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麻酱烧饼

 福福_王 2015-12-11
研究这麻酱烧饼很久了,前前后后大概算算也要5次。其实我不是个较真的人,但总觉得不研究到位就发给大家,反而让大家迷惑的话是很没厨德的表现。为了它,我将所有在心中认可的颇有名气的烧饼店的麻酱烧饼全买了个遍,一个个的切开,品尝,琢磨,所谓的“偷师学艺”。于是发现外面的麻酱烧饼不论味道的差别,只就面皮来讲的话,大致两类:一,小苏打或泡打粉发的,被我称为“半死面”(注:北方人管不放任何膨发物质的面食称为“死面”,例如“死面饼”);二,用酵母发的,被我称为“半发面”。所以我先从面皮试起,前者我也做成功了,层数也很多,但成品偏紧实,更脆,只在趁热食用时才会好吃,一旦凉了,风采尽失。且我朋友中的一位,口味十分之敏感,而且是夹杂着体弱的那种,据她反应,加了很多泡打粉的那种,吃后会令她口干的别扭。其实我听后吓了一跳,很多的天朝人都对劣质的铝超标的泡打粉心存阴影,所以我一直在泡打粉的选择上十分小心,常常选用的是“Bob's Red Mill”的健康泡打粉,是无铝的,还是很放心的。然后我意识到,麻酱烧饼这种中式面点,不像欧美的蛋糕点心一类的含油脂量含水量那么大,“干”加上“干”,有些敏感的人自然受不了,根本就不是选择哪种品牌泡打粉的问题。举个也许不恰当的例子,豆浆本身是营养的无害的健康饮品,但有些人喝了胃里就是会难受。此间道理是一样的。最后我选择了使用“半发面”法面皮,用酵母制作,口感暄软中带着松脆,更容易让多数人接受。   

    面皮解决后,就是馅料的问题,所谓“馅料”不是包在中间就可以的那么简单,需要层层叠叠的交叉出现在面皮里,一层面,一层酱,终成千层,颇有点欧美“可颂”擀黄油的感觉。网上最流行的做法是将麻酱和香油调好,刷在面上,卷好,切开,整形。说起来简单,但这种做法如果亲身试过就会发现,一旦你的手法不能做到醇熟,是非常容易导致失败的。原因很简单,麻酱和香油调好了就会很稀,湿哒哒的,你将它抹在面上,就会形成类似润滑剂的作用,换句话说,你的面皮是卷不紧的,因为你同时要关注不要漏稀稀的酱料出来,又要关注卷的圈数,又要卷紧。这绝不是家庭做烧饼的上策,毕竟你跟终日同烧饼打交道的烧饼店师傅是比不得的。所以我将其改良为麻酱糊,比较粘稠,抹上不会乱跑,且加了面粉后,烤制过会更加层层分明。在手法上,我也改变了套路,大家向后看可以发现,我最终需要卷面卷拼圈数的那个步骤,只要你有耐心,卷多少卷都轻轻松松,不成问题,绝不会出现把酱漏的满手都是的局面。

   我做烧饼时恰好赶到傍晚,光线很不足,但因为时间紧迫,也只好将就,导致有一些黑乎乎的,还要大家见谅。而我照成品图时又赶上一个阴天的上午,刚好我又忙着要出门,所以……随便掰了一块,就照上了,也没有很认真的用刀切出横截面展示,很觉得辜负了烧饼。今早吃饭时一时兴起发微博,照上了咬的很开的烧饼的千层,很多朋友都表达了浓厚的兴趣,我这才算觉得对烧饼安慰了些。所以我希望大家看到我的配方一定动手试一试,相信你做的一定比我做的更好。

模具规格:适当大的烤盘一个(我用的15寸)
烘焙温度:180℃
烘焙时间:20~25min

混晋江的妹纸请戳链接看小说,那也是我~(~ ̄▽ ̄)~:http://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25854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