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视频】北京天坛(1-5)(解说导游版)

 花甲花888 2015-12-09

本视频共分五集,依次是:

第一集 【天坛概述】

第二集【祈年殿】

第三集【丹陛桥】

第四集【皇穹宇】

第五集【圜丘坛】

【北京天坛专辑】2015.11.20-12.8,同时以“绿地WV1735在爱奇艺发表”“以吴香君视频在优酷发表”.

第一集【天坛概述】解说词

 

我们现在来到天坛,这里是天坛的正门,也就是天坛的西大门,这是皇帝前来祭天时进出的大门。历代封建皇帝对祭天活动都极为重视,每年最少要两次亲临天坛祭天。明清的22位皇帝在这里举行祭天大典共654次。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420年,距今已经有近600年的历史了。天坛,位于北京城区的东南部,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圣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处坛庙建筑。其设计之精,建筑之巧,风格之奇,在世界古代建筑史中实属罕见。天坛占地面积273公顷,略小于颐和园,相当于故宫面积的近4倍。天坛有大面积的草地与森林,约占总面积的4/5

 

天坛世界文化遗产,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我们先概括地了解一下天坛的十大建筑,那么我们就命名第一集为《天坛概述》:

祈谷坛  祈谷坛与祈年殿是一个地方。

祈年殿  最初建造时,原名为大祈殿、大享殿。到乾隆十六年(1751)进行修缮

修缮后改名为祈年殿。因为,祈年殿是皇帝祈谷的地方。所以,祈年殿

也叫祈谷坛。

圜丘坛  是皇帝祭天的地方。

丹陛桥  是祈年殿通往圜丘坛的一条大道。

 

皇乾殿与皇穹宇

都是安放神牌的地方。

皇乾殿安放的神牌,是皇帝在祈年殿祈谷后,从祈年殿上请下来的神牌。

皇穹宇安放的神牌,是皇帝在圜丘坛祭天后,从圜丘坛上请下来的神牌。

 

神乐署  管理皇家乐队与舞队的机构,也是皇家乐队与舞队排练的地方。

斋宫  是皇帝祭天前到此戒斋的地方,原则上皇帝需要在祭天的前三日来斋宫斋戒。

七十二连房  是存放祭天祭品的库房。

南神厨院    是烹制祭品的各类厨房的组合。


这一次,我们主要游览天坛主轴线上的四大建筑, 即祈年殿、丹陛桥、皇穹宇、圜丘坛,了解它们的外延、内涵及深层次的文化。

好了,我们先去祈年殿看一看


第二集 【祈年殿】解说词

 

现在,我们来到天坛的《祈年殿》

先看看祈年殿的外观,祈年殿是由台基与大殿两部份组成的,而这两部份是不可分的艺术整体。

 

台基,面积达5900多平方米,高6米,3层台基均由汉白玉组成,每层都有雕花的汉白玉栏杆。

 大殿,高38米,圆形、蓝色、三重檐,象征“天圆地方”的天。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皇帝都要亲临祈年殿,举行祈谷礼,也就是祈请"皇天上帝"保佑天下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以,祈年殿也叫祈谷坛。

如此重要的人,办如此重大的事,非同小可,这个办公的地方,也就非同一般。

祈年殿的内部结构更是令人拍手叫绝。整座大殿没有铁钉等建筑材料,全由木料卯合而成,俗称无梁殿。下面,我们就进大殿里面去看看。

 

祈年殿上面有流金宝顶,下面由28根茂大的楠木柱子支撑。祈年殿为什么一定要由28根柱子支撑?那就看看祈年殿设计上的深层文化,它集道学、易学及古典哲学知识于一体:

当中4根柱子最粗,两个半人才能合拢抱住,叫龙井柱,象征一年四季;中间12根柱子,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外层12根柱子,象征一天十二个时辰;三层共28根柱子,象征天上的28星宿。再加上大殿上方的4根短柱与4根小柱,共计36根,象征三十六天罡; 流金宝顶下的雷公柱,象征皇帝一统天下。

 

再看看祈年殿里面的供奉设置

殿内正中 供奉着“皇天上帝”的神牌。东西两侧各设4个配位,供奉的是清朝历代先帝的神牌,为什么把先帝的神牌也供奉在这里呢?这是出于中式的礼节,在皇帝行祈谷礼,举行祈谷大典仪式时,他们作为皇天上帝的陪祭。每个神位前都设有供桌,供桌上陈设24种食品,还有牛犊、五谷杂粮等等。

 

清朝光绪年间,祈年殿毁于雷击,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大殿,是后来重修的。解放后,政府对祈年殿进行多次修缮,使得祈年殿更加光彩夺目,并成为北京旅游的象征。

好了,祈年殿我们就说到这里,我们向南走,去看看丹陛桥

 

 第三集 【丹陛桥】的解说词

我们走出祈年殿的南大门,便踏上一条又宽又长的大道,这条大道叫海墁大道。海墁大道下面有两个东西走向的拱型涵洞(券洞),叫进牲门,也就是牲口从这里进去。每次祭祀,都用黄绒线将“牲”捆好,再用木盆盛着活鱼,打鼓奏乐穿门而过,这些“牲”去作什么呢?去接受屠宰,之后成为祭天的祭品,因此,进牲门也叫鬼门关。

也正因为海墁大道下面有这两孔涵洞,故而才称为桥,是皇帝行祈谷礼时行走的桥,故命名为丹陛桥。丹陛桥也是中国的第一座立交桥。

丹陛桥,呈南北走向,北接祈年殿的南门,南接圜丘坛的北门,将圜丘坛与祈年殿连结为一体,构成天坛建筑的主轴线。丹陛桥长108丈(360米)宽930米)。

丹陛桥不是水平的,南端的圜丘坛,稍高出地表,北端的祈年殿高出地表约(4.5米)为什么丹陛桥南北的高度要相差如此悬殊呢?圜丘坛与祈年殿之间的距离为什么要108丈?好,我们看看设计上的深层文化。

 

皇帝去祈年殿就是登上天庭,上天不仅要步步登高,而且要经过漫长的路程。重要的是此次上天办事十分重要,是祈求皇天上帝保佑天下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以,一定要成功!36这个数字在道学与易学里都是既吉祥又完美,象征成功的数字,所以,丹陛桥的长度是36X3=108丈,宽是364分之一=9丈。古时候的36计,实际没有36个计策,只是意味成功的计策。

由于是皇帝去往天庭之路,当然要有严格的路规,要明确分出“神行道”与“人行道”

桥面中心线的石板道,称为“神道”,“神道”是神行走的道路,哪些神呢?一是天帝神灵,二是已故帝王的神灵。神道两侧是人行道,哪些人行走呢?东为“御道”,是皇帝走的路,西为“王道”是王公大臣行走的路。

好了,丹陛桥我们就说这么多,我们继续向南走,去看看皇穹宇。

 



 

第四集 【皇穹宇】的解说词。

 

我们现在来到皇穹宇。说皇穹宇大家可能感到陌生,一说到“回音壁”,很多人就都知道了吧?对,这里就是回音壁。
皇穹宇的“皇”指的是“皇天上帝”;“穹”指的是天;“宇”指的是殿宇。为什么要把皇穹宇修建在祈年殿与圜丘坛之间的丹陛桥上呢?它的用途何在呢?

 

我们大家都知道,皇帝到圜丘坛祭天时,需要把“皇天上帝”和先祖的神牌放在圜丘坛上,祭天结束后,皇天上帝和先祖的神牌不能一直放在露天的圜丘坛上吧?那放在哪里呢?准确答案:放在皇穹宇殿内。每逢皇帝祭天时,就把这些神牌请出来摆放在圜丘坛上,祭天结束后再拿回来,保存在这里。说的更明了一些,皇穹宇是保存皇天上帝与其他神灵牌位的地方。

 

再说说回音壁

皇穹宇与祈年殿、圜丘坛、丹陛桥同时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原建时皇穹宇的外墙是方的。到清朝乾隆年间。乾隆觉得方的外墙与圆型的圜丘坛不匹配,便对皇穹宇的外墙进行改建,将方型的院墙改成圆型的。大家想一下,用方砖砌成的圆墙会平滑吗?肯定不会平滑,必须进行必要的打磨,当打磨平整后,这墙便出现一个特殊的效果___回音效果,如果两个人分别站在院内东西配殿后,都面朝北对着墙低声说话,就如同打电话一样的,双方都听得十分清楚。故而得名《回音壁》。


就是说,回音壁是皇穹宇的外墙,不是事先设计好的声学效果,而是无意中得到的回音效果。
还有,皇穹宇大殿正前方的丹陛桥上,自北向南数第三块石板,站在上面击掌,能够听到三声回音,所以叫三音石。

   

好,皇穹宇就说这么多,我们继续向南走,去圜丘坛看看。

 

 

第五集 【圜丘坛】解说词

 

现在,我们来到圜丘坛,圜丘坛是皇帝祭天的地方。皇帝什么时间 在什么情况下到这里来祭天呢?

皇帝到圜丘坛祭天的时间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固定的时间,那就是每年冬至,皇帝一定要到圜丘坛举行祭天大典,禀告皇天上帝,五谷业已丰收,感谢上天一年的保佑之恩。这是与正月十五在祈年殿行祈谷礼是前后呼应的,正月十五祈请皇天上帝保佑天下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冬至感谢上天赐予天下的五谷丰登。

 

二是随机的时间,(不确定的时间)如果遇到全国性的自然灾害,皇帝要在发生灾害的月份,到圜丘坛祈请上天帮忙,消灾赐福。如:大面积的水灾、干旱、虫灾、等等。所以,圜丘坛也叫祈雩坛。

皇帝每年要在这里办如此重要的公务,这办公的地点在建造上,当然要十分讲究哲理与风水了。我们来看看圜丘坛在设计上的深层次文化:

圜丘坛的整个结构,在设计上巧妙的运用了古代哲学、道学、易说原理。

两道围墙外方里圆,象征着天圆地方。坛面、台阶、栏杆的石制构件,都取99的倍数。

 

那么,为什么古人在建造圜丘坛的时候,要用到那么多的99的倍数呢?

按照道学 易经之说辞,自然数有阴阳之分,奇数为阳,偶数为阴。 13579,共5个阳数这是天数,其中9是最大的阳数,用以象征天。皇帝是九五之尊就是这么来的。古诗词中的“九霄云外、九重天”等都是这个意思。

大量运用99的倍数,这是古代设计师对阳数概念的超级运用和发挥,“天”的观念在祭祀建筑中也就能得到最佳体现。

 

再看看天心石:
圜丘坛中心的圆形石板,叫天心石,当人站在天心石上轻声说话时,自己听起来声音很宏大,有共鸣性回音,很有一呼百应之感。不过,站在第二、三环以外的人,是没有这种感觉的。
其实,我们现在看到的那块圆石板并不是真正的天心石,是“天心石的护板,真正的天心石在它的下面。

 

好,下面就看一下皇帝在圜丘坛祭天的具体时间与具体作法。

时间:(在此仅以固定时间为例。)

每年冬至当天, 日出前7刻,也就是清晨415分,从皇穹宇殿内请出各方神灵的牌位,在圜丘坛上依次摆放好。

(正位:供奉皇天上帝的神牌。位于天心石稍北,在圆形幄次的里面,;

配位:摆放清朝前八位先帝的神牌。分别摆放在正位的东西两侧;

从位:共四组,分别摆放在中层坛面的东西两侧。东侧供奉的是大明幄次及北斗星、二十八星宿、周天星辰的神牌,西侧则供奉的是风雨云雷众神的神牌。)

每个神位前面,均摆放各种祭品,

 

到日出前3刻(515),祭天仪式正式开始。皇帝与祭天的仪仗队从斋宫出发,来到圜丘坛,一套祭天礼仪与致辞之后,开始送祭品。

 

如何送祭品呢?

圜丘坛设一个燔柴炉与十二个铁燎炉,这是皇帝祭天的时候专门用来焚烧祭品的。

级别不同,规格也就不同。燔柴炉焚烧的是从正位上撤下来的祭品(幄次)。祭天时皇帝站在燔柴炉的西侧,行望燎礼。铁燎炉焚烧的是从配位和从位上撤下来的祭品(幄次); 燔柴炉的边上还有一个巨大的象盘子一样的绿色琉璃瓦砌筑的瘞坎。瘞坎为圆形,埋在地下,是用来掩埋动物下水的地方,如:牛尾、牛毛、牛血等等作为肥料的东西,寓意“祭天不忘祭地”。

 

我们回忆一下天坛内的三大声学现象:皇穹宇外墙“回音壁、皇穹宇南门的第三块古板“三音石、圜丘坛中央的石板“天心石”。

 

北京天坛,到现在全部游览完了,

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天坛,无论是整体布局还是建筑单体,都可以称得上是古代建筑佳作中的工艺精品,极具艺术价值;是华夏一个漫长历史时期思想文化的遗迹和载体;是物化了的古代哲学思想,有着较高的史学价值、科学价值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更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好了,谢谢大家的一路支持与鼓励,谢谢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