界,即“忍而化欲”的“无欲之境”,无欲则明心,明心则见性。忍者功 夫高其理在此,无欲自能忍,能忍者能修,俗云:“忍字心头一把刀”是说“割去自私心里的贪欲”是为“忍”,如练功初期“能忍自身酸楚者,便得轻松;忍疼痛 不动者能静;能忍练功中孤寂者,必得圆融之境,而性自明;忍而自在者宽容,宽容者大度”。拳术攻防功夫从“忍”法而修的内容诸如:形体、意境、气度、招法 运用等,比比皆是,俗云:熬功夫,耗功夫的练法,皆“忍”之法,故前人云:“小不忍,则乱大谋”。即是说:小功夫练法都不能忍受而坚持,则不能修得大功德 艺境,只有处小而忍,才能有功夫大功德的成果之获得。

  然而“忍”不是催残自己的身体和心理,而是在知“道”明“理”按“法”而渐修的一种方法,故修炼攻防之道的功夫能“忍”者艺自高。因其能忍常人之不可 忍,能忍常人不知忍。其在“忍”境中修,故其通过“忍”的修炼方法而得的功夫艺境,就是常人不可能达到的艺境,其功夫自然就高。古有从“忍”字门入手练功 者,其功夫艺境超出常人练法,其理在此,然而从“忍”字功夫的练功方法,即是平常人的拳术练法,只不过从“忍”入手,用“忍”而修,从“忍”中出功夫,再 从“忍”中而悟艺境,是其特点,然心清气静、形虚气运,才是修炼“忍”功的基础,能忍则能让,虽能让,中不让,则忍者是。为忍而忍,其法不是。故习拳者应 明确认识“真忍者”和“假忍者”的区别。真忍者在明心,假忍者在求形。故可区别之。就是“君子欲于义,小人欲于利。”

  怒:兵略训云:“善为政者积其德,善用兵者畜其怒。德积而民可用,怒畜而威可立。德之所施者博,则威之所制者广。威之所制者广,则我强而敌弱矣!”

  从拳术角度论“气沉丹田德润身”乃善为拳术之政,德积蓄的厚,则自身内外各部位器官皆可以用于拳术较技的攻防。怒畜而威可立,此怒字不是说“怒满胸膛 ”之怒气的。如有此怒气,则胸胁涨满,气上冲天,甚者会头疼、头涨,发生昏厥,如何还能用于较技呢?然此“怒”在军事上是“激励士兵斗志”的意思。在拳术 中,则是“内劲势”功夫的运用。怒气从肝生,乃肝之暴烈之气,对身体有害,于拳术也是无益的。然肝主生发之气,在天应春气生,应在拳术中“劲从脚起,传于 腿,主宰于腰,升腾于肋,运化于胸中”的劲势,此劲势达于胸中,与“怒气”之象近似,故名为“怒”,实与怒气有本质之别,又与生气无形无象有别,此乃健之 动的大壮之势,如习拳者练功能得此劲势而用招法攻防,其招法攻防的拳势纯厚而威力大、效果好。故曰:“怒畜而威生”。然而此能生威力的“怒”乃气沉丹田德 润身的德,经修炼转化成的“内劲”运用时的一种内在表现。

故修炼拳术“德之所施者博,威之所制者广”。是说内功修炼施于自身的德厚,则“怒”的劲势生成的拳势之威力,就适用广泛的攻防招法之运用,这样则我强,对手就弱了。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知道,前贤论拳时说“怒而威生”的实际内容为何,实际意义所指了。也就明白了拳谚说:“十年练拳,十年养气”的道理了。也就知道这里的“怒”不是主观情志的词汇,而是内在“劲势”功夫运用的名词。知此,习拳用劲,用招就有方法了。

  亲,谚云:“打人如亲嘴”乃是形容用招要近身击之,对手不易化解,攻击的效果最好的意思。然而,如何才能达到“近”身击人的用招效果,前贤提出了“亲 法”的运用。亲法是拳术攻防用招广泛存在的艺境。举例来说:“自家亲戚来了,谁都热情的请进来;亲戚要走了,谁都会热情的送出去”。这个意思就是拳术中的 “亲”法,如:“顺水推舟,顺手牵羊”的用招方法便是。也就是说在较技中,要将对手视为自己的亲戚,不要视为仇人,才是用招的法则,即“无仇为良”的精 义。这样才能心平气和的用招,才能更好的应随自然,更好地运用“一片”的打法,才能实现拳打“一片”的运用效果,才能发挥“打人如亲嘴”的近身发招的威 力,才能使对手防不胜防,毫无化解招法之能力。故习拳者应熟悉“亲”法的运用,才是习艺的上策。“和颜悦色真刚毅”亦是此精义也。

  慈,较亲法更深一层的艺境,乃慈母对幼婴之“慈”,以此“慈”的心情,体态,对待较技中的对手。首先自己要做到“柔外而刚中”的功夫艺境,即“棉中裹 铁”的方法,凡与对手较技,自己面带慈祥安和,体态舒展而柔静,用招攻防皆顺随对手而用,不丢不顶,恰到好处是为慈;因对手之势而发之,对手舒服而跌出是 为慈之用。功夫到此艺境,虽不主宰对手,任其施用攻防手段,但对手却觉得无时无处不被主宰着,所以“用必打犯,出手不伤人”乃成易事,故前贤有言:“出手 伤人,不是出自武学高门”是激励后人,习拳练艺要达到用“慈”的艺境,才是真功夫,方可诸病不犯。此即“以柔用刚”的精义妙处。

  发,即发招,发劲,发力的发。然发招有发攻招,发守招之别;发劲,有顺、逆之分;发力,拳术中有发力之说。“以柔用刚”之技术方法,柔者,外形,以力言;刚者,内气,以劲言。明此,发劲、发力自明矣!

  然而,练拳者真知“发力”的人不多。王芗斋先生论“发力”时说:“无力而发,是名发力”。此论乃是真懂拳术“发力”的明者之言。修炼拳术攻防之道运用 攻防招法时,由自身内部聚力而发者,皆病拳也。自身已凝聚僵硬,何能发力呢?所行者皆蛮、僵、硬、拙之笨力而,非拳术功夫之劲势的运用,习拳难明者,此 也!

现引新城“五公山人”的《太极连环刀谱.总论》中,论力时说:“近人用力,刀未出而力先聚,先存心聚力,则力在骨肉,与刀何涉?吾之用力,力在筋骨,骨弱筋柔,周身气脉相连,虽不用力于刀,而周身气力自全在刀焉”。

读此将刀字易为拳字,便可知之。拳术功夫历来讲求内劲的劲势之用。而劲势在体内虚空之中运行,与外形体之势结合产生攻防的拳势,骨弱筋柔,周身气脉贯通, 虽不用力于击发点而周身气力之劲势自全在对手的“跌落点”处应之。只有以柔用刚之拳势的运用,才具攻防的效用,与“发力”何涉,希习拳者明之。

  太极拳讲求:“浑身无处不太极,挨着何处何处发”。此“发”字乃言说的是发“以柔用刚”之拳势,而拳势分刚柔。发劲势为刚者是直击对手;发形势为柔者是曲化对手。如果将此“发”字单纯理解成“发力击人”则失误矣,习拳无法矣!

  而在拳术的修炼过程是由“拳变造式”开始;拳变造形;神、意、气、劲、形、中六合一统的拳变造势;天地“绳、准、规、矩、衡、权”六法度的“权变造势 ”;权势必形。都是拳势的功夫内容,即“以柔用刚”的功夫内容,由始至终皆不存在“发力”的问题内容。因为我清楚“无力而发,是名发力”的无力而发的“发 ”,即发拳势的刚或发拳势的柔的“发”。

因为刚柔都有外在力的显著效果,故“无力而发,是名发力”。即“以柔用刚”的技术方法,希习拳者能从此论中,悟出“发”的真谛,不要在某些不通拳术之人调 强的“发力”误区中迷而不知返。要知道,单纯的以“发力”为技能,会流入外家拳法一流,又为绝技而代替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全部功夫的认识也是错误的,这样 会贻误自己。应于精细微妙处分辩。

  桩,前已有论“练桩”的内容,然此处所言之“桩”乃攻防招法运用时“一步一桩”的运用的论述,众口不一,又有将此“桩势”功夫与站桩之“桩功”相混淆 的趋势。而出现对“桩势”越描述越不清楚,越说越模糊,越说越神,至使后学者不知遵从何说为是。故有必要将“桩势”论说明白。以利后学者明之。

  此“桩势”的形成,即内劲之劲势和形体之形势,内外合一而成,是以柔用刚之拳势功夫达到一定水平的功夫景象。此“桩势”的形象,就是“外有自身形体, 而以防守手法部位为准,内劲围绕自身形成“劲势圆柱体”的景象之名称。前贤亦以此功夫艺境为“桩”论,故有攻防招法运用时“一步一桩”之论,我为述说明 白,概念清楚,以区别练习桩功的“桩”法,而名之曰“桩势”,因其劲势象“圆柱体之桩”。此桩势因其随自己攻防之招法而善变无常形,及攻防运用时具有的威 力最大。此桩势皆以防守之手法位置而决定着“桩势”圆柱直径的大小,不管此桩势直径的大小,其威力的质量不变,而存在功夫厚薄之分。所谓的桩势的威力,是 说,“用招攻防自身稳健,攻则势锐,守则无懈,其顺随对手招法善变无形而不为对手所主宰”。是拳术功夫上乘者,遇强劲对手时常用的功夫艺境之一。

  此“桩势”功夫艺境,必须是“心清气静,形虚气运”的修炼者才能达到的,必是“德之所施者博,威之所制者广”的内劲功夫深厚者才能修得,是在“文练法 ”暗劲功夫阶段内,而以“阴遁阳使之守,阳遁阴使之攻”用招方法中,才能逐渐地,清清楚楚的体会到“桩势”以防手之手为准的“圆柱形劲势”的存在,而自身 即在此圆柱劲势形之中偏后。

如果说此圆柱形劲势是虚构的,是不尊重客观事实的认识。它是练功夫达到一定程度水平时的“场效应”是可信的。以我练功的切身感受,感觉,此“圆柱形的桩势 ”是物质的存在,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什么级的我无法凭感觉辨认清楚。可以肯定的说,是修炼内劲功夫出来的自身内最微妙物质形成的,而以气场的现象存在 着,这是客观事实。最大的特点是收发自如,轻沉自调。

  论述至此,修炼拳术攻防之道的人,应该明白,练习“站桩”是修炼功夫的方法;此说“一步一个桩”乃言说攻防招法运用中的“桩势”功夫,此两者,练功之人万不可混淆。

  如以练“桩功”的方法,直接求“桩势”的功夫,其内景象是,但功夫不是,因“桩势”功夫是:内功,外功,静功,动功综合练法而修炼出来的功夫,岂能依赖一法而能成之。况且,此“劲势圆柱体”的“桩势”是运用的说法。

  弓,此乃陈氏和武氏太极拳,在阐发“静若山岳,动若江河”上下相随、周身一家的功夫艺境,完成“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的要求,全身整体劲势的蓄发 相变是需要一身备“五弓”的方法,是外形之身法运用的“术语”。习武之人应身备“五弓”。大椎穴到尾骨尖是为身之弓;胯至足是为“足之弓”;肩至手是为“ 手之弓”,由于身备五弓,故拳术攻防招法,蓄发相变生生不已,招法攻防源源不断,才有不断的弧形走化,不断的直进粘逼;才有浑身无处不太极,挨着何处何发 的最好的以柔用刚的攻防效应。

其他门派亦见有五张弓的论述,然其内容已非,由于我所观拳谱有限,确实不知“身备五弓”的说法,最早出处于那里,亦只好以陈氏和武氏为主而论了。而古人有论:“人身犹如一张弓”。三皇炮锤论说“人身备三弓,身弓,手弓,腿弓。”

  依我所修炼身备五弓之法而言说,乃为七弓之用较为合适,因身弓就有一正,两侧的三张弓,言五张弓乃将两侧之弓合并于一正之身弓而说了,用时要有身法三 张弓才算全面了。然而身弓有大小之别,大椎到尾骨尖是小弓法;百会穴到会阴穴是大弓法。大小弓法在运用招法攻防时,小招法用小弓法,大招法用大弓法,小弓 法轻灵巧妙,大弓法劲势深厚雄伟。身弓腰为把,足弓膝为把,手弓肘为把,所谓弓把,在放劲时“张弓把要顶”。如肘前击,腰要前顶,是谓张弓,手弓之肘,足 弓之膝皆从此意,即发人放劲时弓把不能软,弓把软则已蓄之刚健劲势不能放出,就没有攻击效果。

这是蓄发的关键,虽言五弓合一,是全身的整体劲,但攻防用招时以柔用刚的“形用半,劲用对五”,故实际用于攻的乃两张弓,用防守乃三张弓,此乃“三正两奇 ”的攻转守,守转攻,乃五弓齐备之法。如五弓齐发皆用于攻,则生生不已自断矣!已非拳术五弓之用矣!此乃习拳者常犯之病,因其不知此为病。

  然五弓之法,必在六合一体之形内使用,如为用五弓而出六合一体之形,是为散,术语名“形破体”,即五弓之形破坏了六合之形的一体,则五弓已毫无攻防价值了。

  言为五弓,实际在拳法攻防招势中不见五弓,只见招势之用,如将招势翻为五弓之意而练之,自能得五弓之妙用尔。能得五弓之妙用则能明蓄放同时,亦明自身 如风箱,生生不已之功夫得矣!故习拳者按五弓法修炼招法的攻防,自能源源不断如江河。其劲势无断而。然而关键处在弓把,“把顶弓张”,犹如张弓放箭,然与 张弓放箭之射向相反,知此,乃知身备五弓的身弓为主,是为崩,拳势威猛如此,可知弓法之威力尔。弓法源于自身阴阳部位而决定的方法,故是最充分发挥人体内 外以柔用刚的最佳功能的方法。

  通篇论“拳”一气而成,旨在使初习拳者有一明确概念。此乃集众家所言而明之,意在论拳术攻防之道确有实质,非人为所能左右之。皆选常人易混的术语概念 而论说,全在明前人之微旨,拳术修炼、建体、至用之精义,使学拳者习之有法尔,进之有路矣!然真实之精义,全在习拳者按法而修,以形鉴真则自明。

【注释】
①、此文成后,即获得清·良轮著《张横秋秘授跌打抓拿》拳谱。谱中有云:“造乎神者,方称为法;化乎一者,始谓之拳。”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给“拳”下的比较 精确的定义。其论与我所轮的宗旨不二 ,故在以后著文时皆取之,因其知见解精辟。由此而论“拳”有“实体”矣,即自己修炼而成的法身“道体”。就是以“天心为体,元神为用”的自身体用合一之“ 性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