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营业员:“这点工资,只能干这点活“这样心态卖货迟早被裁掉!

 阿凯书屋851 2015-12-08



小云是XX通讯的营业员,店长阿玉觉得这孩子总是不愿多干哪怕一丁点活,一次与她谈话道:“小云,店里面就咱几个姐妹,每个人都要多做点,要不然,店里面生意也不好,基础也差,实在是看不过去。”小云听了,很实诚地跟店长“坦白”说:“就公司给咱那点工资,我就只会干那么点活,要我多干那就给我加钱。”店长玉风听了不知该如何回答。

小云令我们想起一些与她有着同样价值取向的同仁:过于现实!形成这样的观念有这样一些原因:

1、“就这点工资,我就只会干这么多活”因为本性使然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付出的马上就能有回报或得到自己想要的那么多,这样自己做的才值,这是人的一种自然想法。

2、“就这点工资,我就只会干这么多活”因为看不见收获

有些企业与领导的“空头支票”会令员工产生不信任,也不会乖乖地听话,傻傻地干,再加上,现在的孩子多“务实”,不是那么容易被“洗脑”的。

3、“就这点工资,我就只会干这么多活”因为无人欣赏

可能是管理意识与风格在行业内并没形成积极的氛围,员工在工作中,被欣赏的少,被要求的多。

4、“就这点工资,我就只会干这么多活”因为缺乏一个榜样示范

员工在干活时,若有“头”示范在前,拼命在前,吃苦在前,则员工自会“模仿”。

如果要用一种理论来解释它,那可以用“期望值”,每个人都有一个期望值,就是认为自己的付出应该得到某种程度的回报,但是没有得到,因此产生落差,进而影响了行为。

但是,多数人简单地将“期望值”等同于马上收到现金,这种想法看似无可厚非,却存在着“致命伤”。

有一个经典的实验,给一群孩子发糖,游戏规则是,那些想要马上就拿到糖的小朋友只能得到一颗,而如果能等十五分钟后才拿糖的小朋友可以得到两颗,实验做了长期的跟踪,多年后,那些马上就得到糖的小朋友,其个人贡献、社会地位与生存状况都远不如那些愿意“等一等”的小朋友。

这个实验透露出的深层意义是:有许多收益是要“等一等”才会出现的。有些收益很短就实现,比如当班的奖励,这个月的薪水;而有些却需要很长时间,比如经验积累带来的自我价值提升,比如人脉累积带来的更多机会、更高平台等等。这也就告诉我们,不要仅仅把自己的付出与短期的收益扣在一起。

如果真的要进行“务实”的分析,小编也可以算一下“帐”,算一下多付出可以给我们带来的收益:

1、成长

“活到老,学到老!”对于上进的人而言,不论什么时候都是在成长中的,这种成长更是自我不断的完善,而我们每天在门店的工作就是这一沉淀的过程。多干点,我们就在一天中得到了别人两天的经历;多干点,我们遇到了比别人更多的问题,但是因此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比别人强;多干点,我们会发现智慧像肌肉一样只要锻炼就会发达。说实在点,多导购、多关联,我们不仅看得见短期收益,也将收获更高的职场平台。

2、身边人看得见

对我们最了解的就是我们同事,我们是否努力,是否是真的“高手”,我们的同事看得一清二楚,我们的领导也会了解到,说的难听点,你离开这家门店了,你是一个非常棒的人,将来,若有机会,别人一定还会邀请你,而如果你的口碑不咋地,那么没有人会想起你,这就是远期收益。

3、量变到质变

经验积累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每天重复着很多简单的工作,犯过错,吃过亏,但是某一天,我们会发现自己有经验了,不再走那些弯路,而且开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就是一个质变的节点,就好比我们每天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顾客,但是屡败屡战,当我们成单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一切“量变”都值得。

所以,如果真的是一个“现实”的人,那么自不应能少干则少干,而应多做事。对于如你我一样平凡的人来说,如果觉得自己得到的太少,那只能说明我们付出的还不够多。

有些优秀的同事一直令小编记忆深刻,一位店长,接手一家中心门店,每天在公交车上的时间就多了两个小时,但是不抱怨,业绩在两个月内日均增长了1000元,卖场也由原先的“乱”变得整齐、有条理。一家门店的全体员工为了能完成指标,主动延长晚上打烊时间。一位同事,不论其他员工怎样要调班,她总是不计较,而且常常帮其他同事顶班,任劳任怨,能力也很强。一个新员工,在腊月天,一直在店门口发单页,许多的同事在寒风中叫卖……

小编在这里只想说,向优秀的一线销售手机的战士们致敬,而小编也坚信,他们一定会得到更多的远期收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