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平羊头山考古重大发现力证炎帝传说成信史

 老刘tdrhg 2015-12-09

图:迄今5000年以前仰韶文化时期陶片

  黄河新闻网晋城讯(记者尚东霞)最早的“中国”在哪里?上古传说的“三皇五帝”是否真有其人其事?人类活动的最初起源在何处?最初的生业模式是怎样的?近年,不断有考古新发现,中国历史的长度、文明的时段不断提前。近日,山西晋城新发掘一处仰韶文化遗址——羊头山神农城遗址实物与传说、文献记载互相印证,炎帝不再仅仅是传说,而是真实存在的确凿历史,此重大发现或将改写教科书。

  A 高平羊头山发现神农城遗址,或将山西古文化的“三个一”改写成“四个一”。

  从临汾襄汾陶寺遗址的“一座都城”,到运城芮城180万年前西侯度文化遗址的“一堆圣火”,再到运城垣曲的4000多万年前“世纪曙猿”化石的“一缕曙光”。一系列重大发现都在证明,中国最丰富的古代文物留存在山西,最早的中国在山西,华夏文明的起源也在山西。

  山西,高平,羊头山。11月19日—23日,山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发现一处仰韶文化遗址。在遗址之上,除发现大量陶片、瓦砾外,还发掘出一道东西走向的人工石砌围墙、石基础、古旧步道。经初步鉴定,这处遗址就是历史上的神农城遗址,距今已有5000年左右历史。

图:羊头山神农城遗址步道

  2015年以来,高平市委、市政府加大了炎帝文化建设的力度,炎帝陵的修复工程和炎帝文化景区精品线路提升建设工程成为重中之重。9月中旬,修复神农城工程开始实施。

  “如果建设工程铺开,以前在发掘中未发现的历史遗址,可能就会被永远埋藏在地下。”12月7日,高平市旅游文物局局长赵志敏对记者说,为了不留遗憾,在工程开工之前,该局开始组织人员在炎帝高庙附近进行考古性发掘。

  11月10日,当地考古人员在羊头山上发现了石地基、石围墙、古旧步道。紧接着,在石围墙周围发现了疑似仰韶文化时期的陶片。11月18日,高平市旅游文物局立即将发现的情况上报省文物局。

图:地层出土仰韶时期陶片

  11月19日,在考古专家韩炳华的带领下,省考古研究所羊头山文化遗址考古队赶到高平羊头山,开始对羊头山顶及其周围方圆5公里区域,进行考古调查和小范围的试掘。

  11月23日,东距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羊头山北魏石窟500米处,考古队发现了较多的仰韶时期尖底瓶、红陶钵以及红陶夹砂罐的陶片。这些陶片土层埋藏较浅,未发现其它时期明显的地层。在遗址之上,可见一道东西走向的人工石砌围墙以及石基础、瓦砾和古旧步道等。

  省考古研究所分析,石墙与陶片同为仰韶文化时期,石基础和瓦砾等为北齐至唐时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专家韩炳华说,其石砌围墙的时代与仰韶时期遗址的时代相当或稍后,而对其形制和准确的年代需要进行仔细的考古工作确认。

图:石砌围墙剖面

  这一重大发现,说明当时在这里出现了频繁的人类活动和以农业为主的生业模式,比临汾陶寺的人类活动又有推前。或将证明,最早的“中国”在山西,在高平。

  B 高平:炎帝传说遗迹的繁富区

  羊头山相传是炎帝神农氏尝百草、种五谷之地,在羊头山一带,炎帝神农氏活动的遗址遗迹随处可见。山顶有神农城,神农井,城下有泉二眼,左泉清,右泉白,相距10多米,长流不断,泉水浇灌着坡下的五谷畦,相传炎帝就是在这里种五谷,五谷畦就是中国原始农业生产的第一块试验田。山下有炎帝中庙、炎帝行宫、炎帝陵等遗迹。 

  高平境内,保存有北齐以降、下至清代有关炎帝神农碑记石刻110多通,祭祀炎帝的古庙34处,与炎帝活动有关的地名村名20余处,其数量之多,分布区域之广全国罕见。

  高平保存有炎帝从出生到死亡完整的活动信息链,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炎帝文化遗存区域体系,实属国内罕见。

  从文献记载来看,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像高平这样,有如此集中的关于炎帝的记载;从方志碑刻来看,没有任何地方像高平有如此大面积、大批量的关于神农氏的资料;从民俗信仰来看,没有任何地方像高平有如此普及的祭祀庙宇与祭拜活动;从生态环境来看,没有任何地方比高平更具文明之巢的功能与更适宜黍稷的生长;从考古发现来看,没有任何地方比此地拥有更早更多的粟作农业遗址。

  高平的炎帝文化具有史诗性、密集性、物证性。而神农城遗址的最新发现,更加有力的佐证——高平,很可能为炎帝文化的原发地。

  C 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高度契合

  新发现的神农城遗址与正在复建的炎帝高庙相邻,而已断流的“神农泉”遗址就在其下。这与北宋《太平寰宇记》记载的“羊头山,神农尝五谷之所,上有神农城,下有神农泉。山东南相传为炎帝陵,石甃尚存”基本吻合。

  史料上记载的神农城,位于羊头山西侧的炎帝高庙遗址附近。

  有关神农城的记载,除《太平寰宇记》外,还有晋《上党记》、北魏的《风土记》:神农城在羊头山上,其下有神农泉,上有古城遗址。

  明代律学家朱载堉所著的《羊头山新记》中,对神农城的记载和论证更为详尽:在羊头山羊头石“石之西南一百七十步。有庙一所,正殿五间,殿中塑神农及后妃、太子像、皆冠冕若王者之服。此殿以南,属泽州高平县丰溢乡团池北里;”……“殿西稍北二十步,有小坪,周八十步。西北连接大坪,周四百六十步。上有古城遗址。谓之‘神农城’。城内旧有庙,今废”。

  据文物专家推算,羊头山所在区域,为晋东南炎帝文化的中心区域,历史上记载的“神农城”,其可能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时期,与新发现的仰韶时期的羊头山遗址时间、地点大致相吻合。

  没有任何一个遗址能像高平羊头山神农城遗址这样,在年代、地理位置、规模以及文化内涵等诸多方面与文献记载如此契合,上古“炎帝传说时代”已不再仅仅是传说,而是真实存在的确凿历史,成为实证华夏5000年文明的重要支点。

  D 省委书记王儒林作重要批示 

  高平羊头山上发现仰韶文化陶片和神农城遗址后,11月18日,高平市上报省文物局,19日省文物局即组成考古队赶赴试掘,11月22日,省委副书记楼阳生对此作出批示;23日、25日,省委书记王儒林两次作出重要批示。11月24日下午,省文物局召集晋城、高平两级文物部及省考古研究所召开专题会议,结合炎帝文化保护利用的现实,采取措施加强对炎帝文化遗存的考古学调查:

  组建一支专门考古队,围绕炎帝文化的发掘保护和利用,在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在所发现的考古学遗存进行科学试掘,在获得可信度考古材料之后,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专题评估论证;

  由考古队牵头,以羊头山为中心,扩大范围,对历代纪念、祭祀炎帝的遗存进行调查,以期将涉及炎帝文化的地上遗存悉数摸清家底;

  建议由晋城市牵头,吸收国内先秦史专家、炎帝史专家和对羊头山地域有研究的人士等组成文献研究班子,对历代文献进行梳理研究,理清历史文献中羊头山炎帝活动的记载;

  组织人员对有关炎帝的民间传说、口碑史料进行收集研究,以理清炎帝在羊头山活动的民俗学脉络。

  在这次考古发掘中,还有两处新发现:一处为北朝至唐时期的建筑基址,出土遗物有筒瓦、板瓦以及灰陶生活用器残片,具体的建筑规模、范围和布局上需要详细的考古工作确认。一处为羊头山下的李家庄旧石器晚期遗址,为旧石器到新石器过渡时期,与农业起源有密切关系。

  由于进入冬季,羊头山的考古发掘工作暂时告一段落。据赵志敏透露,明年3月份,考古发掘工作将继续进行。

  至今,我们的教科书里古老中国有信史可循的起源,仍被界定在了夏商。明年3月,羊头山的考古发掘或将有更加重大的发现令人瞩目——

  古老中国的起源或将推前,华夏5000年文明史或有力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