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人间世》:活在这个世界,却不属于这个世界

 每日一篇 2015-12-03



主题:《人间世》

分享者:吕波

文字整理:菲儿

分享地点:【吕波国学】微信群

分享时间: 2015-12-02 23:46


今晚分享庄子《人间世》吧,

这篇我很早以前就想分享。

但每次一深入看进去,

就觉得越来越渊深,

越来越觉得要准备好多的功课,

才能领悟。


但,那又有什么紧要的呢?

我尽管说。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经历,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感悟,

每个人都可以从中看到他能看到的部分,

或者,像一面镜子让他看到别的部分,

甚至有人的领悟超越我所预想,

那也是有的。


好了,言归正传。


庄子的《人间世》,

我很早就想好了这个话题的主题:

活在这个世间,但却并不属于这个世间。


大概是2009年,我看了一本书,

名字叫《庄子奥义》,

这本书的作者叫:张远山


直至今天,我依然觉得,

张远山,是解庄子最好的。

按照之前我说的化身的说法,

我简直觉得张远山,就是庄子的化身。

庄子说,千秋万世以来,

若有一个人能知道我在说什么,

那也不过是早上和晚上的相遇罢了。

张远山,就是那个隔着时间长河,

与庄子相视而笑的人。



这篇文章的名字人间世

一般人认为是庄子讲这个世间的,

读做人间(jian,一声)世,

甚至可以读做:人世间。

庄子在说这个人世是怎么回事,

拿佛家的概念来说,是在说俗谛。


张远山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说法:

这篇文章的篇名应该读着:

人间(jian,四声)世。



庄子在试图回答一个问题:

人应该如何在这个世界活着呢?

一个领悟了人生如梦,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的人,

应该如何活在这个世间?

一个真正明白人生就是一场梦,

但只有这场梦可做的人,

应该如何生活在这个世间呢?


庄子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创造性的词语:

间(jian四声)世。


也就是说,有着这样领悟的人,

他会处于出世入世之间,材与不材之间。




我不知道,

是否有人能秒懂庄子的意思。

我想先举个例子,这个例子,

庄子在很多的文章中反复举过:


说有一个木匠,看见一颗巨大的树,

很大很大,其枝叶覆盖好几里,

隐蔽很大范围。

然而木匠直接地经过,

根本连看也不看一眼。


木匠的弟子跟着他的老师,

他问他的老师:

为什么你看到这样大的树,

直接经过而不砍下它呢?


木匠说:这棵树看起来很大,

但是其主干不高不直,树上有很多树瘤,

枝干虬枝弯曲,而且其味道有点臭,

根本就不堪做房屋的栋梁,也不堪做家具,

简直就是一棵毫无用处的树。


这棵树晚上就托梦告诉这个木匠:


你懂个屁,如果我挺直而坚硬,

象你说的一样“有用”,

早就被砍去做房梁家具了;

而如果我什么也不是,

象你说的一样“无用”,

那也早就被砍去当柴烧了。


今天我能活这么长时间,

我的树枝上挂满了红布条,

挂满了祈求幸福人们的祝福,

人们既不会因为我太有用而砍下来当栋梁,

又不至于我太没用而砍下来当柴烧。

因为我正是处于材与不材之间,

这样才能得享天年啊!


这个例子,是多么的好玩。

看看,材与不材之间,这个例子,

间接指明,什么叫:

出世与入世之间。




好,说完这个,

再次回到庄子的《人间世》的开篇。

《人间世》的开篇,庄子借用孔子,

和他最得意的弟子颜回之间的对话展开。


颜回想要去卫国,临行前去问孔子。


颜回说:我想去卫国,老师你有什么意见吗?

孔子说:你去卫国干什么?


颜回说:我听说的卫国的国君,是一个暴君,轻用其国,对他的子民又残暴,所以我想用我在老师你这里学的仁义的思想,去教导卫国的国君,让他不要这样,让他好好地治理他的国家,让他的人民安居乐业,知仁守礼。


孔子听见颜回这样说,冷笑道:你这样去简直就是去找死。

孔子接着说:古代那些圣人,一定是在彻底地弄明白了他自己,才能去给予别人以教导,你自己都没搞清楚自己,如何能告诉别人应该怎么办?(原文: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你以为你道德很高尚,有救世情怀就可以了吗?这个救世的情怀反而会害了你。


这个卫国的国君,残民以逞,草菅人命,他不懂得生命的可贵,他不懂得人生的美好。你这样去,他只会因为你有这样的道德而他没有而杀掉你。你看夏代的暴君桀杀掉他的大臣龙逢,商代的暴君杀掉比干,是一样的。龙逢和比干,未尝不有美德,但依然难逃一死。


你以为你抱着这种美好的品德和老师的思想就可以活下来吗?命都保不了,谈什么规劝卫国的国君,帮助卫国的人民?


颜回听了后说:那我不以老师之心去见卫王,而以一个忠臣之心去见呢?我作为一个端庄的大臣,勤恳努力,言行如一,直言敢谏,如何?


孔子说:那也是不行的。卫国的国君刚猛暴烈盛气露于言表,而且喜怒无常,人们都不敢有丝毫违背他的地方,他也借此压抑人们的真实感受和不同观点,以此来放纵他的欲望。这真可以说是每日用道德来感化都不会有成效,更何况用大德来劝导呢?他必将固守己见而不会改变,表面赞同而内心里也不会对自己的言行作出反省,你那样的想法怎么能行得通呢?


颜回又傻了,接着提出了新的想法:那我就内心秉正诚直而外表俯首曲就。意思就是说,我内心非常清楚我要达到的目的,但外表屈就卫君。有机会就表达我的看法,没机会就暂时作罢。不要强行表达自己,推行自己的想法如何?


孔子说:那也是不行的。虽然你这种想法看起来比较安全,可能不会危及你的生命,但你的想法根本不会得到推行。其核心的问题在于,你始终带着一个自我,带着一个目的在接近卫君。


这下颜回彻底傻了,只好问孔子,

那老师,你说我应该如何做?


注意,这个地方,

颜回其实提出了三种近暴君的想法:


1、以师道近之。我代表真理,代表仁义,代表美德来教化你;


2、以臣道近之、我勤恳努力,一心为国,我一切的想法都是为了国君,为了这个国家的长治久安,我是一个忠臣,直言敢谏,尽忠职守;


3、以曲道近之。心中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要达成什么目的,觑准机会,能说就说,不能说就不说,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能干多少就干多少。


这三种手段,基本就是人能想到的极限了。

然而孔子全部都否定了。


颜回发现,自己一切想法都行不通,

只好问孔子:我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冒昧地向老师求教。

然而孔子并未直接告诉他答案,

孔子说,你先回去斋戒,然后我再告诉你。




这里很有意思,

我很想宕开一笔,

来说说“说法”的问题。


我们发现很多时候,

当一个弟子问老师问题的时候,

老师并不直接回答这个问题,

而是告诉他:

你先去磕10万个大头再说,

你先去念20万遍六字大明咒再说,

你先去抄1000遍《心经》再说……

他的核心在什么地方呢?

核心在于净化你的身口意。


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象放电影一样,

来回看颜回和孔子的对话,

我们设身处地地站在颜回的位置上想一想。


你想,颜回既然要去卫国,

他一定非常清楚卫国的国君什么品行,

他一定想好了很多的对策,

甚至做好了舍身取义杀身成仁的准备。

他一定踌躇满志,胸有成竹,

觉得自己的办法一定可行,

自己准备了好几套办法,一定可行的。

当孔子否定了他所有的办法,

他这样问孔子问题的时候,

其实他的内心依然装着他那些知道

装着他那些想法


孔子并不直接回答他,

而让他回去斋戒

其目的,在于:

你先放下你所有的知道,所有的自我。

你才能真正听见我在说什么,

你才能真正看到你的问题所在。


再宕开一笔,

我以前去寺庙,从不拜佛。

因为我看到那些拜佛的人,

都是在跟佛做交易,我觉得我无所求,

不需要这样去拜一个泥雕木塑的佛像。


但后来,我会拜佛,

虔诚地拜下去,

真诚地拜下去,

全身心地拜下去。

是因为我清楚,

我拜佛并不是有所求于神佛

那个动作,让你放下你的自我,

放下你的贡高我慢的自我,

放下你那个高高在上的自我,

放下你那个自以为是的自我,

放下那个知道一切的自我,

放下那个志满意得的自我,

如此而已。


就象那个流传最广的鸡汤段子所说:

只有当你如同一个杯子,完全地倒空,

你才能真正地接纳新的东西。


而这也正是密宗灌顶的真意。

当你做满各种加行(磕头、念咒几十万遍之后),

真正倒空了,真正净化了,真正正心诚意了,

你才堪成法器,能够接受佛法。


否则,你始终在用你浅陋的知识和固执的偏见,

审视真正的大法,又能有何收获?




所以,这个时候,

孔子并不直接回答颜回的问题,

而是告诉他,你先回去斋戒。


颜回回答说,我家很穷,吃不起肉,

已经三个月只吃素不吃肉了,这算斋戒吗?


孔子说:那只是表面的斋戒,我说的是心斋

颜回问:敢问什么是心斋?


注意,这个地方,

是《人间世》核心的关键。


我们一般认为,吃素念佛放生……

当然,这些都是很好的。

当然,从某个层次上说,

那的确是很好的。

而具有更高智慧和正见的人来说,

你应该明白这些手段的目的,只是在于:

放下自我,消解自我,

从而领悟更高的智慧,

培养看见的能力,培养大悲心。


所以,孔子接着说到了心斋的本质。

他从三个层面谈到了心斋的本质:


第一个层面:耳止于听,心止于符。


其实很象《楞严经》开篇:

佛陀七处征心,八番辨见

找出那个能听、能看、能触……的所在。


孔子说道:听之于耳,不如听之于心,

听之于心,不如听之于气。

然后说,你去看那能听的功能

和所听到的内容

他们究竟是什么关系?


所以这第一层,孔子在教导颜回,

你不应该着力在听到的内容,

你应该注意那能听的。

此处孔子让颜回内舍六根,

外舍六尘,中舍六识,回光返照,

去发现那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所在。


此是心斋的第一层。


第二个层面:绝迹易,绝行地难。


什么意思呢?

我们但凡做了什么事,比如我们杀了人,

你可以磨灭指纹,抹杀证据,

让人简直不能知道你做过这件事。

但是,你做不到你自己当这件事没发生过。


不知道有人明白吗?

你可以抹杀你做了任何事的证据,

但是你骗不了你自己你没有做过,

你的心上留下了痕迹。

这件事留在你的心上,提醒你,折磨你。


你可以欺骗所有人,

但你骗不了你自己。


所以,孔子在心斋第二层,说道,

你得通过心斋的方式,

完全证悟你自己是虚妄的。


这里有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

就是,究竟是什么?

只有当一个人证到无我

才能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这是心斋的第二个层次。


第三个层次: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当你彻底了解了自我的虚妄,

彻底地解构了你自己,

你会发现,

你不过是一堆观念的集合,

而这些观念是虚妄的。


引用一段我之前说虚室生白的解说:


虚室生白:

虚,使其虚。

室,內心,灵台。

生,出现。

白,自性之光照徹內心灵台。

人的內心如果是一间房,

本来里面有明珠(自性)照亮,

但人的各种欲望,妄想执著,

充塞满了整个房间,

所以看不见亮光。

当慢慢去除房中杂物,

毫光自现。


故,修行是一个倒空的过程,

倒一分外物,便见一分自性。

当"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时,

内心空灵,自性生光,则可见道。


当你彻底地解构了你的自我

你去深入思考,

当你祛除了你的那些妄见,

如同清除了自性上所覆盖的尘垢,

这些尘垢是什么?

《楞严经》说:想相为尘,识情为垢。

那些尘垢都不过是你信以为真的观念。


当你彻底地认识了自己,

怀疑过一切,

认真地翻过每一块观念的石头

便如同清除了心房中的杂草和尘垢,

那心房中本来的明珠

自性/智慧的光芒自然照亮。


所以,这是孔子所言心斋的真意,

核心乃是指:见到那个所谓的“我”,

只不过是一堆概念的集合,

并无一个实在不变的实体。

当你祛除“我见”,智慧的光芒自然照亮,

智慧自会告诉你应何去何从。

(原文: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之前颜回说了觐见卫国国君的目的:

教导暴君、救拔百姓、治理国家。

并且说了三种觐见卫国国君的方式:

老师的身份、忠臣的身份,

见机行事曲线救国的身份。

都是带着目的自我的。

只有自我,才有目的,

才有非要达成的目的,

才有救世渡人的想法。

而真正证到无我的人,

他只是按他的本性行事。


老子《道德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圆悟克勤禅师有句话,

简直就是它的经典注解:

终日行而未尝行,

终日说而未尝说。


见了便做了,做了就放下了,

事如春梦了无痕。




《人间世》的核心思想,也算差不多了。

再引用宗萨仁波切的一段话,稍作引申:


所谓出离,就是不再执着过去执着的事物。当你不再执着一件事物或一种习惯,它就失去了指挥摆布你的能力。你也就获得了自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你必须出离所有的事物,才能获得彻底的自由,我这里所说的所有的事物当然不止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也包括很多细微的东西。


所以,

你必须出离你所有的目的,

出离你所有的自我,

你才能获得彻底的自由。

而刚才我们说道:绝迹易,绝行地难。

你能欺骗所有人,但不能欺骗你自己。

你做过了,你想过了,心上留下了痕迹。


如何才能始终让你的心,

如同一面光洁的镜子?

说过、做过、想过,

而不留丝毫的痕迹呢?


那依然只能是,

出离所有的自我,证得无我


所以,我们回到本篇的主旨:

如何才能做到材与不材之间,

出世入世之间?

如何才能做到活在这个世界,

但却不属于这个世界?


那就是证得无我

生命只是一个经验者,

而并不具有一个坚固实有者,


真正地证得无我

自会祛除妄想分别之心:

你经验一切,

无论经验地狱之苦痛,

还是经验天人之乐趣,

你深深地经验这所有的细节,

而不抗拒苦痛,不贪着欢乐。

无论苦痛还是欢乐,

那都是存在最丰盛的赐予,

那都是存在通过你,来体验ta自己。


雅桐:神,通过我的眼去看了,通过我的手掌抚摸过婴儿,通过我的心感受最深的痛苦、沮丧、恐惧,和至乐。



——the end——


ps:

1、图片来自网络;

2、唐代的白居易有一首诗,叫《中隐》,看起来有点“间世”的意思,但其实差别很大:


中隐

.白居易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

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

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

君若好登临,城南有秋山。

君若爱游荡,城东有春园。

君若欲一醉,时出赴宾筵。

洛中多君子,可以恣欢言。

君若欲高卧,但自深掩关。

亦无车马客,造次到门前。

人生处一世,其道难两全。

贱即苦冻馁,贵则多忧患。

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

穷通与丰约,正在四者间。


3、其它几篇分享庄子的文章,请见:

《庄子。逍遥游》

《庄子。齐物论-1》

《庄子。齐物论-2》

《庄子。养生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