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在学习、反思中前进

 江山携手 2016-01-26

教师在学习、反思中前进

教师在学习、反思中前进

手臂有些沉重,不为别的,就是晚上没有睡好,儿子刚上床就喊嗓子疼,一会儿要水喝,一会儿要抚摸脚丫子,一会儿要上厕所,迷迷糊糊地,自己总是在第一时间条件反射的为小家伙服务,我知道,小家伙可能上武术课,发音方法不对,总之折腾了一个晚上。

一个孩子对于家庭而言,那是天大的事儿,无论白天上班有多累,只要儿子有点小病小痛,没有任何怨言,都会立马冲在前头,为之做牛做马。鲁迅先生说得好,面对社会上的各种各样的指责,可以横眉冷对,对于膝下小儿,无论自己在社会上是什么样的角色,都只能乖乖地做孺子牛。

此次,自己的眼睛还有些模糊,可是思路却没有走样,其实,我们的孩子在黄金时期,绝大多数时间都在教室里度过,作为教师,我们有没有真正地关注每一双眼睛,这是需要认真反思的。

曾几何时,我们的课堂是老师第一,学生第二,往往是学生配合老师来上课,这无疑忽略了对孩子应有的尊重。如果课堂上孩子稍微有些挑战权威,老师不免面红脖子粗,大吼一声,是你是老师,还是我是老师呀!

其实,一个不善于学习的老师,无论课改怎么样深入推进,他还是做自己的课堂霸王,台上自己吐沫横飞,台下孩子昏昏欲睡,不敢抬头看老师一眼,生怕在哪一方面得罪了老师本人,自己没有好果子吃似的。

有时听常态课,我不免有些疑惑,要么是极个别孩子跟老师一对一的问答,要么是老师一个人在那儿唱独角戏,要么学生在那儿自由讨论,老师本人无所事事……这一切都似乎没有把课堂新时代的性质表现出来。

如果一堂课下来,孩子们人人战战兢兢,没有一点主动性,目光呆滞,几乎清一色地沉默,此时,我们的老师就应该停下来,好好地反思自己了,一旦任其发展下去,课堂的生命力也就会枯竭。有经验的老师遇到这样的现象,不会马上进新课,会给孩子一段自由驰骋的时间与空间,自己则根据孩子自由状态的表现在做出判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步骤,以便更好地组织教与学。

有的时候,班级气氛非常沉闷,可能是老师课堂上的某句话说错了,或者是平日里某个孩子受到了委屈,也有可能是上一堂课的老师造成了不良后果,更有可能是孩子正常的秩序被某个突然的事情打乱……一旦通过孩子们五六分钟的自由学习空间了解到以上情况,老师完全可以用一两句幽默到家的话缓解一下气氛,外人看这五六分钟是没有了,可是剩下的时间创造的效益却大大的超过完整的课堂所产生的影响。如果一堂课下来,孩子们都能够灵活把握,时间过得飞快,这都预示着课堂的成功与幸福。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我认为老师们应该多看看苏霍姆林斯基先生写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千万不能走马观花,要一条建议一条建议的记录并反反复复用自己的教学实例去验证,从而辩证地接受里面的科学教育思想。

有许多专家喜欢拿西方的一些教学思想来指责当前的教育弊端,殊不知,我们目前的教育是建立在前苏联模式的基础之上,就像一个人,还没有学会走路,就命令其像刘翔一样飞奔,那是不现实的。

苏霍姆林斯基先生的教育思想恰恰是在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中起很好的桥梁作用,他强调老师的作用,同时没有忽略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有良心的教育工作者发自肺腑的经验总结,如果有心人好好地读之,学之,思之,总会有收获的。

《给教师的建议》一开始就介绍了没有理想的学生,为什么编者要放在第一条,原因很简单,我们身边又有几个不是把自己的教学设计建立在理想孩子认知的基础之上的呢,动不动就说,这玩意已经讲了多少遍了,怎么就不懂呢?只有突破这样的陈旧认识才会关注后进生的学习,先生认为教师要从繁重的教学中解脱出来,那就需要反复读书,掌握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以便指导自己的实践,这样的广泛阅读是终身的,同时还要备上两个大纲,一个为教学任务,一个为学生本人,没有这样的用心,是很难达到教育至高成就的。

没有哪家的娃儿不生病,老师的娃儿也一样,只要想想自己的孩子,再想想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我们没有理由不跟苏霍姆林斯基先生一道,为教育的美好明天去挥洒智慧。(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