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膳食需合理适度是王道 营养素过量危害多

 姜太公人生如梦 2015-12-12

原标题:OUT怎样好吃 热议怎样好吃

营养学界有句名言:“没有不健康的食物,只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食物无罪,关键在于怎么吃;只有吃得适量,注重营养和健康,搭配合理,再辅以良好的运动生活习惯,才是当下现代人应该追求的一种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营养学会妇幼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营养学会荣誉理事长苏宜香女士以“脂肪与脂肪酸摄入与健康”为题做了学术报告。她认为:“适量是王道。”她说,脂肪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之一,它为人体提供能量,同时还有保护器官、帮助脂溶性维生素吸收利用等多种功能。但人体到底应该摄入多少这是我们应该探讨的问题。如果脂肪摄入过量,会导致一系列疾病,而摄入不足,则会导致抵抗力、耐力下降。总脂肪供能低于30%时,有利于降低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说到胆固醇,苏教授说,目前的研究证据不足以支持过去提出的膳食胆固醇摄入量标准,所以急需以我国健康人群为对象,进行观察性队列研究来确定胆固醇摄入量与健康关系。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杨晓光就“蛋白质的适量摄入与营养和健康”这一话题与大家做了分享。他说,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和肌肉不可或缺的营养素,同时,蛋白质也参与合成体内酶和激素,复制DNA促进新细胞形成等。他介绍了中国关于蛋白质平均需要量修订的背景和现状,并对比不同国家和组织制定的参考值。杨晓光特别强调,动物性食物里富含优质蛋白质,每天不可缺少,面对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红肉致癌的问题,杨教授说,我们要坚持食物多样的平衡膳食,适量吃些红肉的原则,最关键在于“量”。

膳食需合理,适度是王道

膳食养生忌盲目,营养素补充过多也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适度才是王道。任何一种过量补充的营养素,对身体影响的严重程度也是不同的。

常见营养素过量危害:

长期摄入过多:导致高碘性甲状腺肿、高碘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桥本甲状腺炎等。

硒·急性中毒:出现“蹒跚盲”综合征,表现为失明、腹痛、流涎,最后因肌肉麻痹而死于呼吸困难。

·长期摄入过多:出现长骨关节糜烂、四肢僵硬、跛行、心脏萎缩、肝硬化和贫血。

维生素A·急性中毒:头晕恶心、嘴唇开裂、脸部脱皮、双手手指出现较大面积的形状不规则的乳白色水疱。

·长期摄入过多: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乏力、食欲不振、视物模糊、毛发脱落、皮肤瘙痒等。

维生素D·急性中毒:严重可出现精神抑郁、肌张力低下、运动失调,甚至昏迷惊厥、肾衰竭等。

·长期摄入过多:骨骼、肾、血管、皮肤出现相应的钙化,影响体格和智力发育,严重者可因肾衰竭而死亡。

·孕妇早期维生素D中毒可致胎儿畸形。

维生素C·超大剂量服用:引起腹胀、皮疹、胃酸过多或泌尿系统结石,严重者可致溶血,甚至致命。

·大剂量长期服用而突然停药,可能出现坏血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