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极·太极”法说

 昵称7614349 2016-03-07
“无极"太极”法说

孔子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为何不谈无极而直言太极?何为无极?何为太极?学必探本穷源,先贤蔡清说:
极字所从来,本是指屋极。故极字从木,今以理之至极而借此名之。犹道本道路之义,今亦以此理为人之所当行而借名之耳;太字是大字加一点,盖大之有加焉者也。即曰极而又加以太,盖此理至广至大,至精至微,至中至正。一极字犹未足以尽之,故加太字于极字之上,则至矣,尽矣,不可复加矣。
此言点明太极名字之由来。
其又说:“自孔子以来只言太极未尝言无极,世之昧者盖有以阴阳五行之例而求太极于有形象者。故周子复添“无极”二字,明其只贯乎阴阳五行之中,而实超乎阴阳五行之表也。”此言点明无极名字之来源。朱子解释此句之文说:“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乃无极之义也;而实造化之枢纽,万汇之根柢,太极之义也。故无极而太极,非太极之外复有无极也。”说明无极、太极是一物事之义。
再看宋代"罗泌说:
陈传曰:太极元气含三为一,曰含三者,一与一为二,二与一为三也,太极与两仪即二,而二仪与太极即三,一即三,三即一也,岂惟含三,五十有五莫不具焉尔。是太极者在天地之先而不为先;在天地之后而不为后。”即太极者道也。先天地生而后天地存的意思。
从上述古人论述无极、太极之义。可见先人对宇宙生成前后景象的描写:宇宙来源于无极的太虚,即老子描述的有物混成之物,即现在科学所不能准确推测出的极微小粒子存在的状态;具有无形无象、无声无臭、空空洞洞、混混沌沌、无一物而含万物之机势。正是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的“无”的意思。由无极之义而显有机之势,即太极生则宇宙生成、天地剖判,万物随生,即老子说:有,名万物之母的“有”的意思。所以说由太极看无极即空空洞洞、混混沌沌、无形无象、无声无臭,但确实是有“无”的存在。然此“无”乃“妙有”也,正老子所曰:“故常无,欲以观其妙”一句之精义。即道体本无形无象,但却是实际存在的实有之物;如果从无极看太极确实是有“有”的存在。然此“有”乃道体的边界尔,正如老子所云:“常有,欲以观其徼”一句之精义。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就以: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论以图腾说表示,就是“无极图”,说明无极之无形无象。见无极图。如果从老子“道体”论观之,无极图又名“道体图”。见“又名道体图”。

这段论述。向我们展示了本原“道体”的“无有共存一体”的状态了。由此推论知道无极、太极乃是一个物事的意思就相当明白了。此又证明了万物的有形、有象、有质皆从无形无象的“道体”中生来,即古人说的“有生于无”的意思,学习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亦要遵从“从无到有、由有化无”这样一个规律。由无到有的过程是为“造”,由有到无的过程是为“化”,故“造”乃由简易入繁杂,“化”乃由繁杂复归简易,最终化致于无,然“无”乃“无中之妙有”的道体之谓也!此乃每一个人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整个过程的基本规律。而传统拳术攻防变化中的造化生机,指攻防转化的制人而不制于人的能力的意思,而又主含“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不期然而然,不期至而至,不谋而当的功夫境界。此乃神拳神明的“神化功夫”之艺境。
孔子说:《易经》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之句,乃从“有”立论。说明一切事物的生成即是太极,同时亦是两仪的生成,并非太极之后再生阴阳。可以知道:无极、太极、阴阳乃是一个物事,既同一存在。大至一个宇宙,小至人身都是此理。一个天地是此理,一个人亦是此理,人身一太极同时人身即一阴一阳同时存在。数术论认为:一即太极,零乃无极,二即两仪。一个零即为一,一个太极亦为一,一个两仪亦是一。所以古有“元气含三为一“的道理,此即“三一一三”的“体用”之宗旨。见太极图,及先天太极图:

又世间万物万象乃一气流行的结果。气动则生阳,气静则生阴,乃自然本来之现象,同时亦阐明动静之本质,即阴阳之本性。传统拳术攻防的变化即根于阳动阴静的道理。一气者,即老子在《道德经》中阐明的“道”。“道”乃是有物混成的物,及演化生成万物变化的法则和规律的全部内容。因此说:太极者,道也。阴阳者乃两仪也,即一阴一阳为之道也。
宋代罗泌说:
太极即太一也。有物之先本以混成,有物之后未尝亏损。惟有性而无形。其与两仪、四象、八卦与我皆生,一时具备而未尝生未尝死者也,盖有中则有两位(柱)、四方、八极;有太极则有两仪、四象、八卦。大自天地,细臻万汇,物物具而无赊欠,有形、有色,孰不具此极此仪哉?
何等精辟地阐明了太极、两仪的实质及其意义。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修炼、建体、至用的一切机理,皆由此而化生出矣!下面简略述之。
从传统拳术角度认识:人身即是一无极,人身即是一太极;人身即是一两仪,气乃阳,形乃阴。人乃物成之太极。此乃“分、合”法观之。分乃演绎法,合为归纳法。传统拳术修炼与运用的一切功夫内容由此两法而衍生。
人身即一无极,言人身乃无可复加之极也。拳术中站无极桩功夫的内涵之无极态应之,即虚其形质,无形无象是为无极功夫。孙禄堂先生曰:
拳术至练虚合道,是将真意化到虚至无之境,不动之时,内中寂然,空虚无一动其心,至于忽然有不测之事,虽不见不闻而能觉而避之。《中庸》云:“至诚之道,可以前知”。是此意也。                         ——摘自《拳意述真》
无极拳遵此理法而成之,无极艺境是此境界之真功夫。
人身一太极,言人身是最大之极限的存在。拳术中认为人之一气为太极;人之一体为太极。人自赋性含生以后,本藏有真元之气,不偏不倚,和而不流,至中至正,至善至极,是为真阳,所谓中和之气。此气健运不息,阳刚之性,纯粹之精也,平时洋溢于四体之中,浸润于百骸之内,无处不有,无时不然,内外一气流行不息,于是拳之阴阳、动静、虚实、开合、方圆即根此气而生,收放、吞吐、屈伸之妙,即由此气而出之,此即太极一气也,太极即一气,一气即太极。以体言,则为太极;以用言,则为一气。时阳则阳,时阴则阴,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则阳而阴,阴而阳。一气活活泼泼,有无并立,开合自然,皆在当中一点子运用,即太极是也。全体透空,虚灵妙境。太极拳遵此理法而建德体以至道用。
人身即两仪,气乃阳,形乃阴。气属阴,其用从天之道,分阴分阳;形体属阴,故其为用从地之德,分刚分柔。内气本天的阳刚之性,健运不息之德;外形从地的阴柔之质,顺随不妄为之德,此乃流行之太极,以两仪而为用。故“内气、外形”健顺参半,柔外刚中匹配如一为之体。此乃健顺和之至之德体,气、形共司攻防之用。拳论云:“用刚不可无柔,无柔则环绕不速;用柔不可无刚,无刚则催逼不捷。”非由此不能达到太极的全体透空的虚灵妙境。非由全体透空的虚灵妙境不能达到无极的练虚合道的至诚之道境,可以前知的无上妙境。形意拳遵此理法而论拳之修炼、建体、至用的。
人乃物成之太极,故有太极之性,而无太极之形者,盖性乃中也,则人之形体有上下、左右、前后、内外八极之定位。故太极者在人习练拳术全以“中”为体用、为首要。中为变化之根抵、变化之枢纽,太极一是中,乃言中轴,此中轴有性无形。太极为一气者,即“五行本一气”的道理机制。乃中正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太和之气,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放之则弥内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卷放必得其时中。此乃修炼而成的法身道之体尔。然其用必分两仪而运行。两仪者即阴阳、气形、静动、刚柔、虚实、方圆、开合、曲直等等,两两相对之机理。丹田为气海,其位在太极之中轴上,下通精所,上达神舍,上运下行,外放内收乃其用,故曰:拳术运用变化之根抵即在此中之用尔。即拳乃用中得中之用之道也。一中而有体、用两重作用。拳谚云:不知一是中,习拳一场空;打拳不用中,到老没有功。故有“让,中不让”之运用法则。如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每式、每招、每手拳法能知用中轴运作才能明白立体方圆攻防变化的“折中矩,用中规”的法则、规矩及其变化规律。拳术功夫上身,其式之内,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矣。中气周流无碍。正所谓“枢得环中,应变无穷。”功夫艺境达于此境才能具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生生不已,势如长河也。传统拳术功夫上身皆实学也。拳法攻防功夫由此衍生而出之,拳拳服膺乃成易事尔。
人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乃一阴形、一阳气、太极之中,计乃三也。此三个条件人人具备,乃生出万拳变化的素材。正如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理。此言并非数字游戏,乃天地至理也,直指人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根抵、真谛之所在,本来面貌之真象。明此乃知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要妙之关键。所以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修炼、建体、至用都遵此法则、依此理,而无一例外,即“三而一之建体,一而三之至用”的浑元功夫说。
所以说拳术是人所能习练,唯有人所能习练。故从《易经》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的从有立论讨论开去,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中的形、意、体、用之本末根节会逐渐展示明显起来,以便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者逐项掌握而能运用。以上为谈无极、太极、两仪的道理,全在阐明传统拳术之修炼、建体、至用的根抵本末尔。知根得本才能生发开来,本末根节繁茂,而必然鲜花盛开硕果累累,即层层艺境可历到,即神明艺境,神化之功可成矣!真功秘诀可得矣!
太极,大德敦化万物一太极;小德川流物物各具一太极。这就是拳法:“人身一太极,浑身无处不太极”的理论根据,亦传统拳术中“挨着何处何处发”,周身光芒不断的功夫艺境的出处。此理、法全在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者依以下各篇章所揭示的理、法,在修炼、运用过程中的体验、醒悟,才陆续在建体、至用中不断的有所得之。能达此“挨着何处何处发”的艺境,功夫必然上乘矣。
但是,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人仍须知道太极之义贯通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宫、十精内容的始至终,归之都是太极的境界。以后谈各章内容时虽不说太极二字亦为太极之理法尔。各门派、拳种的拳术之修炼、建体、至用的理、法、术、功、形、意、体、用,也就从此解说开去。中华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精华也由此而逐渐的展现开来。修炼者可从此中循阶而上终必得正果了。
或问:前论已阐明太极、无极、两仪同为一个物事的道理,但概念确有不同、运用自有区别,于拳术形、意、体、用确有实质,那习练太极拳术即可,为何又说阐明中华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修炼、建体、至用的宗旨?太极拳和中华传统拳术有何区别?
答曰:拳术攻防之道的产生、门派、拳种的产生、确立及其发展,都有其具体的历史原因和条件。由于各门派、拳种的产生历史时期、方位地域不同,所求宗旨不尽相同。但各门派、拳种所体现的能制人而不被人制的攻防功夫之宗旨是一样的。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都是由初级向高级阶段演化发展的规律是不变的,而各门派、拳种所展现给我们的就是这一规律现象。但要知道,能够完成中华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修炼、建体、至用之系列方法,使之成为系统工程,使之成为全面系统的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拳术学问,又不是任何一个门派、拳中所能独立完成的。就这一点,太极拳和中华传统拳术是有区别的,不单是太极拳,任何一门拳种都和中华传统拳术的概念有同样的区别,你现在提出太极拳,那就先从太极拳说起。
以“太极”二字立拳名,源远流长,具体出处暂不可考。具体师承也已不可考证,据前人考证,很早有许宣平传三十七式,名为太极拳;俞氏、程灵洗,传十四式,小九天手法,名为太极拳;殷氏传后天手法共十七式,名为太极拳;张三丰传武当拳、又名内家拳,并称张三丰乃集太极拳之大成者。此所谓老五家的太极拳,其中已有不可知其拳架、招法、套路、理、法的内容为何。无法师承习艺,已是有名无实,成为现代人的遗憾。如历史上曾经是这样存在过,则是中华传统拳术文化的一大损失。
新五家太极拳,由于年代较近、师承可证,即陈、杨、吴、武、孙五家。
陈氏太极拳自称是陈氏先祖所创,可陈氏拥有过《九要论》《心意拳决》《交手法》《太极拳经》,极力推行缠丝劲法,推广流行的拳术套路乃头套绵掌,二套炮捶。
杨式太极拳,杨露禅承传于陈家沟,但《清代杨氏传钞老谱》中的太极拳学理论核心。一方面以《易经》学说的太极、两仪立论;一方面推崇《中庸》学说的“诚者、天道;诚之者、人道”。将两者有机的合成一体而论太极拳之修炼、建体、至用的精旨妙谛,所行拳架以三十七式为基本内容,这就从师承陈氏学艺,但理法术功、拳架,丝毫又看不出师承痕迹,而独立于武林之中,占有重要的一席地位,名扬于海内外。
吴氏太极拳,师承杨氏,以三十七式为基础,推崇杨氏提出的运劲如抽丝,基本理法遵杨氏,虽有独特之论述,亦未出历代各家有关“太极“之论。
武氏太极拳,先师从杨氏,后又学于赵堡的陈青萍,后独得王宗岳《太极拳论》而精习之,故拳架上既不同于陈氏和赵堡的新老拳架,亦不同于杨氏大架和小架,学而化之,自成一派。但基本以三十七式之名而演练套路。其拳论颇精。
孙氏太极拳,师从武氏门人郝为真学太极拳,以三十七式为基本拳架,因其每转身时“开,合”相接,故又称:开合活步太极拳。
但观五家理论体系,拳法的外形架和内变劲势,是那样明显的不尽相同,但都以“太极拳”名之。如从动手较技上分析,也与其它们派拳种一样,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从上述五家的普通拳手之实战效果看,失败记录亦不会是少数。如从理、法、术、功等全面内容看,而又以陈式较为系统全面,确实能体现出是一门具备攻防技击特点的古老而优良的拳种,是理、法、术、功全面保留、挖掘、整理最完善的拳种之一,但细观之,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所记载的三十二式拳名,陈氏拳中用了二十九式之多。陈氏太极拳一路乃“绵掌”演化而来,二路乃“炮捶”演化而来,完全出自两个不同的拳种。由此而知,陈氏太极拳的立意立名,是在原来拳种基础上,参考《易经》道理、演化发展定型而成,功归于《太极拳经》的获得。
但要注意当陈氏得到《九要论》时,尚是心意拳的拳种功夫艺境。这可从《用武要言》中看出,要决云:“捶自心出,拳随意发。总要知己知彼、随机应变”这句话语中看出端倪。当其得到《太极拳经》时,才有了“太极拳”立意,立名之事实而创编了“陈氏太极拳”。这也是历史的事实。因为,时至今日亦未能知道六百四十八言的《太极拳经》出自何人之手笔。因无真实的考证实据,故有此种疑问,亦属自然而然之事了。
太极拳问世问题的关键,是《太极拳经》的问世,也就是说,谁作的《太极拳经》谁就是太极拳立意、立名的创始人。这一点尚需史学家的考证,才能见分晓。但是,据现在的武学文献所知,在元末明初有毕坤先生撰著的《浑元剑经》问世,其在经文中已然论述到“太极”的观点了,而理法又相当的缜密完善,但其并未称名曰“太极剑经”。况且,据观读明清两代的诸家之武学拳谱,皆未见有涉及《浑元剑经》之理法者。可见明清两代的武学拳家并未受其武学学术思想的影响。但是,在元末明初的时代,由于时代的原因,产生了以“太极”学说论述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修炼、建体、至用的思潮也是自然的。所以说太极拳的问世,乃传统拳术攻防之道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但我们不能否定陈氏家族将原来拳种套路招法、拳论。以太极拳的观念立意而确立下来的功劳。因为其这也是对传统拳术之修炼、建体、至用的理法之升华,发展、完善做出的极大贡献。
这样分析认识,足可以证明太极拳是在原来拳种基础上发展而来,其与其他拳种有着某种密切的关系。它来源于其他拳种,而立意境界更加完善,而又影响着其他拳种。
从以“太极”二字命名为拳种之名的立意上推论,实质内容是针对先存拳种的动制静,刚制柔,强胜弱,实胜虚,快胜慢,力大打力小的有为的尚力拳法的改革之升华,而遵《易经》的天人合一的理法,提出了“意气君来骨肉臣”的君臣主从匹配的制胜法则,突出强调中正安舒,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胜强,以虚胜实,以慢制快,以小力打大力的无为尚巧拳法,最终使中华传统拳术的理、法、术、功、形、意、体、用的体系初步完善。孙禄堂先生在其《太极拳之名称》一文中,阐述的再明白不过了。录几段以证明之。“太极即一气、一气即太极。以体言,则为太极;以用言,则为一气。时阳则阳,时阴则阴,时上则上,时下则下。阳而阴,阴而阳,一气活活泼泼,有无并立,开合自然,皆在当中一点子运用,即太极是也“。其式之内,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矣。此气周流无碍,圆活无方,不凹不突,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变无穷,用之不竭,皆实学也。此太极拳之所以名也”。再看王宗岳之论:“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仰之则弥高,附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好了,从中可以看出以“太极”命意而为拳名、不是在形式套路招法上来区别而分,而是在“自身攻防机制法身道体”上认知。其有完整的理、法、术、功、形、意、体、用的由始至终的系统。这样的立意命题又是不可改变的,充分地体现了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修炼、建体、至用中“天人合一”的思路。
可从现在社会上,即民间中又流传着龙形太极拳,绵掌太极,通臂太极,心意太极,形意太极,八卦太极,张家太极,李家太极等等拳术的拳种流派。这当然是好事,证明“太极”拳的可信性。但是否都是突出“太极”拳法的意气君来骨肉臣的君臣主从匹配法则?“太极”拳法的中正安舒,尚德不尚力,柔以克刚,静以制动,弱以胜强,虚以胜实,小力打大力的无为尚巧之运用的艺境为宗旨呢?是,则是;否,则非矣!拳家立名取义在于功夫实质,求得是名与实相符,不在于名号尔。
太极是《易经》学说中的哲学命题,拳家以“太极”立意命为拳名,研究“太极”拳的实质内容。即理论、功法内容,乃是贯串在《易经》学说中的两仪到十精的诸法之内容。如果抽掉这些传统拳术理法的实质性内容,而只冠以“太极”二字来标名,则会名与实不符,会落入空架子的花拳绣腿之流。如以顶抗争力为法,依然会落入俗学旁门之中,则不会存在以“太极”立意之宗旨了。这样就会误人误己!习拳术者必应仔细辩之。莫为“名”所误矣!应名与实相符,才能对路,修之而无误。这关乎到如何认识传统拳法的问题,要如前贤所云:“妙乎神者,方称为法;化乎一者,始谓之拳”。明此之论,才能名副其实的修炼而能功成艺就。
如以《易经》的天人合一之道理、法则来考察,“天下事事物物凡有对待者,皆太极所生之两仪,非太极也“!论“太极”拳,如以气言,曰阴曰阳,而太极立乎阴阳之先。以质言,曰刚曰柔,而太极超乎刚柔之外。以态势言,曰动曰静,而太极实几于动静之微。太极本无有而无不有,无在无无在。初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者,如单以太极立意而习太极拳,则不易明白太极拳术之真谛。则有枉费心机之弊。如拟从两仪至十精内容中的诸种方法习练太极拳则习拳有门路矣!此乃由“不见二则不知一”的“颠倒颠”之理法决定的。如此,方可明白先人以“太极”立拳名时想达到的“太极”意境,和所循之方法路径。因此,阐明《易经》中两仪至十精的诸法中之要旨,习而精之,最终才能体见到太极的虚灵妙境。各门派,拳种的修炼者,如能按各篇章所述诸法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真功夫,乃是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真路径。而唯此方是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真路径,即“建体至用”的路径。前哲论拳法说:造乎神者方称为法,化乎一者始谓之拳”。此不就是对“太极”拳之理法的最简捷之论述吗?
如以太极境界为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修炼之妙境,为习拳术者追求拳术攻防之道的艺境标准。那习练任何门派,任何拳种的拳术,都可以通过两仪至十精内容的诸种方法为要旨而渐修,从而皆能达到拳术攻防动手较技的太极之虚灵妙境的。这就是中华传统拳术理论认识上的宗旨。实际修炼的结果验证,亦是非常可行的。从以上所举九家各拳种的名称,已经表明前人探索而得出的结论:“中华传统拳术是一家”。故现在的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者需要放开眼界,更要全面的掌握之,才能日日新,舍此无别良途。现以孙禄堂先生三派归一的论述,借以表达我万拳归一的思想,以启迪广大习拳爱好者的观念,只有观念正确,方法无误,才能入道。
《拳意述真"自序》中云:
夫道者,阴阳之根,万物之体也。其道未发,悬于太虚之内。其道已发,流行于万物之中。夫道一而已矣,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物曰理,在拳曰内劲,所以内家拳术,有形意、八卦、太极三派。三派拳术,形式不同,其理则同,用法不一,其制人之中心,而取胜于人者则一也。按一派拳术之中,诸位先生之言论形式,亦有不同者,盖其运用,或有异同。三派拳术之道,始于一理,中分为三派,末复合为一理。其一理者,三派亦各有所得也。形意拳之诚一也,八卦拳之万法归一也,太极拳之抱元守一也。古人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灵,得其一而万事毕也。三派之理,皆是以虚无始,以虚无而终,所以三派诸位先生所练拳术之道,能与释、儒、道三家,诚中、虚中、空中之妙理,合而为一者也。
鉴于太极境界乃渐修顿悟几经颠倒方能功成艺就,故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人,要掌握各层次功夫火候,不要动力定型过早。因为一个高手都是经历三种不同功夫层次的过来人,他们能够把握每个层次功夫的动力定型不过老到但精熟,才便于不断升华,才能取得最终的成果。如歌诀云:
自古传承门路清,体用精求无虚华①。
磕格碰撞是骨打,全身五弓为筋发,
皮毛抖弹震死牛,毛发松弹守三阳②,
气形化一归无象,阴阳互感通天下。
                          ——摘自《清代宋书铭太极拳谱"五乘功夫》
【注释】
①、此句为我所加,为了表达的更为清楚。亦为了成为七言律诗的体才。
②、此句流行本为“毛发松弹手三阳”,与原歌诀整体精义不符,故而将“手”字改为“守”字,则复其歌诀本意矣!具体解释见“九宫篇"三层九段论”一文。
此乃从“骨、筋、皮、毛、发,而论述的功夫五层之艺境,可适用各门派,拳种之人。一个初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者在修炼拳术功防之道的三年期间内尤其要更加注意,可在三年期满达到妙手境界,即处处用空,妙手连出的境界,再努力一到二年,便可达到神手境界,即随其变化用招法的境界。这样才能脱尽拙气,拙力,功夫方能纯正自然,是谓炉火纯青,即达到全体透空的太极境,无形无象的无极境,方具备随心所欲的神化之功夫。
如果一个初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者在三年期间内的熟手,好手,巧手的不同功夫层次上动力定型而不升华,属于动力定型过早,这样内劲的运用受拙气拙力限制,内劲质量不能精纯提高,修炼者执此是很难突破的了,只能停留在原来的功夫层次上了。这样很难发挥自然法则之妙,很难发挥自身之良知,良能达到不期然而然,不期至而至,不谋而当的艺境,更难达到练虚合道,寂感遂通的虚静前知的拳道合一的境界。故很难体现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最节能,全方位立体的攻防技击功夫的特点。这一点正是中华传统拳术功夫的重要特点之一,大器晚成就是很精辟地阐明了个中道理,可为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者之宝鉴。历代各门派对功夫的成就都认为:三年一小成,七年一中成,十年一大成的观点,所谓小成是基本上技击功夫攻防招法精熟的形拳招熟的功夫艺境。十年乃成拳术通家,即毛发松弹守三阳的太极境,及气形化一归无象的无极境。根据我的教学经验,五年时间的业余训练,可达到神手妙境,还是可行的,有保证的。如专业修炼,有三年零一节的时间就可以大成了。
从历史上考察,有很多名家高手,都是多方拜师,学数家门派拳艺而成功,可证明拳术的真谛存在于各家门派、拳种之中,充分地体现出传统拳术的理不二,法不一的道理,也证明了大器晚成的道理,更证明了想成为高手名家,不要动力定型过早的道理。习拳的过程就是不断改变自己,完善自己的日日新的升华之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拳术攻防之道技击功夫炉火纯青的境界。又证明了每一门派、拳种只能代表中华传统拳术风貌的一部分。当然,习练单一门派拳种之高手名家屡见不鲜,因其理论明白、全面、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者天资敏捷,悟性极高,有学拳习艺举一反三之能力,博学而精之,专之,亦属正常之事。因为他本人从来未将自己所学习修炼的拳术视为本门独有之技,是这类人的风格特点,正因为如此,才能成其为高手

通过对《易经》理论的认识、研究、探讨,来揭示中华传统拳术的技术功夫的修炼、建体、至用之实质内容。综合认识各拳派、拳种的特点,按照《易经》学说所展示的自然法则规律则使拳术理、法、术、功、形、意、体、用在修炼、运用过程中,根据前人的经验,总结出一套有共同的、系统的、完整的、全面的、切实可行的标准概念,虽然风格可以各异。其实质内容乃是最完全能阐明传统拳术技击功夫真谛的一套理、法、术、功、形、意、体、用的拳术宗旨,但必须落实在拳术技击这一有代表性的特点为核心,这是完全可行的,也是现代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者所应努力来共同完成的任务,实为发扬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而应当做的。
我这样阐述,并不是说现存的拳种不重要,而是非常重要。各门派、拳种都是中华传统拳术的分支,又是中华传统拳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理、法、术、功、形、意、体、用等内容的深入探讨,达到共识,还给各门派拳种拳术攻防功夫的本来面貌及其在中华传统拳术大家族中的地位,以及所做的贡献。我主张以《易经》理法解释传统拳学,就是希望达到这样的共识之统一。
我习拳多年,自没有门户派别之见,只有对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学术探讨的追求,并以善于动手较技功夫内容为核心,以《易经》为理论经典指导习拳实践,确实获益非浅。综合学习各家拳论、理法,不拘一门一派之见解,发扬穷文富武精神,继承、整理并能阐明中华传统拳术理、法、术、功、形、意、体、用的内容实质,认识到中华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确有实质。中华传统拳术的技术、功夫内容,体现了中华传统拳术文化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大摇篮中生长壮大,成熟完善的,具有独特的中华民族的特点。中华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修炼、建体、至用功夫的实质所指与西洋拳、东阳拳、泰国拳等国外的搏击格斗术等在研究攻防格斗的技术功夫内容有本质上的区别。研究追求并掌握中华传统拳术攻防技击功夫的实质,全在具有体现天地自然法则规律的攻防技击技术的拳术真功夫,发挥天地自然法则之妙,乃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者所当然,最大特点是养生、技击并行不饽,如:“布形侯气,与神俱往”之应用法则;“十年练拳,十年养气”的练养并行说,就很有代表性了,而其至用之精,又无可以类比的。
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者能做到:心同天地,天人合一,通解《易经》之理法,默契天道、悟拳术练习、运用之真谛。真理无二,你见得我也见得,唯识者所见略同,能于习练拳术过程中,逐步认识到中华传统拳术为一家,尤其在动手较技中更能体现出这一点。从上述阐明白的观点可以知晓太极拳和中华传统拳术的区别了,是一个太极门派拳种与一个中华传统拳术攻防之道整体认识上的区别。前者具有门派、拳种的排他性,而后者体现的是没有门派、拳种的包容性,因为她没有门派、拳种的排他性,确有独特的统一性、包容性。
或问:以上谈明中华传统拳术的基本概念,只从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修炼、建体、至用之攻防技击技术,功夫内容讨论,为什么不谈健身强体的道理极其作用?
中华传统拳术的修炼是理心、道心运用文练法来修炼传统拳术攻防技击技术、技巧、功夫的。以《易经》学说中的自然法则为习拳建体、至用的规矩、法则、规律,纯任自然、才能适应身体内在的生化机能的最合理之效用,本生理机制而建立的攻防机制,才能更适应外部攻防变化的要求,如: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吉。阴阳合德,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即可见其效果了。正如前贤所说的:直养自然先天之能力,在神为非人力也。无害者生机之自然也,去其害生机者也。养至真息圆满,百慧丛生,永生无灭,小可经纶,大可赞誉天地。如果以人心的欲望习练拳术,而运用攻防技术动作,已不符合自然法则,不纯任自然法则就不适应拳术技击最佳的技术要求,那拳术健身的效果如同体操练习;或以武练、横练、糊涂、练法的拳术攻防技击动作,大多不符合自身内外各部位器官的性情了,也不符合拳术技击要求,甚者会造成百病之身而身体受伤,甚者威胁寿命;糊涂练法者就更不值得一提了。
只有文练法的拳术攻防技击动作的训练是在神为而非人力也。无害者生机之自然,去其害生机者也。这才能符合人体自然法则的技击要求标准,进行拳术基础训练,才能达到内清虚,外脱换。内练丹田真阳元气充沛,周身内外流行健运不息。外练筋长柔韧,膜起膜张,骨质密度增长硬如钢铁,骨关节圆活通灵,皮肤敏感度精微准确,整个形体,柔弱无骨,更佳者骨响齐鸣,自然气血流畅,经络通达,内部脏腑调和,体舒神畅,精满神明,神清气爽,通身虚灵,和颜悦色,最佳的听探之良知和最佳的顺化之良能之相互为用的高度统一,则能健身、技击,功德艺境并行不悖,而自然达到健身的目的。我不谈健身,是因为大谈武术健身的著作太多了,几乎人人皆知。因此,只从拳术攻防技击功夫的角度,以唯道适从的观点立论谈拳,健身自在其中了。此乃充分的体现了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健身,技击并行不饽之宗旨。为说明此中的道理,引用《浑元剑经"序"剑髓千言》中的两段论述,以资对照,录之如下:
噫!大矣哉!浑之为体也,纯而笃静;其为用也,动而多玄。即曰纯静,以其本乎天之一,养气于至清;则乎地之一,融精于至宁;此于艮之一,涵神于至灵。又浑化清、宁而一之,更至于空灵。是统三才于一致,内而精气神无少缺欠,外筋骨皮一息坚融,至是则内空灵,而外灵便。此浑元功验之所以然也。
—— 摘自《浑元剑经"内外篇序》
则保合太和之气,以之生成,在人则空灵无间之气也,即真气。其中刚柔浑合、阴阳互生,即所以结丹粒之道也。其大莫喻,其小难破,而来往造化之神涵于其内。故曰:放之弥六合,卷之藏于密,直养即勿妄勿助,直自然先天之力,在神为非人力也。无害者乃顺生机之自然,去其害生机者也。养至真息圆满,百慧从生,永生无灭。小可经纶,大可赞誉天地,故曰则塞于天地之间。   —— 摘自《浑元剑经"剑髓千言》
人身内有无形的精、神、意、气,故以无形之气为代表,名曰:内气;外有有形可见的筋、骨、皮、肉,而以“形”为代表,更为精确地说,以“外形”说为主要代表,这样就具体形成为内气、外形的君臣柔外刚中顺逆主从匹配说,这是修炼拳术攻防之道的基础。内劲、外形乃自身最大的两仪之表象。故以内劲为一阳,具阳刚之性;外形为一阴具阴柔之质。一阴一阳是为拳,即指内劲、外形的“健顺”之性质而说体和用的。“意气君来骨肉臣”的柔外刚中的匹配如一之“一”乃指太极而言的。故拳术中“一而二,二而一”的说法即指上述内容。而在“一”的概念里又有太极境界的全体透空的虚灵妙境的练虚合道,及至虚至静,无形无象,可以前知的无极境界之区别。这说明拳术功夫是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者按照天地自然法则修炼出来的一门技击技术,技巧的运用能力,即功夫。运用时必然按照天理自然顺随法则规矩、规律运用于较技攻防中纯粹自然才是正确的,可以说习练、运用拳术技击功夫的过程是自我心身改造的渐进的过程,是量变过程的不断积累,才产生顿误质变的飞越过程,量变到质变的不同功夫层面的循环往复,呈现升华发展的态势,就是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每完成一次,攻防的综合能力都有一次质的层面上的飞跃,但这个量变到质变的循环往复的攻防功夫升华过程,只要你坚持修炼操作,总是没有终结的,会永远不断升华提高,没有止境的。以上所论是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者的真路径,这条路对谁都是公平的,平坦的。
或问:从以上所论述的中华传统拳术理法功夫的内容,是否想编排一套或几套拳术套路视为中华传统拳术?
答曰:不!我不想编排任何套路,原有拳种的套路数不胜数,自选一两个套路习练也就够了,所谓中华传统拳术攻防之道并非如你们所想象的是一两套拳术套路所能概括的,因其精华不在于套路,修炼套路只是皮毛功夫而已。
中华传统拳术是一理法内容的概念,核心内容是中华传统拳术攻防之道,即用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理论学说,学术思想阐明并指导修炼、运用的拳术攻防之道,以能达到练拳者的预期目的为宗旨。其理论包括《易经》学说、《道德经》学说、兵法学说,中医《黄帝内经》学说及其他学术思想学说,各门派、拳种的拳学理论学说,皆为中华传统拳术的理论经典。中华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实用技术、功夫的基础乃是以中华各民族中已存在的各门派、各拳种的传统拳术套路中的攻防招法体系为内容的。这样,我们即能全面地统一认识中华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精髓,结识其真谛,为我们所运用,又能保留各门派,拳种的再发展空间。这样才能最全面最充分体现出中华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修炼、建体、至用的系列方法,系统工程之博大精深的一面,而能全面地为我们所应用,造福于后世之人。
能够用上述理论阐明拳术中形、意、体、用的方法、准则、规矩、变化规律的实质及自然法则的道理,此理论见得,我也见得,在共同理论的指导下,能够认识传统拳术中练用的方法、准则、规矩、变化规律、内外功夫的合理性、一致性。你练得会,我也练得会。你能运用,我也能运用,乃是较全面、较完善的真拳理,真拳术、真功夫。这只是在探本穷源的继承好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工程基础上的认识,正所谓:抓住一本,承认万殊。认识万殊,归于一本。此观点就是“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演化出八八六十四卦”的顺逆观之的基本宗旨。所谓太极,就是一统观念的代名词,知道这一点,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即虽散万殊而能归于一本。
例如:从我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技击功夫的学员中,有的曾习练过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拳、子母拳、翻子拳、五形八法拳、等等门派拳术,却都不会动手较技功夫,是那些拳种不好吗?肯定不是,是因为他们不懂动手较技的内、外、练、用的知识,只知道套路和招法的演练,不知道建立法身德之体、法身道体,故而不会运用。即使运用,非粗即浅,散乱无章,弊病百端,毫无攻防技击技术功夫可言,还有习练过拳击、散打、跆拳道的学员,甚至有的当过业余教练员,这些人对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攻防技术功夫的认识,更是肤浅,动手较技属于蛮打类型,根本不知自身内在攻防机制的建立,故动手较技属于粗暴蛮横的表面的攻防打法,散乱的施招用手,又强调力量大、拳势猛、速度快,完全属于劳神耗精的不道之法,属于历史上的俗学、旁门、花拳绣腿之流等,界非正统之门外汉的外家拳法的功夫。
当这些学员从我习拳后,通过对其口传身授中华传统拳术理、法、术、功的内容,形、意、体、用的精髓。并加以详细的讲解,让其按照自然法则,建立建全自身内在攻防动变的机制,明白顺随为用的法则,他们认真修炼,不断模拟实战的运用,经过二至三年的时间,基本上达到中等以上的技击功夫。学传统拳术的学员,能将原来所不懂的本门宗技功夫内容习练得精熟自如。学外国搏击术和散打的学员,认识到了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最节能、全方位、立体方圆的攻防技术功夫的优越性,并能将原来所学的攻防招法技术有机地在自身中溶汇为一体之技能,并能在与他人比武较技时见境生情的自然施出而有制胜的效果。故这些学员在与他人切磋较技时,胸有成竹而易获优势。他们明白了中华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技击功夫确有实质,而这功夫实质才是其精华的道理。而这些攻防功夫的精华内容,才是中华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独特之处,而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拳术功夫之精华,才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因为她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
我所口传身授给学员的理、法、术、功的内容,乃是适应各门派、各拳种的攻防技击功夫的精华,虽然这些都是经过提炼的结晶,但都是源于各门派、拳种之中。这些内容就是中华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体、用之实质内容,哪个门派、拳种的拳术修炼者都不可缺少。之所以如此,因我习拳数十年,受父、祖两辈人的口传身授多门拳艺,综习各家拳论理法,自没有门派之见。全以传统拳术攻防技术功夫的真谛为追求:理论经典的学习,攻防技法的研究;拳术攻防自身内机制的建立完善;拳术攻防变化技术、技巧功夫的掌握和运用,及各层攻防功夫艺境的不断升华;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达到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统一,即中华传统拳术功夫内容。故能明证“以文观法,以形鉴真”之说法的真实性。
反复阐明个中道理,意在使学习、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者明白,学习传统拳术攻防之道拜师修炼,可以分门派、分拳种的入门习拳练武。但其实质,即传统拳术动手较技的理法术功,形意体用的中枢内容,依《易经》学说之理法来认识的话,是不分门派、拳种的,要抓住这些中枢内容不断修炼变化自己,攻防机制建立的系统完善,攻防功夫上身,掌握了一定的攻防技术,达到了巧手以上的水平时,再看各门派、拳种的理、法、术、功、形、意、体、用等方方面面内容,自然会见殊而不殊,因为能见殊知本了。这就是源于对《易经》的学习之效果。前贤说:
太极歌
  太极原生无极中,混元一气感斯通。
  先天逆转随机变,万象包罗易理中。
                              ——摘自《宋谱.太极歌》
歌诀中阐明:拳法的修炼、建体、至用,及攻防功夫艺境升华之万象变化,皆包罗在《易经》的天人合一之理法之中,那学习《易经》乃学拳练艺的必修之事,自在情理之中了。故一时即兴,做太极功夫境界歌录之于下:
全体透空太极境,
灵通一点及神明。
劲形逆从知盈虚,
万拳变化法身中。
或问:前面阐述中华传统拳术的理、法、术、功、形、意、体、用的内容,本来是不分门派的,这一观点来源于以《易经》学说为指导,观点相当明确。前面所论述的无极、太极及太极拳应如何理解?
前面所论,乃无极、太极之理法,来源于《易经》天人合一学说之中,下面要谈无极、太极的功夫境界。然而需要知道:现在所说的无极、太极的攻防功夫境界,是攻防功夫进阶已臻大成境界而说的。这就需要先修炼两仪至九宫的内容,才能升华到十精的艺境,所谓十精,就复返而归太极之境界,再复返而入练虚合道的无形无象的无极境界的前提内容。之所以先论无极境界,太极境界,因为《易经》是由此开始的,故拳学中亦先从此两个艺境开始论述之。这样对初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者来说,可有一个统一总体的大一统的观念,确立明确的纲领性目标,然后再详细论述修炼两仪至九宫的具体内容,才能层层递进,可不迷途,即从简易细微处入手,然需从宏观控制。
无极歌 无名氏作
无形无象无纷拿,一片神行至道夸。
参透虚无根蒂固,浑浑沌沌乐无涯。
                          —— 摘自《宋书铭传钞太极拳谱》

无极者,虚空静笃的意思,虚则无形无象之境界,虚则至灵;空则非空,不空而空。虽无形无象无质但“有”;静则内中寂然,空虚无一动其心之境,笃乃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忽有不测之事,虽不闻不见,而能觉而避之。此境界乃传统拳术功臻练虚合道之真境,即无中妙有的道境。而无极的虚空之意境于拳术攻防变化相当重要,这要与无极功夫境界分开认识,无极境界是功夫达到练虚合道的达成艺境而说的。虚空的无极意境是运用的方法,即虚则无形无象,空则非空之妙有,乃是传统拳术攻防招法变化莫测的根本所在。拳谚说:“松的干净,发的干脆”。其中松的干净,就是无极意境,好的拳手功夫,在攻防变化过程中无极意境的无极态势的时间相对长;太极意境运用微明时间相对短。正因为此点“处在无极虚空的态势”可随机势任意变化攻防招法,自身内无牵扯吊挂之弊病,方有外面八面玲珑之变化,此即“无生有,有化无”的“无极.太极.无极”的攻防转化过程,也证明了“虚胜实”的法则,能完全明白了此功夫含义者,多已达到巧手以上技击功夫水平了。正因为在较技中处在无极虚空的态势,即无极意境,造成对手无处可击,无法可击,无时可击的无可借用的态势。自己则随处可击,法法可击,时时可击的有利态势,这就是传统拳术功夫中虚无的无极意境的无极态势的重要性,乃传统拳术上乘功夫之用法,即“无形如大气”之真功夫艺境。
顺便说明“微明”的艺境及其道理,上文说到:在攻防变化过程中无极态势的时间相对长;太极意境运用变化微明时间相对短。这是指何意而说的呢?因为松的干净,发的干脆,其中发的干脆乃太极一点子运用,故曰:短。这是无极与太极之间的长短比较而说的。而此“微明”是说传统拳术攻防变化、即太极及运用阴阳法则时,攻防招法不要用到阴阳极限时变化。如果攻防招法用到阴阳极限时变化,称为滞,即过,自己内部已断,自不能变化,需要自己补救,然好手过招,不会给你补救的时机。故在阴守阳攻招法初显之时,(是在意境,不在形态大小)即微明状态之时变化是为好手功夫意境。微明这个意境周期内变化攻防态势,乃是上乘功夫境界。综合无极、太极、两仪运用传统拳术招法攻防态势的理解,要在:无极"太极"两仪。这三个内容中分析,无极态势是整体的虚空意境。太极一点子是攻防的体现,属于微明态势。两仪是完成太极一点子之作用的形态基础,太极又是两仪变化的根柢、枢纽。如果阴阳攻守的劲、形有一方面过而至极,自身非散即断,则太极一统遭到破坏,一点子之至用的能力消失。太极之中枢、根柢的作用可不使劲、形之两仪失去平衡,故两仪阴阳在中枢所控范围内变化,是名太极的“微明”,即处中之中正、中和之妙境。实乃知彼知己的真攻防功夫尔!
知道了太极的微明的含义后,综合无极、太极运用传统拳术攻防招法的态势:要在“无极"太极微明”这个意境周期内转换。即松的干净,发的干脆。换个方式说,即:柔行气,刚落点。呈现的是无极为体,太极一气推行的一点子为用。这乃是在传统拳术用招功防的艺境中说,如果行拳用招在:“无极"太极微明"无极”这个意境周期内变化攻防态势乃是上乘功夫之境界。为什么功夫好者,较技动手不见其快而自快?不见其动而对手应击跌出?即此上乘功夫艺境所至也。能明上述之艺境者乃真正懂传统拳术攻防招法运用的拳师的功夫,也是中华传统拳术功夫真谛之一。懂此理法者少,是习拳能成高手者少的原因之一吧!不知则不明不懂、理之所然也。
做为初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者,修炼传统拳术中无极之态势、以站无极桩的天一生水桩,地二生火桩为主要内容。返观内视,修炼内功为主,初步明白意境。再配合各类拳术攻防招法为变化运用无极态势之法为辅,则能明白无极态势功夫之应用,此乃习拳用心之处。录“无极天一生水桩歌诀”如下:此练功法旨。出自《周易参同契.关键三宝章第二十二》,节选:

离炁内营卫   坎乃不用聪
兑合不以谈   希言顺鸿濛
三者既关键   缓体处空房
委志归虚无   无念以为常
证难以推移   心专不纵横
寂寐神相抱   觉悟侯存亡
颜色侵以润   骨节益坚强
排却众阴邪   然后立正阳
修之不辍体   庶气云雨行
淫淫若春泽   液液象解冰
从头流达足   究竟复上升
往来洞无极   怫怫被溶中
反者道之验   弱者德之枘
耕耘宿秽污   细微得调畅
浊者清之路   昏久则昭明

道本虚无生一气,盖虚无者,炁之所生处也。常练此功,自能虚其形质,内气运行往来贯穿,升降涨渺,心想事成是艺境,随心所欲是功夫。如真达练虚合道,至诚之道,可以前知,运用乃成易事尔,当然,这是功夫达到大成境界后的事情。然没有“无极天一生水桩”的修炼,又不易成功。这就是前贤所说的:
炼拳莫先于炼气,炼气要首在于存神。存神之始功,根于固精。能此方可以论拳之练法,否则作辍之,鲜有成为完壁者。工夫贵勿刚勿缓,和平得中,且存且养,内外兼济。直外便能和中,炼形亦可长生。活动筋骨身轻灵,周身气血力加增。
                                    《浑元剑经"剑髓千言》
太极乃一理也,即《易经》学说主要理论内容之一。中华诸拳门派的拳术皆遵此理、依此理。皆求其理、依其法。但各门派产生的历史时期年代,地域不尽相同,故论拳立意之时多有切入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以《易经》学说的哲学命题之名称、命名为拳种之名。唯太极拳门以“太极”二字命名为拳种、门派名称而已。其立意何在?
所谓太极者道也,故太极在拳术的境界中自有“元气含三为一”的论述。数术论说:
一既太极,三之为字,一与二合者,合则非一亦非二,故以为三,而在中之妙可想矣!
由此之论述,推想实物之象,只有空心圆球,乃具备一中,一阴内,一阳外之含三为一的明显的太极元气含三的特点。一中有性无形,其小无内,其大无外;一阴内之气乃阳气,性质乃一阴。将此象、理、数法,引用到拳术之人体内来认识,人有一中,有性无形,其名:天枢,伸而为轴,是名“中轴”。体内乃阳气。形体乃外之阴形。既《内经》所言人体“阴平阳秘”的体态。虽然人体为长扁方圆之形体加四肢。但习练传统拳术要求人体做到具备空心圆球的运动态势,即触处成圆的全体透空的虚灵妙境是功夫,变化出攻防立体方圆变化的技击势态,乃为得传统拳术中太极之真妙境的体态。太极境界的曲中求直,蓄而后发,以静用动,静以制动的方圆拳法因此而生出,才有一点子粘走相生,化打合一之妙用的艺境。太极拳门因此无上之法而以“太极”命为拳种门派之名称,是有其深微之妙旨精义的。此乃从法身道体而言说的。当然,时处法身形之体的形拳招熟之攻防功夫艺境者,是不知有此法身道之体的攻防功夫艺境的。
人体的中轴有三个:竖轴,上起百会穴,垂直至会阴穴,再至两足中间之地面上;顺轴亦名:前后轴,肚脐后至命门穴;横轴,亦名:左右轴,即两胯尖上左至右的横线。此三个轴都有有性无形,乃摹神设想之巧设者也,是为:“虚中”之轴。此三轴交会于一点即中之中点,名曰:“天枢”,亦有性无形,乃人身上天下地之分界线处。丹田处此中点之下,乃内气生成、起始运行和归宿之所在。
内劲即纯阳之气,乃精、气、神三合之产物,拳术招法攻防运用之主宰;拳道之“道体”也。故传统拳术攻防之道分为“术”字门和“道”字门的二层艺境。诀云:“养灵根而动心者,敌将也;固灵根而静心者,拳道也”。说的就是这层意思。
外形即人体骨架、筋、皮的统称,即阴成形之阴形尔,具占位到位之功能。拳术中可为道之用。在拳道中已化为一气之用,故诀云:有形练到无形处,练到无形是真功。就说的是:“以天心为体,以元神为用”的全体透空的太极境,无形无象的无极境的“体用一元”的“真气功夫”境界的事情。
人体内之中轴,即“虚中”,是拳术中的内劲和外形所成之攻防招法变化之枢纽和根柢。拳术中一切练习和运用攻防招法的变化,全在于“用中而得中之用”。中之为用乃拳术第一大要妙。拳诀说:以定用手,逢中必定。拳谚云:近中找,贴步闪的近中找;让,中不让。即是练、用结合的法则之一。传统拳术技击攻防中的以定用手和以重击中的两种基本方法即根于此理,那习拳安立中轴乃为第一方法。即摇山晃海法,古名:站橦法。练法可见拙著《功法篇》。此法安立中轴最直接而又速成。习拳得立中轴,乃可言拳术太极之妙用,此乃拳术真谛之一。
现录“站橦歌诀”如下:
对待用功法守中土①
——俗名“站橦”②
定之方中足有根,先明四正进退身。
掤捋挤按自四手,须费功夫得其真。
身形腰顶皆可以,沾连粘随意气均。
运动知觉来相应,神是君位骨肉臣。
分明火候七十二,天然乃武并乃文。
注:①、守中土,有身法的“中土不离位”和“中土常守”两个基本内容。中土不离位,是指身法的百会至会阴穴的中轴线,在比武较技的攻防动变中不能超越过两腿步法中间的三分之一的范围内,是名中土不离位。中土常守,是用法功夫,即“站住中定往开里打”的法则、规矩。即王宗岳《太极拳论》中所说的:“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左重则左虚右已去,右重则右杳左已去。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逾长,退之则逾促”。一点子粘走相生,化打合一之法中的常守接触点中心眼位的法式,谓之“中土常守”。详细的技法内容可观读《易经卷"五行篇"中土常守》条目。
②、站橦,动练功法的一种,所谓“沙地戳杆”的练法,是修炼上虚下实不倒翁之功夫的方法。古有“一纛摇又转”的练法,八切闪的练法,皆是此“站橦”功法中修炼的内容。详细修炼方法步骤可观读拙著《功法篇》站橦条目。
③、天然乃武并乃文,传统拳术中认为自身的内劲为文体,从乾尚文而转来。以文体的攻防运用,是名武用。能达到神以知来,智以藏往的自动化的能力时,自有不期然而然,不期致而致的无为境界。这就是天然乃武并乃文一句诀言的精义。
传统拳术中拳形的“中轴”,又名“虚中”。即百会穴至会阴穴至两足间之垂直线。以外形六合一体为维护。此中轴最大活动范围,乃两乳头平行垂直于两腿根中间点至两足间的中间1/3距离为准则,过则偏。此即拳术攻防变化“中土不离位”的法则。此乃立身中正之根本。
太极乃一气也,健顺和之至,太和一气也,名之曰:“太极”。健运不息的乾阳内气,顺随之德的坤柔外形。此两者和之至,谓之太极和一气,此一气之流行的体,名为:“敦化太极”,其用,名为“流行太极”。此乃“太极艺境”时的说法。故“太极”自有“体、用”之化分。
内气的生成,乃“气沉丹田”练精化气而渐积生成,开始以“丹田”为核心的内收外放之运行,继而全身升降涨渺,术名“吸提呼放”内气在周身运行自如,不受口鼻呼吸之影响,即练拳中的以气言之的“后天返先天”的功夫内容之一。此乃“以先天呼吸法,寻得先天真人呼吸处”的功夫。有此功夫时,便是“毛发松弹守三阳”的“太极真艺境”了。这是后话。但此点正说明“练拳始练气,;练气之首要在于存神;存神之始功在于固精”。也就是说:“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乃贯串练拳之始终的。因为“化乎一者,始谓之拳”。正此义也。
传统拳术中内气(又名内劲)与外形(六合一体的拳形)的结合运用,全凭一神为主宰,但意为配合,意为神的使者之故。心藏神,脾主意,心为脾之母。子达母意,母使子行,自可知之。综上所分析可以看出,太极拳明以“太极”为宗旨,以“太极”立拳名,其开宗明义。但所习皆遵《易经》学说内“无极”至“十精”的内容;其他门派、拳种之拳术,虽不明言“太极”而侧重于《易经》学说其他方面内容为宗旨,但仍求拳术功防运用“太极”的意境,这乃是不可否认的。此乃“中华传统拳术”的特点。而这个特点,乃中华传统拳术各门派、拳种的共性。
总之,太极是一理,太极是一气,太极是一法,太极是一妙境,太极者道也。全为点明“太极”之妙用尔。明此,则容易理解“中华传统拳术”本一家之精旨妙义!中华传统拳术分则以各门各派各拳种显示,各门各派各拳种的精华合则为:“中华传统拳术”,这一事实,即统一于《易经》自然法则的天人合一之道学中。
故知,中华传统拳术各门派,拳种之间的外在表象之套路,是不尽相同的,各有其独自的特点。然在建德体、至道用及攻防功夫艺境升华的内容来认识,则是无差异的。
以上所述,再次证明《易经》学说于传统拳术的修炼、建体、至用,及统一认识的重要作用了。古有《易经》为诸经之首的说法,应含“拳经”在内可知。欲明传统拳术攻防功夫之人,思得传统拳术攻防技击功夫者,做到: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然《易经》正天人合一之道学修炼的经典,故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者观读《易经》学说,乃习拳练艺之捷径尔,因其乃为根本之学。
修炼家云:“坤为吾母乾为父,太极一气贯来衡”。此乃遵从《易经》道学之宗旨而提炼出来练拳习艺之诀言。究竟如何能:太极一气贯来衡,达到全体透空的太极艺境,还要从“乾坤”两仪之学说中才能探讨的明白。关于无极、太极的内容先说到这里,将来到“十精”内容后再详细论述攻防功夫的无极艺境、太极艺境。现在往下看“两仪篇”中的精义及诸篇之精义,则进道有方法矣!艺成可望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