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基斯坦为何频繁发生政变?

 苏睿思 2015-12-08

巴基斯坦是世界上所有国家中,与中国关系最为亲密的一个。只是这个被网友冠以“巴铁”雅称的南亚友好邻邦,自打建国开始,就长期陷于贫弱与动荡。经济方面,巴基斯坦工业制造能力不足,农业与传统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高达7成,现代文明气息十分匮乏;政治上,认同西式民主的文官,和维护专制威权的军人互相杯葛,军事政变频繁发生。再加上与印度的文化、地缘等结构性矛盾,还有塔利班武装在北部的袭扰,各种原因导致,这个伊斯兰大国,竟不幸的成为南亚最为混乱的国家。

巴基斯坦为什么会搞成这个样子?咱们先从水说起。

巴基斯坦为何频繁发生政变?

水资源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丰富的淡水资源,更是发展工农业的必须条件。

当然,巴基斯坦并非没有水。在之前的《巴基斯坦亲近中国的必然性》一文中,云石君曾分析过南亚次大陆的地缘环境:源自喀喇昆仑山脉的印度河,在次大陆西北部冲积出一片相对宽阔的河谷平原,并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古老的印度文明便是在此基础上孕育而生。

印度河年径流量高达2070亿立方米,虽然跟长江这类世界级大河没得比(年径流量9513亿立方米),但其实也不算少了——以黄河做比较,这条孕育出华夏文明的母亲河,年径流量才只有可怜的661亿立方米,刚刚印度河的三成多一点。

可是,虽则巴基斯坦地表流水丰富,但气候环境却极为不佳。巴基斯坦是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全境干旱少雨,作为本部核心区的印度河流域,年均降水量也才只有可怜的300毫米,至于像塔尔沙漠和俾路支高原等边缘板块,更是只有区区100来毫米——要知道,黄土高原这种中国人印象中干旱的出了名的板块,年均降雨量都有400-600毫米。

降雨量缺乏,严重限制了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农耕时代,因为当时人口规模不大,农业对水的需求量也不多,所以虽然气候干燥了些,但靠着印度河,当地人也基本够用了。

但当工业文明的到来,打破了当地人与水资源的平衡。一方面,工业、特别是大规模机器制造业,对水资源的需求要远胜传统农业;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普及,巴基斯坦人口高速膨胀,而伊斯兰教提倡多生多育的文化传统,更使这一情况加剧——时至今日,这个总面积仅仅79万平方千米,且其中多半是山地、高原与荒漠的国家,人口总数竟达到了令人瞠目的两亿之巨!

用水量的飙升,使单单一条印度河,再也无力满足巴基斯坦所需。而石油矿产资源的匮乏,又意味着巴基斯坦无法像中东那些伊斯兰兄弟那样,靠出售资源换取财富。如此一来,巴基斯坦现代化之路,就先天性的被堵死了一半。

而糟糕的地缘政治格局,更使巴基斯坦的麻烦进一步放大。印度自不必说,印巴是举世闻名的世仇;而伊朗与阿富汗,也同样让巴基斯坦头疼——伊朗人是什叶派穆斯林,巴基斯坦则是逊尼派,两派有着千年宿怨,而且伊巴两国长期就俾路支高原的领土划分存在纠纷;至于阿富汗,塔利班势力在垮台后长期盘踞在巴国北部,对巴基斯坦国家稳定构成威胁。这诸般矛盾,极大的消耗巴基斯坦的国力。

巴基斯坦本就先天不足,继而又跟一众邻邦纠缠,国家经济自然持续萎靡。而这种经济和安全的双重困境纠集到一起,又回过头来,对巴基斯坦的政治稳定形成重大冲击。

建国之初,作为原英国殖民地的巴基斯坦,自然而然的采用了西式民主政体。政府首脑由民选产生,行政上则是由文官政府主导。不过随着印巴矛盾的不断升级,这种看似完美先进的体制,却显露出严重的弊端:

印巴为何会长期冲突,云石君在《地缘政治17:巴基斯坦为什么必须且只能依靠中国》一文中已作分析,此处不再累述。而印巴长期冲突对峙局面的形成,则对巴基斯坦政治动荡构成重大影响。

巴基斯坦为何频繁发生政变?

为何这么说?

印巴战争和两国长达几十年的对峙,对印巴两国都是巨大的消耗。不过是印度差差是个准世界大国,家业相对殷实;而巴基斯坦就要逊色的多了。

要保障军事开支,巴基斯坦政府只能从全社会大量征集资源,而由于国家底子有限,要维持印巴战略平衡,巴基斯坦的征收力度,又必然要高出印度许多。这种过度搜刮,自然会引发民众的强烈不满。

这样一来,文官政府就遇到问题了:一方面,他们当然要毫不犹豫的维护国家安全——所以军事上的资源投入只能增不能减;可另一方面,文官政府是由民选产生,这么高强度的搜刮,肯定会引发民众极端不满,进而在选战中被选民抛弃。

这是民主体制的先天困境,而且,在印巴对持的大环境下基本无解。既然如此,巴基斯坦的唯一出路——就只能是抛弃民选文官体制,实行军人专制。

军人专制的优势十分明显:第一,专制政府的产生无需通过选票,所以无需对民众的抵制太过迁就,这样可以保证国家财富尽可能的用于军事;而且有枪杆子做保,专制政府压制民众的反抗时也更有底气。

于是,在1958年,军人便推翻了民选文官体制,开始实行军政府统治。

一般情况下,故事讲到这里就结束了,专制体制将成为巴基斯坦的主流。可之后的几十年里,专制派军人和民主派文官这两大政治势力却你方唱罢我登场,把个巴基斯坦搅的是天翻地覆。

这又是咋回事?

巴基斯坦为何频繁发生政变?

这又回到了经济层面。印巴的持续性对峙,以及不间断爆发的战争和冲突,使军政府不得不长期维持对国民的过度搜刮,这当然是不可持续的,每过一日,民众对军政府的怨恨就会增长一份。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十分注重选民态度的西式民主制度,和民主派文官政客,在民众中的受欢迎度也就水涨船高。

军事专制再怎么强势,终究也有个限度。当民众的忍耐程度达到极限后,军政府就再也无以为继,这时候军人唯有下野,民选文官们卷土重来。

可是,民主政府也许不敢过分搜刮国民,但它却摆不平印度。当军事开支的削减,达到严重影响国家安全的地步时,民主政府的日子也就到头了,军事政变重新爆发,军人专制东山再起。

一个合格的政府,应该既能维护民众利益,又能保证国家安全。可印巴的结构性矛盾以及巴基斯坦的有限国力,决定了巴基斯坦不管是谁上台,都只能二中选一。正是由于这种难以兼顾,使巴基斯坦不得不陷入文官民主和军事专制交替上台的死循环当中。

这当时是所有巴基斯坦人不愿接受的。只是,仅凭其一己之力,又确实无解。不过,虽然巴基斯坦自己无能为力,但随着中国的崛起,却让巴基斯坦发现了转机。随着中国帮助力度的加大,巴基斯坦逐渐迎来了摆脱这个死循环的历史性机遇。

中国怎样助巴基斯坦摆脱死循环?关于这一点,云石君下一节继续分析。

注:本文为云石历史与地缘系列18:巴基斯坦篇第2章。对地缘政治感兴趣的朋友,可订阅作者微信公众号: yunshi911 (长按可复制),收看云石地缘政治系列全部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