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苏霍姆林斯基做一个幸福成功的教师

 孙海英阅览室 2015-12-10

    有人根据教师对教育的体验和感悟深度不同,由专业发展进程,把教师形象地分成三个境界。初级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中级境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高级境界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教师大都是一些刚刚参加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在“学院”里学了许多书本上的教学方法,教育的方法,他(她)兴奋地认为,自己有了文化专业知识“一桶水”,只要倒出去“一碗水”就可以了。教学吗,就是我讲学生听,听完了做练习,做作业,考试,测验。上班,下班,双休日,寒假、暑假优哉游哉,“人类的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人”当成了。对课堂教学和对教书育人,充满了浪漫和憧憬。

    走进课堂,接触学生,拿起教材,同行和领导听课评课,学生考试评价,问题一个一个出现了,课堂上忙着传授知识,部分学生不感兴趣,溜号的说话的,不听课搞小动作的、看散书的,发信息的,“三闲” 的学生在蔓延,学习目标实现不了,情商激活“黔驴技穷”……,“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埋怨学生,埋怨学校,埋怨家长。甚至还埋怨自己的父母,不应该让自己当教师。美好的憧憬开始暗淡了。

有思想的年轻教师没有沉沦下去,开始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反思自己的专业水平,反思自己对学生的了解,反思自己的教书育人的方式和方法。从挫折和问题出发,开始学习,找同行帮助,让领导支招,向名家学习,在实践中总结。把挫折和失败当做财富,进行着“改变学生首先改变自己”的尝试,努力提升着“爱心与教育”的综合素质,逐步走进学生的心灵,随着教书育人的体验,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对学生研究把握,美好的憧憬由暗淡转向了光明……。逐步走向“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

    最近再读苏霍莫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第一条建议,感触又进了一个层次,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是常读常新的,每次阅读都有新的感受,按照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进行实实在在的实践,对促进“第一境界和第二境界”教师的幸福,建设关爱生命的课堂,加速课堂教学改革是有帮助的。

    苏霍莫林斯基建议:我们不妨打个比喻:让所有刚刚入学的7岁儿童都完成同一种体力劳动,例如去提水,一个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竭了,而另一个孩子却能提来20桶。如果你强迫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一定要提够20桶,那么这就会损害他的力气,他到明天就什么也干不成了,说不定还会躺到医院里去。儿童从事脑力劳动所需要的力量,也是像这样各不相同的。

    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他尝试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为能够取得后续的成功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而不是一律的高分要求,像天文数字一样,可望而不可及,时间一久,有些学生会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我不如别人”,有些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学习没有意思”,尤其是基础学生,这些表现非常明显。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厢情愿,自作多情“一刀切”地追求一样的教学成绩,对学习困难的学生与其他学生做统一的要求,向学困学生提出了他们不可能做到的事,实质上就是在培养“我不如别人”的学生和“学习没有意思”的学生,再加上老师加压和家长过高的要求,基础学生不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他们变得讨厌学习,讨厌老师,讨厌家长,讨厌学校。

    “因材施教”,在班级授课制不变的条件下,教师们都感到十分困难,这一点正是我们多数教师所缺乏的专业本领,在此方面做研究探索,积累经验,做“因材施教”教学专家,师生都会获得学与教的快乐成功和幸福。

    苏霍莫林斯基建议: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有些学生成绩比较优秀,可能优秀的成绩对他们来说是很正常的,而对有些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可能及格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了。那些“基础生”长期受挫折,如果不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那他们就永远无法进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给那些基础生设计一些简单的到板上展示作业题,口头表达的概念题,温故知新的练习题,坚持评价多元,每节课都送给学生最好的激励礼物,让他们经常地得以成功,获得自信,激发进步的欲望和胆量。坚持经常想着这些孩子们,不断地给他们机会,他们就会逐渐进步,在喜欢老师的同时就会热爱你所教的学科,孩子一生也不会忘记你这个给他“面子”的老师。

    苏霍莫林斯基建议:我周密地考虑每一个学生在上课时将做些什么。我给所有的学生都挑选出这样的作业,使他能在作业中取得成就。如果学生没有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前进哪怕是很小的一步,那么这堂课对他来说就是白费了。无效劳动--这大概是学生和老师可能遇到的莫大的严重危险。

    上课之前如果没有备好课,“无效劳动”的课堂就会在自己和学生身上发生,“莫大的严重危险”就会出现——浪费几十个孩子的宝贵时间。备课不仅仅是备知识,应该用三分之二的时间和精力备学生,只要坚持住,课堂效率就会一天比一天高。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变量,没有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不同的世界,所以课前一定要非常认真的备课,对学生的学情如数家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了如指掌。对于现在的本科毕业生来说,知识是不会有太多问题的,备学生,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成功的体验,都有成就感,荣誉感,都有自尊感,都有不同程度的成功,了解学情,实现节节成功教育,对于所有老师来说永远是新课程。

    苏霍莫林斯基建议:有些教师经常抱怨说,学生在上课时调皮,做小动怍……这些话总使我觉得困惑莫解。如果你们,亲爱的同事们,能够认真地思考一番,怎样设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在进行脑力劳动,那么上述的情况是绝不会发生的!

    苏霍莫林斯基建议让教师“设法” 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在进行脑力劳动。再好的理念,再好的模式,再好的方法,最终还是靠教师的主导作用去活化,靠“好人”去坚持守住,不断实践创新。“设法”需要我们教师学习实践积累,需要天天思效,思得,思失,思改。逐步提升自己综合素质的,到达 “学识上有高度,情感上有温度,人格上有力度,能力上有广度”的层次。“学生在上课时调皮,做小动怍……。”就不会发生,师生都会在课堂上获得幸福和快乐。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核心理念指导下,坚持“先学后教,先练后讲”训练为主线的基本精神,做大做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做大做强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因材施教,循序渐进,评价多元,分层次教学,分层达标,成功教学,课堂上就会出现尊师爱生的繁荣。“趣”、“实”、“活”就一定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由此得一最朴素最美的结论,做幸福成功教师没有别的出路,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自己成长,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成为魏书生、李镇西、窦桂梅式的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让“无奈”的教育变成诗意的行走,然后,你才能获得幸福的教育人生从而骄傲地栖居在校园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