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抟老祖

 自渡自己 ywy 2015-12-08

陈抟([tuán] 【字义】:把东西揉弄成球形,“抟”成团儿。

陈抟老祖即陈抟(?~989)北宋初道士。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希夷先生。亳州真源(今安徽亳州)人。早年熟读经史百家之言,兼通医理、佛学,明天文地理。后唐长兴年间,举进士不第,遂不求仕禄,以山水为乐,隐居武当山九室岩二十余年(一说仅三、五年),专习胎息服气,辟谷导引内养静功。所传“五龙盘体睡修功”,尤为著称,后有《睡功图》传于世。后晋时,游四川邛州天庆观,后归关中。后周世宗于显德三年(956),诏见问以黄白炼丹事,奉对称旨,封谏议大夫,固辞不受,赐号白云先生。入华山,居云台观和少华石室。太平兴国二年(977),应诏入阙。九年,再次入阙,深及礼遇,下诏赐号希夷先生。其道教思想融贯儒、佛、道三家学说,启宋代三教合一的思想潮流。其道教丹道思想主张性命双修,养生内炼,澄思息虑,调气入静,顺其自然。其以传统的道家学说为核心,吸收儒家、佛教禅定思想,构成一套系统的内丹理论,为宋元道教内丹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著述有《无极图》、《先天图》,其宇宙形成理论成为宋代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另著有《九室指玄篇》81章,言导引还丹事。此外还有《易龙图》、《三峰寓言》、《高阳集》、《钓潭集》、《赤松子八诫录》、《阴真君还丹歌注》、《人伦风鉴》(又称作《黾鉴》)等。

关于陈抟老祖还有许多传说,其实最具传奇性的当属是《爱睡歌》的来历了。相传,宋太祖赵匡胤在未得江山之时曾与陈抟对弈于华山,赵匡胤的棋术在当时也称得上是高手,而面对陈抟却输得没了脾气,在与之交谈中赵匡胤发现陈抟决非是碌碌之辈,故赵匡胤在做了皇帝后还对其念念不忘,并下诏书让陈来京为官,而令他大为恼怒的是陈非但没有来京,却写下了著名的爱睡歌回绝了赵的旨意,其文如下:“臣爱睡,臣爱睡,不卧毯,不盖被,蓑衣铺地石做枕,震雷电掣臣正睡,闲思张良,闷想范蠡,说甚曹操,休言刘备,三四君子,只是争些闲气,定怎知臣向青天顶上,白云堆里,展开眉头,解放肚皮,且一觉睡,管什么玉兔东升,红轮西坠!”赵氏看罢一时龙颜大怒,并有了杀死陈抟的想法,于是传旨派人去诛杀陈抟,这时有一谋士急忙上前劝阻,说陈乃当今之名士,在社会上的影响太大,若赵杀了他恐怕会受到民众的猜忌,赵经思考后便改发了圣旨,命令陈要在华山好好修炼,并赐云台观与陈,就让他在那里“睡觉”去了。以下是陈抟诗集的部分摘录:

喜睡歌

我生性拙惟喜睡,呼吸之外无一累。

宇宙茫茫总是空 ,人生大抵皆如醉,

劳劳碌碌为谁忙,不若高堂一夕寐。

争名争利满长安,到头劳攘有何味?

世人不识梦醒关,黄梁觉时真是愧。

君不见,陈抟探得此中诀,鼎炉药物枕上备。

又不见,痴人说梦更认真,所以一生长愦愦。

睡中真乐我独领,日上三竿犹未醒。

糊涂歌

糊里糊涂度年岁,糊涂醒来糊涂睡。

糊涂不觉又天明,复向糊涂埋心肺。

明明白白又糊涂,糊涂饮酒糊涂醉。

世人难得不糊涂,独我糊涂有真味。

华山游

华阴高处是吾宫,出即凌空跨晓风。

台殿不将金锁闭,来时自有白云封。

归隐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

紫授纵荣争及睡,朱门虽富不如贫。

愁看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

携取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

辞歌女

冰肌为骨玉为腮,多谢君王送到来。

处士不生巫峡梦,空劳云雨下阳台。

七绝

昏昏黑黑睡中天,无寒无暑也无年。

彭祖寿经八百岁,不比陈抟一觉眠。

叹世诗二首

(其一)

千门万户锁重开,星斗排空静悄然。

尘世是非方欲歇,六街禁鼓漏初传。

(其二)

银河斜转夜将阑,枕上人心弄未闲。

勘叹世廛名利者,多应牵役魂梦间。

陈抟,字图南,自号扶摇子(871~989年),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唐末、五代隐士。亳州真源人,唐懿宗咸通十二年(公元871年)十月十五日,陈抟生于亳州城南十二华里陈庄,少年时便阅读经史百家之言,精于诗、礼、书、数以及方药,参加科举考试未取,遂以山水为乐,后归隐湖北武当山、陕西华山等地。他继承汉代以来的象数学传统,并把黄老清静无为思想、道教修炼方术和儒家修养、佛教禅观会归一流,对宋代理学有较大影响。后人称其为“陈抟老祖”、“睡仙”等。

希夷:古代地名,安徽省亳州市城父镇

释义:1.虚寂玄妙的境界。语出《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这是道家所指的一种形神俱忘、空虚无我的境界。《愚溪诗序》:“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 河上公注:“无色曰夷,无声曰希。后因以"希夷"指虚寂玄妙。2.指虚寂玄妙的境界。 3.谓清静无为,任其自然。 4.指道家、道士。

陈抟生卒

陈抟生于唐末,根据道教徒中的说法推算,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二年(871年)十月十日,与魏泰所说“生唐末”大体吻合西蜀崇龛县(今为重庆市潼南县崇龛镇)龙台驿灵山观(今观音寺)。著述《易龙图序》署有“西蜀崇龛陈抟序》。北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七月二十二日,化形(卒)于华山莲花峰下张超谷中,享年118岁。

陈抟生平

年少时,好读经史百家之书,一见成诵,悉无遗忘,颇有诗名。五代后唐长兴(930~933年)中,举进士不第,遂不求仕进,从后晋至后周,娱情山水,凡二十余年。自言曾遇孙君仿、麞皮处士二人,谓武当山九室岩可以隐居。因入武当山,服气辟谷,但日饮酒数杯。据北宋人文同称,他于后晋天福(936~944年)中曾入蜀,从邛州天师观都威仪何昌一学睡功“锁鼻术”。魏泰谓其“或一睡三年”。

陈抟本有大志,然“数举不第”,且厌五代之乱,又所交往者多高道隐士,因此逐渐形成“出世”思想。天福二年(937年)在蜀时,有诗云:“我谓浮荣真是幻,醉来舍辔谒高公。因聆玄论冥冥理,转觉尘寰一梦中。”大约在后周或稍前,陈抟移居华山云台观,又止少华石室。“每寝处,多百余日不起”。据宋朝《国史》称,大约在此期间,他与另外两位传奇人物吕洞宾、李琪交往甚密。再传弟子陈景元又称其与谭峭为师友。自此,其名大振。

《宋史·陈抟传》记载,陈抟在武当山隐居二十余年,精研《周易》八卦,演练服气辟谷之法。陈抟的“睡功”是以老子的“捐情去欲,静笃归根”思想作为理论出发点和核心的,它推动了道教内丹术的发展。陈抟在武当山九石岩隐居的二十年里,每日精研《周易》八卦之意,演练服气辟谷之法,每天仅饮酒数杯也可度日。有一日,五位白须白发的老叟向陈抟请教周易八卦,陈抟取《周易》在手,与之剖析微理,传其要旨。讲罢,陈抟见五老面如红玉、动若仙童,反问其健身之术,五老便将世间少见的蛰龙法即睡功传给陈抟。五老说:“每到寒冬季节,天气转冷,龟蛇之类就蛰而不食。析其理,都是服气所致。先人从中探得原理,引入人身反复习练,创得蛰龙法,用此法服气辟谷,尤能健身延年。”原来这五位老人是日月池中五条龙变化而来。陈抟自得此蛰法以后,每日修炼,睡功渐渐大增。

后周时期,陈抟隐居西岳华山,深修睡功之法,被人称为“华山高卧”。《宋史·陈抟传》记述他“常百余日不起。”周世宗曾把他关在房中考察他的睡功,一个月之后,见陈抟仍在熟睡之中。陈抟富有经邦济世之才,有“明皇帝王伯之术”,他常周旋于统治集团的上层,在五代的动乱之世,密切注视着政治风云变幻,每遇改朝换代,都要颦眉数日。

宋太祖赵匡胤定了天下之后,想起了老朋友陈抟,屡次差官迎取陈抟入朝,陈抟不肯。后来赵匡胤发出“手诏”,陈抟向使者说:“创业之君,必须尊崇体貌,以示天下,我等以山野废人,入见天子,若下辞,则违吾性;若不下辞,则亵其体。是以不敢奉诏。”而且,于诏书之尾写四句附奏:曰:“九重天诏,休教丹风衔来,一片野心,已被白云留住。”使者回朝以后,将情况如实禀报,太祖笑而置之。

宋太宗赵匡义曾想拜陈抟为谏议大夫,陈抟坚决推辞,并要求回山。宋太宗知道挽留不住,便在殿设赐宴,召朝臣赴宴作诗,为其送行。在陈抟还山之前,宋太宗再次向陈抟请教治国方略,陈抟写了四个字:“远近轻重。”太宗不解其意,陈抟解释说:“远者,远招贤士;近者,近去佞臣;轻者,轻赋万民;重者,重赏三军。”陈抟回山后,宋太宗又曾宣召过他,并派车迎他入宫,陈抟都辞谢了。

陈抟晚年皈依玄门为道士,在中国道教史和思想史上都享有崇高威望,被道教列入高道,成为继老庄之后的道教至尊,人称“陈抟老祖”。

陈抟成就

1、创绘“太极图”、“先天方圆图”等一系列《易》图,成为中国太极文化的创始人。

在陈抟以前未见有“太极图”,亦未形成太极文化形态及其理论体系。自陈抟创绘出“太极图”、“先天方圆图”、“八卦生变图”等一系列《易》图,并发表《太极阴阳说》后,才出现了有宋代大儒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张载的《太和论》、邵雍的《皇极经世》,程颢、程颐、朱熹等的《易传》,从而才有中华独有的太极文化形态和一系列理论的形成,尤其是宋代理学家的形成,推动了宋代历史的进步。张载,字子厚,继承陈抟的“宇宙一气论”,提出了“太虚即气论”,两者契合,成为宋代唯物论的先源。不难看出,陈抟应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太极文化的创始人,宋代理学的奠基人。

2、著《易龙图序》、传河洛数理成为中国“龙图”的第一人。

“龙图”又名“河图”,是“龙马始负图”和“河龙图发”传说的简称,早在《尚书雇命》中有“河图”记载,因未见图,两汉时期学者争论不休,各说不一。有《河图》20卷在隋炀帝(杨广)时因战乱烧毁而失传。在五代后周时,陈抟著《龙图序》,又名《易龙图序》,从道家文化宝库中传出了《龙图》的基本内容后,人们才知道“龙图”是一个物象数理起源图示,后来科学家认定“河图为数学之母”,“数学为科学之母”,因而才知道《河图》的重大作用。《易龙图序》对南宋伟大数学家秦九韶的《数术九章》以启迪作用。他在自序中数学基础“自爰河图洛书,八卦九畴”,即为明证。可见陈抟应是中国“龙图”第一传人。

3、注释《正易心法》,倡先天易学,为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参考。

他的先天易学,是宋代新“易”学始祖。新就新在把“道儒佛”三家之学融合在一起,三教互补,融会贯通,形成中国古代完整的哲学体系。陈抟认为:周孔《易》学为儒家一家之言,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他在《正易心法注》中明确指出:“学易者,当于羲皇心地中驰骋,无于周孔语言下拘挛。”主张融合三家以治《易》、以治学、以治心、以治身、以治天下一切。在这一学术思想的指导下,大儒邵雍(陈抟的第三弟子)从事研究先天易学长达30年之久,“冬不炉,夏不扇”写出了《皇极经世》巨著,至今仍是物理学、天文学、生态学、自然环境学等自然科学的重要参考工具书。

4、著《指玄篇》、《观空篇》、《胎息诀》和《阴真君还丹歌注》等,并亲自实践,成为天下睡仙第一人。

陈抟十分推崇《无极图》,并指导和完善道教内丹哲理,不仅使自己率先成为“天下睡功第一”,而且把秘而不传的内丹学说公开化、社会化,推动了中华全民健身运动发展,功在千秋。陈抟摈弃外丹,注重内丹。他以“身口为炉”、“宫室为灶”、“肾为水”、“心为火”、“肝为木”,使木生心火以炼肾水,达到“成尘得变”,结成人体内的无价“金丹”;其核心是“修心养肾”控制人的欲望,不让野蛮的欲望泛滥,这是他内丹修炼的目的,象这样的强身延年的内丹修炼法则,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著《龟鉴》、《心相篇》等,把中国古代相学引向唯物论的范畴。

《龟鉴》明言:“有天者贵,有地者富,有人者寿”。有天、有地,人事不修,是徒有相也。人不可貌相,只要“有天”,人在自然界,只要靠劳动和智慧去换取生活财富,“有地”,身处世间,以“道德仁义礼”等的中华民族美德来规范自己。“天地人”三者的协调一致,不妄想,不妄为,这就是人的全相、贵相、富相、寿相的重要标志。他把自然物质的“水火”认作人的生命之源,重申了古代唯物哲学家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物质的观点,维护了唯物的“天人相应论”。

6、著《三峰寓言》、《高阳集》、《钓谭集》、《木岩集》、《诗评》等,博学多才,后世尊他为“儒师道祖。”

陈抟与世不争,不贪富贵,不求仕禄,不仅受到社会人士的普遍尊重,而且受到朝廷多次召见。(曾谏过多次治国之道,均得皇帝恩准。)唐僖宗赐他为“清虚处士”。周世宗赐他为“白云先生”,宋太宗赐他为“希夷先生”。陈抟集“道德文章已系于一身”,成为中华民族古代史、政治史、文化史上的一代楷模。元代学者虞集在《题陈希夷先生画像赞》中评价他为“图书之传,百世之师”。

7、书写“福寿”二字,独具特色,为后世所推崇。

今安岳、大足、潼南、峨眉山、华山、山东蓬莱仙境等全国各地,皆保存了陈抟书写的“福寿”二字石刻,此二字独具特色,内含“田给予福、林付长寿”八字哲理,受到世人赞叹。其寓意是宣传道家人与自然、注重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粗食布衣等哲学思想,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财富。

8、精通棋艺,立健脑益智之功。

弈棋是中国一门增知强身的一项体育运动,古往今来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四川省邛崃县的白鹤山点易洞对面有棋盘山仙人洞,是陈抟修炼时常弈棋的地方;华山至今还保留一个“博台”俗称“下棋亭”,传说陈抟与赵匡胤以棋局赢华山,其遗迹在此。“自古华山不纳粮”,就是讲的这个传说故事。

睡仙功古诀举要

一.陈希夷《蛰龙法》

龙归元海,阳潜于阴。人曰蛰龙,我却蛰心。

默藏其用,息之深深。白云高卧,世无知音。

二.陈希夷《励睡诗》

常人无所重,惟睡乃为重。举世皆为息,魂离神不动。

觉来无所知,贪求心愈浓。堪笑尘中人,不知梦是梦。

至人本无梦,其梦本游仙。真人本无睡,睡则浮云烟。

炉里近为药,壶中别有天。欲知睡梦里,人间第一玄。

三.陈希夷《对御歌》

臣爱睡,臣爱睡。

不卧库氈,不盖被。

片石枕头,蓑庆铺地。

震雷掣电鬼神惊,臣当其时正酣睡。

闲思张良,闷想范蠡,

说甚孟德,休言刘备。

三四君子只是争些闲气,争如臣向青山顶头,

白云堆裹,展开眉头,

解放肚皮,但一觉睡。

管什玉免东升,红轮西坠。

四.【元.明】张三丰《蛰龙吟》

睡神仙,睡神仙, 石根高卧忘其年,三光沉沦性自圆。

气气归玄窍,息息任天然。莫散乱,须安恬,温养得汞性儿圆,等待他铅花儿现。

无走失,有防闲,真火候,运中间,行七返不艰难,炼九还,何嗟叹。

静观龙虎战场战,暗把阴阳颠倒颠。

人言我是朦胧汉,我却眠兮眠未眠。

学就了,真卧禅,养成了真胎元,卧龙一起便升天。

此蛰法,是谁传?曲厷而枕自尼山,乐在其中无人谙。

五龙飞跃出深潭,天将此法传图南。

图南一派俦能继?邋遢道人三丰仙。

陈抟道教丹道思想主张性命双修,养生内炼,澄思息虑,调气入静,顺应大道,以传统的道家学说为核心,吸收儒家,佛教的思想,构成一套系统的内丹理论,为宋元道教内丹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陈抟《无极图》丹法的基本思想,皆以《老子道德经》为本,他将《老子》中“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的“无极”用来表示世界最终的本源,又作为内丹修炼的归宿。《老子》中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提出了一个宇宙万物生成的程序,即“顺则生人生物”,陈抟将此种宇宙生成模式具体运用到内丹修炼中,即:炼精化气,合三为二;炼气化神,合二为一;炼神返虚,一复归道(无极)。其程序刚好与《老子道德经》相反。这就是“逆则成佛成仙”。这种逆修返源的理论,正是以《老子道德经》“归跟复命”的哲学为基础。

由此,《玉诠.卷六》中有陈抟:“故修玄无别法,只须冥心太无,体认生身受命之处,而培养之,扶植之,保护之而已,故曰归根,曰复命,要不出‘冥心凝神’四字”。修道者只要能做到冥心太无,复归无极,即可达到虚极静笃的“大寂”境界。

而“大寂”境界是什么?陈抟在《广慈禅院修瑞像记》中说:“大寂渊奥,云施雨行,大寂圆朗,电激雷惊,或出或处,万物含英,且易且简,万物生成。至极至变,非色非声,至感至应,不灭不生。我法非法,我名非名,谁畜谁泄,自枯自荣。”即是《老子道德经》中的“道”,为万物化生的本源。

这样,陈抟主张《老子道德经》中所说的“清静无为”,是修炼内丹的必须途径。陈抟故曰:“道能请,道能静,清静之中求正定。”(见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引张辂《太华希夷志.卷上.引》)

2、陈抟的“五空之秘”论。在其著作《观空篇》中,陈抟说:“欲究空之无空,莫若神之与慧。斯太空之蹊。于是有五空焉。”何谓“五空”?即是五种境界,也是修道的五个层次:

“其一曰顽空,何也?虚而不化,滞而不通,阴沉胚浑,清气埋藏而不发,阳虚质朴而不止,其为至愚者也。其二曰性空,何也?虚而不受,静而能清,惟任乎离中之虚,而不知坎中之满。扃其众妙,守乎孤阴,终为杳冥之鬼,是为断见者也。其三曰法空,何也?动而不挠,静而能生,块然勿用于潜龙,乾位初通于玄谷,在乎无色无形之中,无事也,无为也,合于天道焉,是为得道之初也。其四曰真空,何也?知色不变,知空不空,于是真空一变而生真道,真道一变而生真神,真神一变而物无不备焉。其五曰不空,何也?天者高且清矣,而有日月星辰焉;地者静且宁也,而有山川草木焉;人者虚且无也,而为仙焉。三者出虚而后成者也,一神变而千神形矣,一气化而九气和矣。故动者静为基,有者无为本,斯亢龙回首之高真者也。”

元明间张三丰门下形成的“隐仙”一派,自称源出陈抟。

陈抟对以后宋代理学有较大影响,据传理学开山大师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就是由陈抟的《无极图》衍化而来,其《先天图》被邵雍演化为“象数”体系。

陈抟著作甚多,但大多已佚失,《正统道藏》中还有《阴真君还丹歌注》等,题名陈抟著。

陈抟生于五代,《中国道教史》引《群谈采余》说,有渔人在河中拾得,“乃从渔人姓陈”。年少时熟读经史百家之言,年少时,好读医理,天文地理,史百家之书,颇有诗名。宋宠觉《希夷先生传》有:“唐大夫挹其清风,欲识先生,而如景星庆云之出,争先睹之为快。” 

端拱二年(公元989年)于莲华峰下张超谷中飞升。

后周世宗赐号“白云先生”、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 

后唐长兴中(公元930~933)中,举进士不第,遂不求仕进,悟世事浮华实为虚妄,乃不求仕进,游历名山,求访仙道,长期隐居在武当山九室岩,服气辟谷,清静修道二十余年。,后移居华山云台观和少华山石室。

传奇与史实:

陈抟好研《周易》,常手不释卷。他认为万物一体,只有超绝万有的“一大法理”存在。他曾作《无极图》,刻于华山石壁。(黄宗炎《太极图辩》中称此《无级图》为得吕洞宾所传授)。又作有《先天图》,刻在华山石壁。其宗教思想融儒,释,道三家学说,启宋代三教合一的思想潮流。

陈抟在武当山修炼期间,与隐士吕洞宾,李琪等交往甚密。后周世宗思陈抟有奇才远略,乃于显德三年(公元956年)召陈抟入宫问仙事,答曰:“陛下为四海之主,当以政治为念,奈何留意黄白事乎”。后命他为谏议大夫,他固辞不受,赐号“白云先生”。宋太宗曾两次召陈抟入宫,待之甚厚,他建议宋太宗“远招贤士,近去佞臣,轻赋万民,重赏三军”,甚得太宗敬重宏信,赐号“希夷先生”。 据北宋人文同称,他于后晋天福(公元936~944)中曾入蜀,从邛州天师观都威仪何昌一学睡功“锁鼻术”。魏泰谓其“或一睡三年有诗云:“我谓浮荣真是幻,醉来舍辔谒高公。因聆玄论冥冥理,转觉尘寰一梦中。”(卿圣泰《中国道教第一卷》引《东轩笔录》卷一、《五代史补》卷五)。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有栽此事。

《宋史·陈抟传》称陈抟“能逆知人意”,“好读《易》”。隐居武当山时作诗八十一章,名《九室指玄篇》,言修养之事。

张辂《太华希夷志》,周世宗显德末年,陈抟乘驴游走,忽闻赵匡夺权登基,“大笑坠骡,曰‘天下于是定矣’。遂入华山为道士。葺唐云台观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